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福利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由于失去了土地,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定完善失地农民社会福利政策就显得迫切和重要。通过征地补偿、就业服务以及基础性福利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福利体系,为失地农民的生活及农村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问题根源于20世纪50年代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安排.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圈地热,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有所显现.归功于当时政府按计划录用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使得这一问题得以掩盖.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第三次圈地潮来临,农民失去土地的速度不断加快.伴随着货币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补偿方式,失地农民权益被不断侵害.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三无人员.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及其权益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由于政策、法律滞后,造成失地农民主体缺位,权益受损,失地农民在融入城市生活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在城市化的推进中,必须承认、重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上升,失地农民问题己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失地农民权益损失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造成失地农民权益损失的原因,旨在探讨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伴随着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综合性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反映。解决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不仅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现行有关征地管理及补偿的政策,而且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如何处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在国内外都有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体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日渐重要。失地农民因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晰、土地征用行为和程序的不规范、补偿标准和利益分配严重不公、安置水平严重低于现实保障需要以及农民观念陈旧劳动技能和素质太低等原因导致了权益保障缺失。保障失地农民权益,从策略选择上,必须明晰土地产权,理顺权利关系;规范征地行为,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健全分配机制;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安置效益;保障基本生活,强化社会保险;加强土地立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推进城市化建设,除了政策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以外,直接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农村建设、市民与农民、全民所有制土地与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的关系。城市建设客观上需要将大量的原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土地征收为国有,失去土地的农民需要融入城市社会,对习惯农村生活环境和以土地为主要生活保障的农民来说,通过法律途径和政策调整确保其合法权益,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而不是牺牲者,进而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在改革中和谐发展,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  相似文献   

8.
陈建辉 《人事天地》2010,(22):40-41
公务员权益及其保障是存在于法治国家的重要问题,是一个近现代才进入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概念,其外延还在不断发展。本文希望通过探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国家公务员权益及权益保障历程,从而对我国公务员权益保障制度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理有效地协调各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在阐述对利益协调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建构民众利益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民众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议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愈来愈多,失地农民的安置成为保持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情况、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建辉 《人事天地》2010,(20):40-41
公务员权益及其保障是存在于法治国家的重要问题,是一个近现代才进入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概念,其外延还在不断发展。本文希望通过探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国家公务员权益及权益保障历程,从而对我国公务员权益保障制度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乡二元结构是建国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特征。这种二元非均衡的形成与延续既是包括发展导向与制度设计在内的强烈行政干预的结果,同时也是不同生产部门经济效益与发展收益不均等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前,以农补工的剪刀差将资源从农村抽向城市,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指"种田无地,投资无钱,就业无路,保障无门"的"四无"状态的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加剧"问题排在首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应树立科学发展的政绩观,尽量减少失地农民;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地位,使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使失地农民享有应得利益;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制度安排包括:从政治上讲,要高度重视,正确对待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从经济上看,要不断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从社会保障方面,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公共服务方面,要为农民工提供尽可能的公共产品;从法制建设来说,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5.
厦门是全国首批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厦门的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已达到80.23%。在城乡加快融合的同时,厦门市也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失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据笔者估算,2002年至2009年,其总数累计超过49.6万人。本文重点分析厦门市第一产业的变动情况和城市化水平,失地农民、失海渔民转移就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节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要重视规划的先导作用,注意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为保障,建立起以人口自由迁徙为最终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正确处理进城农民与农地的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重要途径。长安区的调查发现,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供需矛盾,即短期安置与长期生计、安置模式单一与多种生计资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调节需要在"大保障"理念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通过制度构建可以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已经导致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保障是农民生存的底线,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关系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市化发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都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城市化建设,除了政策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以外,直接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农村建设、市民与农民、全民所有制土地与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的关系。城市建设客观上需要将大量的原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土地征收为国有,失去土地的农民需要融入城市社会。对习惯农村生活环境和以土地为主要生活保障的农民来说,通过法律途径和政策调整确保其合法权益,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而不是牺牲者,进而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在改革中和谐发展.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农民在失地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造成失地农民困境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