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亚琳 《学理论》2009,(31):106-107
孟子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思想的一颗明星,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重民思想、惠民思想、爱民思想与用民思想,对构建我国“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民本思想影响着历代执政者的统治方略,儒家民本思想有着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但将民众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这种思想更是包括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合理因素。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一种体现"重民爱民、惠民利民"精神的政治学说,对于提高当前官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丰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传统行政文化的"民主性精华".民本思想表现在民为邦本,民重君轻、道在不扰和阜民之财四个方面.这四方面都有极大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10)
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先贤大哲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古代"以民为本"的廉政思想,对新时期高校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我们要对古代"民本"思想给予高度重视。首先,我们将分析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其次,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高校廉政建设的关系;最后,探讨"民本"思想对高校廉政建设的启示——抓细化、抓严化与抓实化。  相似文献   

5.
王瑞娟 《理论探索》2004,3(6):29-31
以民为本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的民本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 ,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和创新 ,包含着丰富的意蕴和显著的特征。深入学习邓小平的民本思想 ,对于把握其精神实质 ,全面推进小康实践 ,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本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政治实践的重要文化基础,它对中国传统廉政思想影响颇深。具体地看,民本论对传统廉政思想中的君主和官员的修身养德、德才兼备的官员选拔原则、勤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民本论为传统廉政思想要求的清廉执政提供了外在的价值要求,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传统的廉政思想也为民本论提供了理论的注脚,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论证并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7.
推进当代中国廉政建设,要把总结和继承古代优秀廉政思想与创新和改进现实廉政工作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道路。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基础上,结合自身官场经历和对明亡的深刻思索,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廉政思想。其廉政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修官德,以求国家‘久安长治’","抓监督,重点在‘严于治上官’"和"建立‘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权力监督制衡体制三部分。王船山的廉政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加强官德培养——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加大腐败犯罪打击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完善现有权力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群众路线既是我党的生命线,也是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对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有指导意义,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努力解决作风不实、不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建成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党。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3)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奏响了幸福民生的时代最强音。"民生优先"已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孟子的"民本思想"极具代表性。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具有代表意义。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一"中国梦"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的今天,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透视孟子民本思想的探索与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彭德怀有丰富的民本思想。而这些民本思想的产生、发展与丰富有其特殊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本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本思想是彭德怀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彭德怀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本问题的伟大实践是彭德怀民本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而彭德怀的家庭背景及他的人生经历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2)
关于毛泽东群众路线是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还是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的问题成了争论的话题。毫无疑问,毛泽东群众路线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真正的主人。这些理论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关键性的引导和质的转变,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我国传统文化及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形成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革命实践活动的探索中,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一冰 《理论探讨》2006,3(4):23-25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合理内核,在长期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独具内涵的民本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执政的出发点和归宿,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本思想,作为一种强大的政治理念和现实力量,曾经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今,民本思想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批判,仍然作为当代中国现实不可忽视的客观力量,积极参与现代化的民主进程,并且神奇地显现出新的魅力。因此,科学认识民本思想对中国民主进程的积极意义,无疑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是儒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儒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不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思想,在民本思想方面两者有着相通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因此认清两者的共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得以实践的必须条件是开明的统治者在位,这在古代体现为明君、贤臣在位。但是这个条件是很难具备的。这决定了民本思想的乌托邦性格。今天,对宣扬民本者应保持批判和警觉的态度,因为他们忽略了中国封建传统民本思想与专制天然具有的孪生关系,忽略了民本具有无法操作的非制度化特征,忽略了统治者是否做到了以民为本根本无法验证的基本事实,忽略了民本之治不是必然之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6.
城乡关系是马克思自始至终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对城乡融合进行了理论探索。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实践方案: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扫除城乡对立的根源;发展生产力,且合理布局生产力;重视城市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促进农业和工业的结合,实现产业融合;重视科学技术对城乡融合的积极影响。马克思丰富的城乡融合思想对我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后,列宁带领苏维埃俄国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一进程包含着解决民生问题的深刻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率,解决民生基础问题;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完善制度,逐步解决社会主义劳动就业问题;探索和践行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扩大民主,吸收工农管理国家,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权利;发展国民教育、满足人民教育权利及教育需求。这些探索及其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召公,西周初年的重要历史人物。在辅佐周天子的过程中,召公通过总结历史,并结合当时实际,提出了"敬德"、"勤政"、"保民"等思想,对周初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所效仿。对于当今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召公的敬德思想启示我们要加强细节修养,以德正民,以德待民;召公的勤政思想启示我们要能够居安思危,节制欲望,勤俭节约;召公的保民思想启示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赢得群众拥护。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儒家经典《论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廉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仁义为先、乐天知命等方面。不过我们也要对此辩证分析:“仁者爱人”不能等同于“以民为本”,“礼治”不能等同于“法治”,“圣人之治”的理想只是乌托邦,“天命”信仰仍旧包含迷信成分。在客观分析《论语》中廉政思想的时代局限性之后,在扬弃礼制、仁义、君子人格、天命信仰等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论语》廉政思想的当代启示表现为:法治是廉政建设的根基,人民至上是官德的核心,集体主义应成为所有人的基本处世原则,共产主义是值得所有人拥有的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20.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解决各类矛盾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