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坐落在南京、由刘伯承于1951年创办的军事学院(简称军院),与坐落在北京、1957年成立的高等军事学院,不是一个单位,但有关系。高等军事学院是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和高级速成系为基础创建的,骨干多来自南京军事学院,是当时解放军的最高学府,开始仍由刘伯承担任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因健康状况欠佳离职后,职务由叶剑英接任。  相似文献   

2.
1951年1月15日,解放军军事学院正式成立,刘伯承任院长.军事学院成立初期,教员非常缺乏.尽管从华东军政大学和华北军政大学选调了一部分教员,但是人数不多,又缺乏现代战争经验,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军事学院又从机关和地方大专院校,招聘了一定数量的知识分子培养为教员,但是,仍然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3.
易群 《湘潮》2008,(1):48-49
李治是红军中屈指可数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医术相当高明。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军医和救死扶伤的英雄。新中国成立后,李治任解放军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4.
<正>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学院陆续设立了基本系、高级速成系、上级速成系、情报系、政治系、函授系和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军兵种系,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时,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高瞻远瞩,又把眼光投向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战役指挥人才上。  相似文献   

5.
郑德厚 《党史博览》2006,(12):22-26
解方,1955年被解方,原名解沛然,曾用名解如川。1908年11月出生。吉林东平(今东丰)人。193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35年起任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参谋,副旅长,师参谋长。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央军委情报部三局局长。1945年任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八旅参谋长,后任吕梁军区参谋长。1948年任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参谋长。1949年任第十二兵团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副军长。1950年任志愿军参谋长。1953年起任军委军训部副部长。1954年任军事学院副教育长。1958年任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1961年任高等军事学院教…  相似文献   

6.
李原 《党史纵横》2009,(1):60-61
李中权将军是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他早年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建国后又进入高等军事学院和政治学院深造。红军时期,曾任排长、连长、团政委,历任中共四川绥定道委宣传部长、川西道委组织部长、红四方面军总政地方工作部长、天全县委书记、丹巴红军独立第二师政委等职。在抗日战争中,李中权任延安抗大教员、抗大二分校政委、团政委,冀东部队政治部、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7.
木青 《湘潮》2010,(5):49-49
<正>1951年1月15日,解放军军事学院正式成立,刘伯承任院长。军事学院成立之初,教员非常缺乏。尽管从华东军政大学选留了一部分教员,后又从机关和地方大专院校招聘一定数量的知识分子任教员,但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刘伯承以他独有的胆略和气魄,唯才是举,大胆从起义投诚和解放过来的原国民党军官中,筛选了一部分留做教员。  相似文献   

8.
1978年至1979年间,“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重建的政治学院的领导,为了获得更多的建校经验,安排笔者搜集整理罗荣桓创办政治学院的资料.因为笔者对原政治学院的情况一无所知,便按照领导的指点,走访了十几位罗帅的老部下和原政治学院的老领导.其中,在走访彭清云将军时,进入他的房间,他用左手同我握手,右边的袖管是空着垂在身边的,这让笔者产生了好奇.在谈完罗帅创办政治学院的事后,应笔者的提问,他讲了自己断臂的往事,也讲了自己所追求的那种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相继设立了高级速成系、上级速成系、基本系、情报系、海军系、空军系。而设立培养高级将领的战役系,更是院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关注的大事。1955年9月,人民军队第一次评授军衔时,战役系52名学员都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出现了军事学院战役系"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将军系’"的盛况。  相似文献   

10.
调李聚奎到高等军事学院当院长,不是一般的调动,背后隐藏着秘密 李志民政委在高等军事学院(以下简称“军事学院”)的最后阶段,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1967年1月9日.军事学院的造反派在全院召开批判李志民的大会.还把总政领导“请”了去。军事学院的武斗随之升级。参加武斗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员,一般在四五十岁,  相似文献   

11.
治中共党史,我是半路出家。在中学时代,我在家乡江苏省扬州中学读书,读到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当时我参加革命心切,没等高中毕业就参军了。1952年,考进了华东军区文化师范学校语文系(在南京)。毕业后留校任教,当语文系教员。1958年,我被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文化教研室当教员。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我被借调到解放军报社9个月,在文艺评论组当编辑。回到高等军事学院后,我因对一派打倒高等军事学院政委李志民和院内大多数中层领导干部不满,而参加了与它对立的另一派。这样就站错了队,因而于1968年被调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05,(7)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是2002年5月,经内 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有着55年光荣历史的内蒙 古自治区团校的基础上,由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和内蒙古 师范大学联合创建的,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一所相对独立 的二级学院。  相似文献   

13.
邹某、胡某、陈某都是江西吉安市吉州区某乡一村民小组农民子弟, 2001年经国家统招分别考入解放军军事学院等3所军校, 日前3人都在校攻读硕士和学士学位。2003 年3人所在村民小组的土地因国家建设被征用,土地征用  相似文献   

14.
1957年深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元帅因病到黄山疗养,面对巍峨耸立的险峰奇石和变幻缥缈的云山雾海,他写下这样一首述怀诗:“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刘伯承戎马一生,很少赋诗抒怀,这首大气磅礴的诗作不仅是他对黄山险峰云海的咏叹,也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为了适应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加速对人民解放军中、高级干部的培养,不计名利得失,主动辞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请缨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奠定了新中国现代军事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中,他却蒙冤免职,  相似文献   

15.
谢武申 《党史纵横》2014,(12):15-16
正不久前,多家网站都转载了《揭秘:建国后执意辞官的元帅是谁?》一文,并注明此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还加了"编者按:近日,党史频道转载了《人民政协报》的文章",用以表明此文的"权威性"。所谓刘伯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辞去"高官",在西南区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一职,转任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后兼政治委员)的说法,几十年来一直在社会上流传。  相似文献   

16.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时期的黄埔军校、前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当时被称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是上世纪初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前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在广州黄埔,军校也因此得名。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在中国军事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黄埔军校也以它独树一帜的办学精神,当年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风波:反教条主义运动的缘起 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径情直遂的。 正当刘伯承领导军事学院不断前进的时候,1958年开展的所谓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使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使军事学院乃至全军的军事训练遭到严重的挫折。 这场斗争从军事学院开始,进而波及军队各个院校 并蔓延  相似文献   

19.
1942年,卡扎菲出生于苏尔特沙漠的一个羊皮帐篷里,目不识丁的父母都是贝都因牧民。1963年,卡扎菲放弃了已学习两年的大学法律专业,转入利比亚军事学院,并于1965年毕业。后被派往英国桑特斯军事学院接受短期受训,1966年返回利比亚服役。1969年9月1日,野心勃勃  相似文献   

20.
王宗槐,江西万载县人,1915年8月生。革命战争年代,他曾任红军组织科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华北军区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我军政治工作战线上的卓越将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