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13,(12):43-43
“自从有了这个文明小岗亭.真是方便多了。这里的志愿者们可热情了,他们不仪是维护交通秩序的劝导员,还是东丽发展的宣传员、群众问路的引导员、助人为乐的示范员。”一提起东丽区文明小岗亭.过往的行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2.
小岗精神形成于大包干实践中,深刻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民族精神在时代的践行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人民群众的"四个伟大"铸就和推动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小岗精神作为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凝聚的思想成果是对民族精神的重要发展和推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重温小岗精神对践行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35年前,小岗人为分地而冒险;35年后,小岗人又开始为土地集中焦虑起来。当下,小岗村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所未有的土地流转力度、全村五分之一的连片耕地已经流转给村办企业,剩下大部分的耕地也被纳入各种园区规划。  相似文献   

4.
郑理 《党课》2010,(5):20-21
他,是一位选派干部,也是一位“村官”。 他,从省城机关来到小岗,一干就是六年。最后应百姓的请求,亲属同意将其骨灰也留在了小岗。  相似文献   

5.
<正>沈浩走了,走得如此突然,让小岗人难以置信。那座他曾工作和生活过的灰白小楼,静静地竖立在小岗的路口,它在守候着,守候着沈书记的归来……然而,沈浩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  相似文献   

6.
从外表看,张德山不像局长。他总是一身粗布衣衫,常年风吹日晒,脸膛黝黑,布满皱纹。可从言行看,他又像局长。当局长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带领职工苦干实干,迎来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他身先士卒,险活、累活、脏活抢在最前面;他心系群众,当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他淡泊名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在群众的心目中,他真真切切是局长,确确实实是优秀的党员干部。勤政篇:“报童局长”自从1989年,张德山担任新城子区广播电视局局长起,他就暗暗发誓:“党把这副重担交给我,我就要实…  相似文献   

7.
杨德先在长春市人民警察学校学习期间就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1995年毕人到九台市公安局看守所工作后,因工作出色,当年就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1998年他被调到营城派出所任责任区民警。他把对党孜孜不倦的追求落实在工作中,不仅挤时间学习(党章)和邓小平理论,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变被动接警为主动上门服务,与群众交朋友,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他节衣缩食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读书;在业余时间为群众免费修理家电;帮助身边无子女的老人担水、买煤、劈柴;为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寄包裹;主动为师生上法制课;…  相似文献   

8.
赵学 《奋斗》2003,(9):12-12,21
“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于民的事”,这是郑培民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在20多年的领导工作中,郑培民始终坚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他尽心尽力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身体力行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他推动当  相似文献   

9.
渤海之滨,小清河畔,有这样一位好支书——广饶县丁庄镇王道村党支部书记王孟梅。他不辞辛劳,忘我工作,在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一干就是35年。 35年来,他团结带领群众开发东海滩涂,壮大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科学发展的富民强村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他全心投入修路治水,任村党支部书记5年间,改变了全村旧貌.是群众眼中的“创业书记”;他坚守抗洪抢险阵地,废寝忘食为灾民,是群众铭记的“抗洪勇士”;他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进光 《新长征》2007,(2):41-4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干部队伍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1、村干部的自富、带富能力不强。有的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闯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有些村干部在致富路上自己搞得挺好,却不知如何调动班子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发挥群众的智慧,使群众共同富裕;同时部分村干部由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虽有致富愿望却总是富不起来。  相似文献   

12.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13.
他像一座连心桥,快捷传递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爱,把党心民心连通; 他像一个冬天里的热火罐,温暖了上访群众的心; 他像一块砖,为建设小康、为民安居乐业铺路;  相似文献   

14.
张小民的事迹连日来传遍三晋大地,感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从张小民为村民办的每一件小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那高尚的情操与精神境界,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人民群众那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厚意。听群众想说的话,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干群众最需要干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张小民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群众苦于贫穷、致富无门路时,张小民及时提出“内抓田、外抓钱”的致富思路;当群众外出做生意苦于资金困难受挫时,他跑前跑后四处奔波给外出人员贷款一千多万元;当群众外出打工做生意、村里剩下的老小遇到困难时,他主动帮助清大…  相似文献   

15.
陈方 《党建》2011,(9):47-47
在湖南省韶山村,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他大学毕业后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韶山的沟沟坎坎,思索着村民致富的发展路径;他不畏艰苦,宁愿做一棵小草,认定群众的幸福才是自己的幸福;他不舍不弃,在村官任期将满之时,毅然选择留在这片深爱的土地。  相似文献   

16.
朱林 《党建》2023,(10):22-24
<正>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考察,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凤阳县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倍增干劲,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坚持抓小岗带全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大提升”行动,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凤阳样板。  相似文献   

17.
沈立载  肖志平 《党建》2010,(6):23-23
近几个月来,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乐里村里日夜活跃着一个忙碌、奔走的身影。他带领全村群众新建临时蓄水池,保证了全村人的生活用水;他带领党员与困难户结成送水对子,定期把水送到困难户家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定了全村群众战胜旱魔的信心和决心。他就是乐里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黄明昌。  相似文献   

18.
1962年冬天,饱受涝灾、风沙、盐碱等三害蹂躏的河南省兰考县,群众食不果腹,县长吴荣先却整日琢磨如何奔前程,希望通过举办“重要的展览会”引起上级重视,捞取政绩;刚履新县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一上任就带领干部群众造防风林、翻盐碱地、挖排水沟……两年下来,三害减轻,焦裕禄却罹患肝癌去世。对焦裕禄,兰考群众自发为他送葬;对吴荣先,群众则骂他“没人味”。  相似文献   

19.
孟红 《世纪风采》2014,(6):9-15
“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刘少奇一生勤政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心为民、甘做公仆,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勤务员;他深知,这些所谓的权力和官职是人民给的,它只能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他对于人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方便问题,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利益幸福为重,彰显了一个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20.
杨谦 《奋斗》2005,(3):37-37
一是“问”。即询问、调研、了解、征求、倾听等等。概括地说,即问策于民、间计于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是做群众工作,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反映群众意愿不行;不了解民意、不顺应民意不行;不深入群众、不体察民情不行。只有问策于民,群众才能感到与他心贴心;只有问策于民,群众才能讲真话、说实话:只有问策于民,才能造成政通人和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