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某(男,1971年9月5日出生)与陈某(女,1973年2月14日出生)经人介绍相识并于1994年毛月6日在未办结婚登记的情况下,按乡俗举行了婚礼,婚后生有一子。后李某到深圳打工遇大学时曾恋爱过的女友王某(1972年8月14日出生,未婚),两人旧情萌发,并于1996年3月12日登记结婚。陈某得知李某再婚的消息后,多次找到李某劝其与王某断绝关系,但未果,遂以李某犯重婚罪诉至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有以下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已构成重婚罪。理由是:李某与陈某在1994年4月6日虽未办结婚登记,但双方均已达法定婚龄,并举行了婚礼…  相似文献   

2.
对《人民检察》第4期刊登的讨论案例的定性,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即认为罗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并作如下分析。一、罗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决定一行为是犯罪行为的首要因素是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当然不是犯罪,社会危害性未达到严重程度的也不以犯罪论。那么,罗某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如何呢?考察罗某之行为过程,有几点是非常清楚的:第一,罗某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财产性利益,且其结果表现为获得了货币化财产。第二,罗某获得的财产性利益既不是劳动所得,也不是投资所得,更不是继承或受赠予所得。这就决定了其财…  相似文献   

3.
罗荣与胡某结婚后生有儿子罗海,罗海3岁时,其父母罗某与胡某因感情破裂经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罗海归胡某抚养,罗某一次性付给胡某小孩抚养费5800元。判决生效后,罗某即已将款项付清。不久罗海因病死亡,胡某花去费用1200元,故罗某所付的抚养费尚余4600元。为此罗某要求胡某退还这4600元民养费,胡某拒绝退还,双方因此成论。对罗某能否收回这4600元抚养费,争议较大,主要有二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这4600元应由罗某与胡某共同继承,合理分配。其理由是: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就是所有人对其财产占有、使…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0,(9):58-59
法官: 我有一个亲戚李某,在今年4月初与房主张某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购买张某名下的一套56平方米的二手楼房。合同主要内容是:房屋价格112000元,李某先交20000元定金款,在4月30日之前交90000元,在交款的当日孙某将房屋交给李某占有使用,在5月15日之前办完房屋过户手续,然后李某再交清余款2000元。  相似文献   

5.
高婕 《天津检察》2008,(5):23-23
案例一:被告人黄某,常年从事废品收购生意,在明知朋友李某委托其代为销售的两辆华利牌轿车均系赃车的情况下,仍然联系了多人进行推销,最终以18000元的价格卖与他人。李某为感谢黄某.向其支付了2000元的“介绍费”。案发后黄某被以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相似文献   

6.
正霍邱县某小学校长李某,三十出头,与前妻离婚了。离婚不到两个月,就有人给李某介绍了一位在外地打工的离异女子刘某给其做女朋友。李某经过几次电话联系,被刘某在电话里甜美的声音及谈吐吸引,决定亲自去刘某的打工地相见。见面后双方都非常满意,刘某便跟随李某回到家乡,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开始了同居生活。"婚后",李某发现刘某没有文化,不会做农活,连在自家小  相似文献   

7.
司法信箱     
李某在本案中是否应认定为累犯?编辑同志:被告人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于1996年12月刑满释放。1999年3月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00年2月李某在羁押服刑期间又犯破坏监管秩序罪。现对李某的破坏监管秩序罪一案进行判决时,对能否认定其为累犯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在刑满释放后五年内重新犯罪,故应认定其为累犯有不同意见。另一种意见认为:刑满释放后五年内重新犯罪,仅指前一个罪,对于李某的寻衅滋事罪,应认定其为累犯。但破坏监管秩序罪系其在服刑期间内又犯新罪,故不适用…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拘留,并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无逮捕必要,遂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于拘留期限届满当日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回执称: 已对罗某解除刑事拘留,取保候审。但办案人员并未释放李某, 而是要求其家属交纳保证金后才放人。李某家属因经济困难, 交不出保证金,多次申请变更为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06,(12):57-57
法官: 李某于2006年1月1日,投保了一份5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并—次性缴纳了全部的保险费,指定受益人为其妻。—个月后,李某因车社祸死亡,保险公司如数赔付了5万元的保险金给李某之妻。李某的父母认为该5万元保险金是因李某死亡而产生的,属于遗产的范围,理应由所有的继承人分别继承。请问,该观点对吗?  相似文献   

10.
读了《人民检察》1999年第4期刊出的讨论案例后,笔者倾向于第三种意见,认为罗某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理由如下:一、罗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本案中的罗某尽管在主观上有非法占...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10,(10):58-58
法官:我们夫妻在打工地租住李某的房屋。房屋为两层砖混结构,上面平顶且四周无栏杆。两个月前,李某在房顶晒被子后,忘了锁好楼顶的楼梯门。我8岁的女儿放学后,见我们夫妻还没有下班而楼顶的楼梯门又开着,便跑到楼顶玩耍,期间因地滑摔至地面,不仅已花费3万余元医疗费用,还落下九级伤残。请问:我们能否要求房东李某赔偿?  相似文献   

12.
李某,男,32岁。某公安局刑警大队侦察员。1998年7月,李某分担的管区女青年鲍某由其父母带领,向管片刑警李某报案,称鲍某在三个月以前被来卢家打工的河南民工许某强奸,并道出了关于强奸案的一些具体情节。李某和另一名侦察员接受任务,负责办理鲍某被强奸一案。李某等二人首先把涉嫌强奸犯罪的许某抓获,在取了笔录、许某承认有强奸事实以后,把许某刑事拘留。许某被拘留后,在李某等二人第二次提审时翻供,提出自己属嫖娼,不是强奸。理由是鲍某在与许某发生性行为之前,曾与几名男子有染,此事风言风语全村皆知。许某说他是在…  相似文献   

13.
赵某(十七周岁)于2006年4月至5月间,先后三次伙同李某,采取持刀威胁、暴力殴打等手段,强行劫取路人财物,数额较大。赵某于2006年6月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李某被公安机关上网追逃。赵某归案后,曾向公安机关反映在逃的同案犯李某居住在本市东丽区大毕庄一带,但由于提供地址不准确,公安机关未能据此抓获李某。2006年10月,正在被羁押的赵某向公安机关提出,其舅舅王某认识人多,有能力打听出李某的下落,要求侦查人员转告王某,帮助抓捕李某,并向公安机关提供了王某的联系电话。后王某经查访,得知李某正在河西区一家超市打工,遂告知公安机关,并提供该超市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公安机关根据这一线索于2006年11月抓获李某。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案情 2008年8月,被告人罗某、陈某、王某、任某事先预谋,采用可作弊的麻将,以搓麻将的方式骗赢李某生的钱财。后被告人陈某、王某从南京购置了可作弊麻将、特制的隐形眼镜、遥控骰子等作案工具,并先后两次在溧阳市溧城镇金色海滩201房间内进行了测试。2008年8月的一天晚上,被告人罗某、陈某、王某、  相似文献   

15.
邹妍 《江淮法治》2008,(10):34-34
李某今年30岁出头.拥有一份清闲体面的工作和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由于丈夫工作繁忙经常出差,为消磨时间李某开始迷恋上网。几个月前李某通过QQ聊天认识了秦某,两人在网上聊得非常投机,李某决定与秦某作情人相处。2月14日情人节晚上,秦某邀请李某见面,并谎称为李某准备了情人节礼物,李某经不住其甜言蜜语答应与秦某见面。当晚李某值夜班,秦某开车接李某下班,两人见面后,李某发现秦某并未准备情人节礼物,且本人并非想像中的英俊后非常生气。于是双方发生口角,秦某还动手打了牵某,当李某感觉不对想要离开时,车门已经被反锁,秦某不顾李某的反抗将其强奸。事后,秦某威胁李某以后每月发工资给自己一些钱花花。否则就将此事泄露出去。李某害怕今后再次遭到秦某的纠缠与敲诈,无奈之下向警方报案。  相似文献   

16.
[案情]潘某系工厂保安,李某和潘某是好朋友。2009年8月的一天,李某想工作挣钱,但年龄不到,找工作比较困难,遂与潘某商量。潘某提出如果借自己的身份证给李某用,应该能蒙混过关。后潘某将其身份证借给李某,李某冒用潘某的名字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公司还用这张身份证给李某办理了银行卡发工资。2010年8月份,潘某瞒着李某到银行将该卡挂失,并重新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后将卡上的5290元存款占为己有。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认为犯罪嫌疑人罗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理由是:1.罗某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罗某凭借自己是电脑工程师的技能,设法利用其他股民资金进行非法证券交易,从而占有他人财产。2.客观方面,罗某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股民资金。...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案情2011年6月26日晚8时许,外来务工人员李某和张某下班时遇见同在本市打工的老乡赵某,赵某便邀请李某和张某到市郊兴隆酒店饮酒。在包间内,赵某提出自己有门路要与老乡李某和张某合伙挣钱,李某和张某便追问有什么门路挣钱,赵某称自己从厂子里搞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08,(2):58-59
法官: 我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李某的地板砖厂自开办以来,尽管质量上乘、品种很多,可由于广告做得不够、对外宣传不多,顾客知之甚少。等到李某明白后,正是地板砖的销售旺季,已来不及设计、制作广告。李某遂想到利用数百里之外、同样生产地板砖的我公司商品广告中的照片,作为其自己的商品照片对外宣传。于是仅仅几天时间,当地的大街小巷便出现了我公司商品广告中的照片,只不过生产厂家、联系电话等换成了李某厂里。  相似文献   

20.
被告人检举窝藏自己的人是否构成立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樊某故意杀死一人后,逃至其朋友李某住处。樊某告知李某自己杀死一人,请求李某让其借住以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捕,李某应允。樊某在李某处借住两晚后,因仍觉得不安全,离开李某处逃到外地。在外地流窜数日后,经过思想斗争,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樊某到案后即如实供述了自己杀人的事实经过,但开始时隐瞒了被李某窝藏的事实,数日后方将李某供出。公安机关遂以窝藏罪将李某逮捕。公安机关事先不知李某窝藏樊某这一情节。评析樊某向公安机关供述李某窝藏自己的情节是否构成立功,对此,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樊某的行为构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