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新华视点"4月14日刊发记者专稿说,近两年来,吉林省白山市发生了系列腐败案件.一时间,在吉林出现"逆淘汰"现象,即一批坚持原则的干部不适应环境被淘汰出局,一批习惯太平的干部对环境无能为力而随波逐流,一批作风不正的干部投机取巧却得到提升重用.谁不进腐败"圈子"谁就是"另类",就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2.
“谁不进来谁就是‘另类’”的“逆淘汰”现象,说穿了就是谁不腐败谁就是“另类”,吉林省白山市系列腐败案件中呈现的“逆淘汰”,让干部学会了什么?值得我们深思。吉林白山市系列腐败案,虽然只是暴露出的个案,但其中所揭示的“规则”,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乏代表性和典型性。从见诸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新华视点"4月14日刊发记者专稿说,近两年来,吉林省白山市发生了系列腐败案件.一时间,在吉林出现"逆淘汰"现象,即一批坚持原则的干部不适应环境被淘汰出局,一批习惯太平的干部对环境无能为力而随波逐流,一批作风不正的干部投机取巧却得到提升重用.谁不进腐败"圈子"谁就是"另类",就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14,(11):5-5
为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山西省委不久前打出“三个一批”组合拳刷新吏治,即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以期彻底整治“为官不廉、为官不为”的问题。“三个一批”从严治吏组合拳具体为:一是甄别一批不廉洁的干部,分级分批对全省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掌握资源审批权的副职、与煤炭等资源紧密相关的部门领导,进行一次廉洁考核,建立廉政档案,坚决撤换“带病在岗”干部;二是退出一批不作为的干部,对抵制“四风”不力,不胜任、不称职、不作为、不主动履职担责的干部,果断予以调整;三是掌握一批善作为的好干部,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掌握一批听党话、跟党走,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最终做到干部工作心中有数、手中有人。  相似文献   

5.
2014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又适逢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此时再议焦裕禄精神的现实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总有人说英雄人物太过高远,难以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没有找好学习的载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起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大讨论,这三个“谁”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的“金三角”,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的干部和老百姓,究竟谁是“父母”?写下这个命题,我想起了当年焦裕禄顶风冒雪访贫问苦时,握着老农民的手说:“我是你的儿子,看望您老人家来啦。”老人感动得直抹眼泪说不出一句话。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邓小平生前所发的那句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种视人民为父母,心甘情愿做人民的好儿女,是一种宝贵的“公仆”意识,闪耀着共产党人特有的人格魅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干部常以老百姓的“父母官”自居,开口闭口,动辄便是“我作为父母官……”众所周知,父母官是封建社…  相似文献   

7.
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我是谁”。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人也许纳闷:哪有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但生活中真有人忘了“我是谁”。比如不少犯了错误的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公仆、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
阔天地在基层,源头活水在实践。当前,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这一活动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三个“谁”,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只有明确了“我是谁”,方能回答好“为了谁”、解决好“依靠谁”。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吉林省白山市的一些县市在干部选任上,由于主管人事权的主要领导大肆卖官,在官场形成一种“逆淘汰”现象,即坚持原则、踏实肯干的干部被淘汰出局,习惯太平环境的干部只能随波逐流,作风不正的干部采取不正当手段投机取巧地得到提升。“逆淘汰”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主要原因是权利的过度集中,在干部选任提拔上,少数掌权的人说了算。而掌权的只要收受了谋官者的贿赂,根本不管民意如何,不管“两票”高低,不问其人品、德行、政无闻、勤勤恳恳干工作的人,尽管其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推崇,但由于不给掌权者行贿,最终得不到提拔。“逆淘汰…  相似文献   

10.
舒炜 《廉政瞭望》2014,(16):56-58
衡阳市一名干部回忆,“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大家都知道杨敏之是市长,在食堂相遇时为什么都不与他打招呼,好像谁也不认识谁。当时给人的印象是,老百姓要见他这个市长,比见现在的一个科级干部还容易。”  相似文献   

11.
在反官僚主义斗争中,笔者听到一些人发这样的牢骚:咱一不是什么长,二不管什么事,官僚主义与我有何相干?反官僚主义应该谁有病谁吃药,让大家都反对官僚主义,这岂不是让没病的人去“陪绑”?这句牢骚有些片面。“谁有病谁吃药”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无病也打预防针,...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某市提拔了一批中层领导干部,走马上任前,市委书记与他们谈话,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要“官升一级,人矮一截,官升了,官脾气不能长,权大了,官架子不能大”。这话既是关心干部的肺腑之言,又是从政多年的经验之谈。 脾气这东西,人人都有,无非大小急缓不同而已,可脾气一和“官”字结合起来变成“官脾气”,那就大不一样了,斗升小民想发发脾气,也只能冲着老婆孩子喊两嗓子,除此之外,谁也不会买你的账。可做官的就不一样了,对下属颐指气使,他得老老实实看着,对百姓大发雷霆,他得服服贴贴听着。而且,“人一阔,脸就…  相似文献   

13.
喻丹 《当代贵州》2010,(13):21-21
伪学习,它不但浪费财力、物力、精力。还污染败坏了真正的学习氛围。“造就”了一批头重脚轻根底浅的“芦苇干部”和一批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竹笋干部”。是一股典型的歪风邪气!  相似文献   

14.
高瑞莉 《共产党人》2014,(11):19-20
正全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石嘴山市把"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大讨论的热潮,其目的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凝聚群众力量、找准自我定位。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深入学习思考和下基层"三同"锻炼,进一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悄悄兴起了文凭“虚热”的“现象。无独有偶,在干部圈内也出现了此类现象:一些干部单纯看重文凭、学历的升高,而不注重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素质,在学习进修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不参加面授辅导,考试作弊,让他人代替撰写论文,导致其档案学历很高,实际水平不能与之相符的现象。 产生这种文凭“虚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参加学习是“形势所迫”,怕没有高学历会被淘汰;有的则把文凭当成追求个人升迁、沽名钓誉的筹码。他们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二是一些高…  相似文献   

16.
“赵班长”批“作业”“徐平最近,在通辽铁路分局干部中,“赵班长”批“作业”的事儿,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去年11月28日,“赵班长”——通辽铁路分局党委书记赵毅,为了“亲知”基层党委中心组一年来的理论学习情况,责成宣传部同志将本地区16个基层单位党...  相似文献   

17.
倪洋军 《党课》2013,(23):104-105
作为组织部门的干部,向来被外界干部、群众“高看一眼”,总被认为是什么都知道的,特别是在干部问题上。所到之处.组工干部也常常会被一些“好事”“好奇”之人拉住问上几句:“听说又动干部了,某某和某某又到什么单位了?”而当组工干部“客气”地说“不知道”时,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实践证明:用好一个干部,暖一片人心,调动一批人的积极性,推动一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错一个干部,寒一片人心,挫伤一批人的积极性,影响一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正确识别与选拔干部的同时,必须做到科学地使用干部。一是用其“合时”,就是在干部最佳使用期内任用干部。古人云:“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我们要像抓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一样,抓干部最佳使用期,让干部在其“黄金季节”担当相应的领导职务。这就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因农民不服从管理,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  相似文献   

20.
曾志杨 《党课》2012,(13):108-108
如何让德才兼备的干部脱颖而出,需要我们不断地探讨与摸索。现今普遍实行的“考试选拔制”既有其公平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以考为准。消除了人际关系的干扰。再辅以答辩,以评定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选拔出的干部显然具有公平性。但不足的是考得好、说得好不等于做得好,纸上谈兵的事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