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席学强 《证据科学》2003,10(4):194-194
我国目前基层鉴定单位承担了大量的尸检任务,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中,患者的尸体检验鉴定质量是医疗纠纷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高质量的尸体检验鉴定,是公正、客观、科学地处理医疗纠纷的前提和科学的依据。但是,目前我国缺乏一个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鉴定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从而无法保证每一例涉及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鉴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法医的尸体检验,不同于临床医学的尸体检验。法医尸检主要为司法服务,而临床医学主要是研究疾病,为医学服务,虽都探讨死因,但各有侧重。临床医学多为新鲜尸体,或保存较好的尸体,法医则不同,各种情况各种条件,不管好坏,都必需进行尸检,因此有时对死亡原因的鉴定就有不确定性,法医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死亡原因,致死方式(死亡性质),死亡时间,致伤物等。这些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都能作出较正确的结论,但也有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本人现仅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供大家商讨。死亡原因的鉴定,就是指对某一具体的死者作出…  相似文献   

4.
医疗纠纷中死亡争议案件尸检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事件的医疗鉴定、赔偿处理上的价值,以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的矛盾。方法对温州市4个市、区、县2002—2004年的182例死亡争议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尸检率,临床、尸检诊断,尸检对医疗鉴定及争议事件处理上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具体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182例其中尸检46例,尸检率25.27%。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争议事件112例,尸检率19.64%。临床死因诊断与尸检死因诊断不符合率37%,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为多。46例尸检中,医疗鉴定32例(69.5%),经济赔偿29例(63%)。未尸检136例,医疗鉴定20例(14.7%),经济赔偿121例(88.9%),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案件的医疗鉴定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死因鉴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5.
法医尸检程序规则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医尸体检验作为侦查及司法鉴定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各种死亡案件的查处及刑事诉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对此进行程序规范的相关法规,致使尸检过程中出现各种争议时,办案单位无法可依,难以处理。制定一部具有法律效力、可操作性强的《尸体检验管理办法》对尸检活动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规范,很有必要。这既是规范执法活动保障办案的需要,同时更是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医尸体检验存在体制设置不合理、侦查机关可裁量启动、尸体检验过程中权利保护不足和专家见证使用混乱等主要问题。我国应从犯罪控制、程序公正和摒弃部门利益原则出发,以法治国家成熟经验为参考,改革我国法医尸检体制、设置强制尸检制度和强化尸检过程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7.
胡海涛  徐文平 《证据科学》2006,13(2):119-121
目的探讨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事件的医疗鉴定、赔偿处理上的价值,以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的矛盾.方法对温州市4个市、区、县2002-2004年的182例死亡争议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尸检率,临床、尸检诊断,尸检对医疗鉴定及争议事件处理上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具体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182例其中尸检46例,尸检率25.27%.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争议事件112例,尸检率19.64%.临床死因诊断与尸检死因诊断不符合率37%,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为多.46例尸检中,医疗鉴定32例(69.5%),经济赔偿29例(63%).未尸检136例,医疗鉴定20例(14.7%),经济赔偿121例(88.9%),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尸体检验对死亡争议案件的医疗鉴定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死因鉴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8.
因鉴定体制特点,公安法医除参与尸体有关的现场勘查工作外,还需进行尸体检验工作。在此过程中,可能面对很多风险,受伤和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国内公安法医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流行期间死亡的尸体如何甄别进行尸体检验鉴定,对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工作的防护只有少量规定,且内容不够详尽。本文对法医在现场勘查中遇到的尸体及尸体检验中实验室建设、职业现状、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论述。最后,建议出台相关的制度规定等具体约束规范措施,以保障公安法医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以解除基层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
法医学尸体检验是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鉴定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虽然各人所做方法、步骤略有不同,每一案例又各有特殊性,但力求全面系统和规范是其基本要求。狭义的全面系统尸体检验是指尸体解剖时不仅应剖验颅、胸、腹腔这“三大腔”,还应剖验脊髓腔及其它应解剖的部位。如脊髓腔、关节腔、骨骼、眼球、周围神经和软组织等。而广义上的全面系统法医学尸体检验则应包括上述尸解和提取并保存适当、足量、可靠的检材标本这两方面。其常见的失误有:①案情不清,致尸检方案错误;②准备不足,盲目尸检;③仅作局解,片面不全;④尸解不规范,操作不标准;⑤观察不仔细,遗漏损伤或病变;⑥描述不准,记录不明,图照不清;⑦取材不适当,不能反映事实。  相似文献   

10.
溺死的鉴定一直是基层法医鉴定工作中的难点,这是由于大部分溺死案例的特征性尸检所见很少,同时国际上很多学者对溺死的实验室检验存有疑义。本文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作者多年来对溺死案例的实际鉴定经验,对溺死的法医学鉴定作出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我们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执法规范化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的重要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随着执法理念的转变,执法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罪判决的案例越来越多,充分体现了“疑罪从无”的立法理念。但是在具体执法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有的司法实践与新的法律法规会出现一些矛盾,使司法活动变得复杂混乱,迫切需要合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仅就尸检报告中是否应该列明尸体上提取的有关物证这件小事提出一个法律问题:“尸体检验活动”属于现场勘验还是检验鉴定?对此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生前精神异常的水中尸体的特点,为此类案件鉴定和分析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公安局水上公安局检验的所有生前精神异常的水中尸体档案105例,对死者一般情况、尸检情况、案情调查情况和疾病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杀104例,死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天气较暖时案件较多,尸体多在2d内被发现。多数死者没有自杀史,没有遗书,但在临死前出现行为、心理的异常变化。抑郁症、抑郁状态和精神分裂症是主要的精神障碍类型,仅有9名死者曾坚持进行正规治疗。结论精神异常是投水自杀的高危因素,监护人员应该警惕患者的异常行为,特别是气温转暖时。  相似文献   

13.
112例他杀溺死案件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尸检的常见内容,主要解决死因及死亡性质问题。即是否溺死及溺死性质判断等问题。部分案例尚需鉴定尸体身源、入水地点、尸体损伤等问题,从而为查清案情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水中尸体鉴定死因是否溺死并不难,即使是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尸体,通过硅藻检验也可鉴定是否溺死。但溺死的性质判断常是一大难题,单纯通过尸体检查常常难以确证,尤其是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尸体,必须结合案情调查、现场勘查等情况综合判断。本文通过对1 1 2例已查破的他杀溺死案一回顾性研究,探求他杀溺死案件的特点,以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  相似文献   

14.
马开军 《法医学杂志》2001,17(2):119-120
因诉讼或破案常需对已埋葬的尸体挖出进行法医学检验。随着殡葬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尸体火化率越来越高,尸体发掘(开棺验尸)检验已不多见,特别在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则更为少见。笔者就检案中所遇 1例开棺后认定为外伤后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1958~1993年,34年中尸体发掘检验资料72例(开棺56例)。通过检验能下结论的63例,占87.5%。此项检验需解决的问题集中,目的性明确,具有检验价值高的特点。其中损伤鉴定阳性率较高;白骨化尸体经骨髓硅藻检验阳性,对认定溺水有意义;疑为中毒的尸体,发掘前尤应对其可行性作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  相似文献   

17.
自2002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至2005年8月底,温州市医学会共收到医疗事故争议案件330例,其中死亡争议案件93例,占28.18%。笔者通过对3起经过尸检及1起未经过尸检的死亡医疗纠纷案件进行鉴定分析,以期引起对尸体检验的重视。1案例案例1:某产妇在妇幼保  相似文献   

18.
虽然现阶段国内的法医尸体检验制度已经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但在某些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体制设置方面的不足、专家见证机制使用混乱等.为不断强化法医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应当程序规范、公正,刨除各部门利益为原则,做到高效的犯罪控制.在法医尸检制度的改革中,可借鉴西方国家相对成熟的经验作为改革参考,优化我国的法医尸检制度,强化实践中的权利保护.本文以法医尸检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作为出发点,结合国外尸检制度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Liu Y  Zhu CH  Huang GZ  Yue H 《法医学杂志》2004,20(4):215-217
目的研究影响涉及医疗纠纷法医学尸检鉴定质量差异的原因。方法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医学尸检鉴定机构所涉及医疗纠纷的相关案例,进行字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研究。结果通过字2检验发现,在设定的10个指标中,有7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两鉴定单位在“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医学尸检鉴定”中检验手段和标准、规范性等均存在极大的差异。结论通过研究,提示法医学鉴定人素质、尸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尸检检材的提取标准化、死因或疾病的诊断标准、会诊制度及法医学鉴定书的书写规范化等是法医学尸检鉴定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死后变化。在法医尸检工作中,一些死后变化常被误认为是生前损伤或病理改变,由此导致法医病理学死因鉴定或死亡损伤方式推断的错误结论。笔者结合法医尸检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常见的容易被误认为是生前损伤或疾病的一些死后变化,以供法医同仁们在检案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