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进湖北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意义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这是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加强性要素,是指科学技术渗透融合到生产力实体性要素和系统中,使各要素的质量得到提高,功能和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本身只是潜在生产力,只有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结合,才能把…  相似文献   

2.
于革非  冯薇 《理论月刊》2004,(11):65-66
现行的生产力理论将生产力要素分为独立要素和非独立要素,其中科学技术属不属于独立要素熏学术界还有争议。本文认为,这里的“独立”可从三重涵义上去理解。所谓的“渗透说”、“乘数效应说”不足以解释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独立要素。关于“潜在要素”、“转化”与“独立要素”的关系熏本文的观点是,转化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共同特征,也是生产过程、资本运动过程的共同特征,其他要素、不同资本之间也存在着转化,独以科学技术需要转化为由,否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独立要素,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源,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宝贵的要素。但是,人力资源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将它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赖于对它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哈比森在《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一文中认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则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认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可见,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人类对自身价值认识升华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调动人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发展生产力理论的中心环节徐信华1988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图斯时说:"我衷心希望你们把发展生产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当作中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0页)这既是对客人的期望,亦是一种自勉。粗粗一看,...  相似文献   

5.
著名专家学者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关于公有制是手段还是目的把公有制只看作是一种手段或只看作是一种目的都是不恰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绳在1994年6月16日、17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当然不是说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陈菁 《当代广西》2011,(21):20-20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是组织部门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现"五出"要求,特别是"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使命。针对广西人才资源开发这一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胡义成当前,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研究和宣传,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即只注目于自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对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则注意不够。笔者以为对此应加纠正。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的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8.
涂永珍 《文明与宣传》2000,(10):42-43,48
搞活国有企业的要害在体制,目的在于把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企业经营者处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在肯定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者努力工作、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近年来一些经营者行为的扭曲现象。解决国企经营者的价值实现,将他们作为和人力资本一样的资本要素纳入收入分配范畴,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者收人分配机制是当前国企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企经营者行为目标的特殊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是一种典型的两权分离企业,在所有者缺…  相似文献   

9.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到适应共同富裕要求的应有份额至关重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决定劳动收入份额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稀缺程度的对比、劳资协商能力的对比、企业主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为使劳动收入份额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应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劳动要素稀缺程度与资本要素稀缺程度相对平衡,提高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不能颂扬“私人欲望”王珠元现在有些人在宣传一种"欲望论",他们抛开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从人的欲望、需要出发来说明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改观。对此,也有人把它归功于人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史慧明 《前沿》2011,(20):10-13
十年来对道德资本概念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在对道德作为资本的道德阈限的研究上,学者们已经初步达成了一致。进入生产领域的伦理道德是一种能带来价值和利润的非物质要素,且大量经济活动的证据表明了先进的伦理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资本,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至少人们忽略伦理道德的因素,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解将是不全面的。马克思曾把社会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在狭义的“生产”视角下对道德资本进行分层研究,厘清道德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机制,不仅有助于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理论视阈,丰富和发展生产力理论,而且有助于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加强现代企业建设,提高现代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并且要求着重发展资本等要素市场,无疑是指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创造了崭新的政策环境,也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拓辟了新的境界。 谈到资本和资本市场,人们往往把它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历史性的误解。也由于这种误解,使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理论的自然资本观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本范畴的提出对于丰富经济有效增长理论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本所具有的自然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基础的生产力总和。除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自然资本这一增长要素予以重视外,新古典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都未能给予充分的关注,在资源与生态危机频发的当代,这种研究取向和政策价值分析是很危险的。为实现经济有效增长必须重视自然资本这一经济增长的基础变量。  相似文献   

14.
贺俊 《人民论坛》2024,(6):11-13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是一个相对于传统生产函数更加有效的生产函数。在这个函数中,制度创新在驱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驱动资本和劳动等要素进入到生产效率更高的技术和产业领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新质生产力分析框架和关键命题中,逻辑起点是制度供给,落脚点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的经济效率,中间路径和实现机制是技术驱动下的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高效组合和利用。因而,新质生产力的国家间竞争表面上是新技术和新产业的竞争,本质上则是制度竞争。  相似文献   

15.
涂爱荣 《理论月刊》2006,(8):187-189
德育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范畴,从德育的社会功能和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德育同时也具有生产力属性,是一种精神生产力,潜在的生产力。德育作为潜在的生产力,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吉平 《前沿》1996,(Z1)
教育发展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吉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因素渗透到生产力的人和物的要素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把科学技术渗透到人的要素中。因此,发展生产力的实质就是提高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一再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并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那么,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以及教育问题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中的技术与科学──对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的再认识郭晓晖,王文行对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似乎不能只从其科学技术观的角度去理解,也即理解为科学技术具备着生产力的功能。与这种所谓"功能论"的理解不同,我们更倾向于从其生产力组成理论...  相似文献   

19.
初二教材中引用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对这个论断,有人理解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也有人理解为科学技术是一种社会知识,需要经过转化才能变成直接生产力。这两种理解到底哪个对呢?其实,这两种理解都是正确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马克思曾讲过:“整个生产过程不是从属于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生产力就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中都渗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成分。人类历史上各个…  相似文献   

20.
<正>问题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如何深化对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之所以取得巨大历史成就,关键的一招就是释放资本这一关键性生产要素的生产力,资本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经过40多年的发展,资本要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不再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局势跌宕起伏,各种“黑天鹅”“灰犀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