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性。"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攀";"权衡利弊,趋利避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倾向,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等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胡本亮 《党课》2012,(8):79-80
当好领导干部,必须有志向、有善心、有智慧、有情趣。有志向。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要有志向,要有规划。志向包括两个方面:信仰、信心。首先是信仰,信仰是引导人生走向成功的航灯。人没有信仰,就没有目标,前进就没有动力。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开始理性地关注自我以后.幸福这个话题就总是显现出双重品格:既浅显得似乎无需多言,又复杂得让人如临深渊。面对多如繁星的相关论断.许多个体选择了最简单的道路——跟着感觉走,吾心安处是故乡。  相似文献   

4.
自从人类开始理性地关注自我以后.幸福这个话题就总是显现出双重品格:既浅显得似乎无需多言,又复杂得让人如临深渊。面对多如繁星的相关论断.许多个体选择了最简单的道路——跟着感觉走,吾心安处是故乡。  相似文献   

5.
贾大福 《先锋队》2010,(5):35-37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往高处如何走?怎样走?为谁而走?却令人颇费思量。有的人,往高处走,追求真理,胸怀祖国和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如孔繁森,奏响了人生高亢的旋律;而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极端个人主义发酵膨胀,殚精竭虑朝思暮想自己的“位子”“票子”“孩子前途”,构建自己的安乐窝,置党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孙之 《前线》2008,(3):57-57
当一个人从低处去“仰视”另一个人,被仰视者一定会显得很高大。即便是个子再矮的人,从他脚下往上看,也会立马高大起来。出现这种情景,是因为视角不同的缘故。“平视”时,被视者多高就是多高,不会产生错觉,而从下往上“仰视”时,就会有被视者很高大的感觉,仰视者处的位置越低,这种视觉效果就越明显。但它并没改变事实,更没歪曲事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嘛。  相似文献   

7.
胡延春 《实践》2010,(5):54-54
从史前时代的旧石器原始人类和新石器时代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到公元前841年有文字记载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阴山南北地区人类的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曾在鄂尔多斯发现了“河套人”古文化遗存,在呼和浩特发现了“大窑文化”遗存。而在两者之间及其周边地区,同样也有许多考古发现。巴彦淖尔阴山地区.与“河套人”发现地和“大窑文化”之间。相距都不远。又恰好处于九十度的转折点上,加之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古人类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常沛 《学习月刊》2010,(20):15-16
规则意识教育是培养面向世界,培养社会化、国际化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先哲们早有“无规矩不成方圆”之说.规则是个体在社会中必须遵守的。大到国家法律.小到集体的规章制度都约束了个体的不规范行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具有良好规则意识的人,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人的本质在其社会性.社会关系的形成与维系无不受种种规则的制约,人们对于行为的选择也无不限定在既有的社会规则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9.
语丝     
《当代党员》2013,(4):2-2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4,(10):26-28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宁夏要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就必须构筑起自己的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开发的制高点,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的人才竞争,让人才在这块高地上大显身手,一展才华,为宁夏的发展贡献力量。加强环境建设,稳定人才队伍。宁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像东部地区那样用很高的待遇来吸引和稳定人才,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在环境建设上下更大的气力。  相似文献   

11.
秦王拜相     
战国时,魏国人范雎才华出众,能言善辩,但屡遭人忌。宰相魏齐就对他恨之入骨.后来范雎被人诬陷.魏齐借机对他施酷刑.范雎被打断了肋骨.打掉了牙齿.只剩奄奄一息。魏齐命人用草席将范雎包裹后扔进茅厕.任人往身上撒尿侮辱。  相似文献   

12.
软肋     
郭庆晨 《奋斗》2007,(8):60-60
软肋,是肋下小肋骨的俗称。因为软肋比一般的肋骨还要软.容易受伤.所以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缺陷和弱点的代称。辩证法认为,一个人再完美.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即软肋。一个人的弱点平时还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不加注意,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专门往“软肋”上戳.就难免要受伤.甚至会在较量中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3.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14.
盘根(小说)蒋次禹一当今社会,调动或提拔一名干部,人们总喜欢盘根──问问有什么关系,查查有什么背景,看看有什么目的,恨不得连祖宗十八代都要翻腾出来盘盘。可不,地委大院的马云要调到县宣传部,人还未到,人们已开始盘根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地区大...  相似文献   

15.
兴元 《共产党人》2004,(7):51-51
人才作为世界上惟一的有思想的资源,先天具有向最有效率的组织结构中流动的特性。在市场经济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效应,倍加明显。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人往低处走     
《党建》2008,(10)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越是经历了风雨的人,越懂得低调;越是不谙世事的人,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似乎是一个规律.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规律的实现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人往高处走"是建立在知识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长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8.
人类忧天的意识不是从《列子·天瑞》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的天还是“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是小芹洗衣服时的天.是“蓝盈盈的天.”那时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坏天的物质人类都没能力制造出来.杞人所忧之天要塌下来.连科学的预言都不算.往好听的说.无非是没有根据的魔幻遐想,说难听点儿.就是那个小子先得了忧郁症,后被恐惧症所困,导致了看天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电脑作为一类比较特殊的商品,各种欺诈行为是大量存在的,在组装兼容机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一些不法的装机商精心挖好一个个陷阱,就等着不懂行的人往里跳。  相似文献   

20.
说创新     
“鹦鹉学舌”、“猴子捞月”的笑话,是人类嘲讽动物界低智能的嬉言。相形之下,显示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维活动,有应对变化了的新情况的创新能力,这就是人类有别于、聪明于动物的高级之处。由于人的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人类本身才脱离了动物的低智能,向着科学、进步的高智能进化。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地变化着、前进着。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原始公社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和各个层面不断地更新。如果没有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的不断创新,人类本身到现在恐怕还只能跟猴子差不多。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