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语     
风儿穿过了你的长发我的手轻轻地合着窗外的黄叶纷飞你握住的一片却是绿的你说在黄叶落尽的时候你就要离开这里如叶儿般离枝而去乘风而飞我说在黄叶落尽的时候我与你离开这你若是放飞的风筝我愿作悠长的线我的手穿过了你的长发风儿轻轻的和着窗外的黄叶纷飞你握住的一片是黄的秋语@杨君波  相似文献   

2.
雅兰 《今日民族》2014,(9):61-61
<正>我承认,在此之前,我不知道石林有个蓑衣村,蓑衣村之所以吸引我,首先是"蓑衣"二字,说到这蓑衣,不得不承认是受了那个独钓寒江雪的老头的影响。所以,老友才提议说到蓑衣村来时,我就打好主意,怎么都得弄件蓑衣回来。出门的时候,晴空万里,才吃个午饭,老天爷就玩变脸,瞬间下起了大雨。在去往蓑衣村的路上,我一点都不担心,想着老天爷真是天遂人愿啊,下雨么,到了蓑衣村,村长怎么也得给件蓑衣啊。我正偷着乐,旁边一小帅哥一记猛锤,砸晕了我:你别做梦了,这蓑衣现在全是手工制  相似文献   

3.
东元 《八桂侨刊》2004,(6):46-46
很早的时候,读过一则《伊索寓言》,上面说一只蝉到了冬天很饿,就去请求蚂蚁给它点食物。蚂蚁问它:“你夏天干什么去了?”蝉说:“我一个夏天都在唱歌。”蚂蚁说:“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在冬天的时候跳舞呢?”  相似文献   

4.
青青(散文)     
一样的田埂,一样的泥泞。雨下得很大。一个穿红衣扎羊角辫的女孩儿,一只手护着头,一只手护着书包,跑过来。"青青",我不觉叫了一声。是的,是青青。怎么不是呢,一样的衣服、一样的辫子、一样地跑过来。而她,跑过我的身边,却没有停下来。青青,不是你。那么你呢,你到哪儿去了?正是菜花开的季节,青青,你又藏在花丛中了吗?"燕姨,花环给你,戴在头上,好看呢"。青青,就在早上,你出去扯猪草的时候,你的父亲对我说,你的耳朵越来越不灵便了,说话倒还行。可是往后耳朵全聋了,可能连话也不会说了。现在书读了也是白读,家里又忙不过来,想让你退学。青青,姨知道你是多么喜欢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喜欢坐在教室里读书。可是,你再也不能背书包上学了,你知道吗?"青青,"我把花环戴在头上,"下次回来,姨给你带书来,好吗?"你高兴地跳起来,就象考了一百分那样。  相似文献   

5.
从短缺经济时代过来的人,都品尝过排长队的滋味。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排队是买电影票。那是七十年代中期,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片子,但售票的窗口前却挤满了人。许多人的许多只手拥挤在那个窗口,每次都要经过一番手的搏斗才有一只能伸得进去。窗口处手的搏斗在后面排队的人是看不见的。而在后面排队的人同样想早一点买到票,于是没有一会儿,有形的队伍渐渐变成无形的了。再过一会儿,根本就没有什么队伍存在了。每个人都使尽浑身的解数往前面挤,最聪明的办法是能伸出手抓住窗口处的铁条,这样就不至于被里面买到票的人往外挤时把你也带出来。  相似文献   

6.
心有净土     
乔兆军 《现代领导》2014,(12):52-52
一次,我去邮局取稿费。邮局的人不多,我前面是一位老人,他递给营业员一本存折,说要取4500元。营业员递出一张单子让他签字。老人拿起笔,手颤抖着不知签哪儿,我指着那个签字的地方.说:“您签这儿。”老人说:“干脆你帮我签下吧,人老了眼前一片模糊。”行啊,我接过笔。照着那个单子的名字给签了字。  相似文献   

7.
我知道能够帮助一个人是快乐的 ,我能给你什么帮助吗?如果我给你物质上的帮助 ,那将是暂时的 ,相对的 ,有限的。而如果我能给你精神上的帮助 ,并且你能接受 ,使你振作起来 ,那么———我最快乐。一这是一个天气郁闷的黄昏 ,铅灰色街景中走来一位衣衫褴褛神情忧郁的年轻人 ,他迟疑着钻进派出所值班室 ,沮丧地对我这个值班民警说自己从家乡来这座城市打工 ,一个星期都没找到工作 ,如今落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 ,走投无路的时候 ,看到“有困难找民警”的宣传画 ,就到派出所来求助于民警 ,恳请民警送点盘缠回家。我在派出所值班时 ,经常会碰上这…  相似文献   

8.
编辑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队友,前几天在一次吃饭的时候,说他有一辆旧自行车不用了,那时他知道我正好缺辆车,就当着一桌子人的面说把他辆26的自行车送给我了,我当时还对他表示了感谢。可没过几天,我发现他把那辆自行车给了另一个队友,我就找他去理论,明明已经答应给我了,而且又有那么多的证人,凭什么又给了别人,他说那人更需要。我想不通,您说他能这么做吗,我要是硬要的话他还能给吗?等待您的回复!保安员 李志强李志强:你好!你所说的情况相当于《合同法》中所说的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  相似文献   

9.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西安工作了两年的保安员,今年春节回老家时,希望给家里人带点东西。就在我们工作单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卖家电的小商店。店里写着“过年促销,大降价,不退不换”,我当时就问那个售货员,电饭锅有没有问题,他说没事,就是积压时间长了,所以才降价卖。于是,我就买了一个。可回到家后,用它来给家人做饭时,不知什么原因,饭就是煮不熟。后来,找到一个懂电器的人看了看,说是里面的零件是坏的,根本不能用。过年回来后,我又去那个小商店,希望能退货,可他们却以“已经提前告诉过你,货物出售后不退不换”为由,拒绝了我。我觉得他…  相似文献   

10.
<正>小说《看守所》以小说中人物王冬来的口提到:"我是被新成立的那个站前执法大队抓的,全是小年青的,火气正旺,要多辣手有多辣手。怎么干我,我也没说。后来给咱家老爷子弄去了——抓我的时候,正赶上咱家老爷子戴个老花镜在前屋给我校枪的准星呢——给咱家老爷子的裤腰带也抽去了,老爷子提溜着裤子,见到我被关在铁笼子里,叫了一声儿,眼泪就下来了。我当时就疯了,抓着栏杆嗷嗷骂。办案单位的跟我谈条件,只要我说,就放咱家老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24):63
女朋友甲:"我觉得我的女朋友就像手机。"乙:"你女朋友那么小巧玲珑、时尚潮流啊。"甲:"你不交钱的时候吧,就不理你。"买包老婆:"老公,我看到一个包包,可漂亮了,那颜色……那外形……那……"老公:"说重点……"老婆:"3000……"触电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说:"你是我  相似文献   

12.
薛问 《乡音》2012,(11):50-50
在法国,一个外国人最先得学会的就是"等待"和"约会"这两个词。这两个词在法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在法国想要很快地办成一件事通常不太容易。因为在法国,很多时候是不能直接登门办事的,必须得先和对方预约,对方同意给你一个"约会"的日子后,你还得花时间去"等待"那个"约会"的到来。法国的女人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是很...  相似文献   

13.
邹某问:2002年,我刚满18岁,就被邻居用水果刀划伤额头,报案后派出所带我去鉴定伤情,因为我的伤口长度不到4cm,构不成"轻微伤"。那个行凶的人只受到200元罚款的处罚。今年初,我在小区遛狗,狗狗大便了,我正要掏出卫生纸收拾,一个大小伙子骂道:"他妈的没有教养,污染环境!"我问"你叨狗还是叨人?"他说"老子叨人,你想怎么着?"当即我就与他吵了起来。他冲上来挥拳打我,我闪身让开并随手一挡(他说我"打"),他没有站稳便一头  相似文献   

14.
可圈可点     
《时代潮》2000,(10)
一见习医生"见习"医药腐败据光明日报报道了一位见习医生的如此自白:我在医科大学学习了5年,分配在石家庄一家医院作见习医生。不久后一天,我去科室取东西,见一个医药代表正向医生报提成情况:"我已经去药房查过了,上个月你开了某药品某某支,这是给你的提成。"那医生伸手去接信封,嘴里还说着:"不对吧,我开的支数比你说的数目可多不少呢!"我感到十分震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们常议论的所谓  相似文献   

15.
爱心链     
落雪的时候,我特意驱车千里去石家庄为我赞助的学生送棉衣,临别时,男孩怯生生地说:“阿姨,不知我将来如何报答你?”我说:“我不用你报答,只希望有一天如果你能帮助别人,你一定要帮助他。”雪花飘飘中,是男孩润红的眼睛。话一出口,我的眼里也满是泪水,多么熟悉的话语,十年前高伯伯这样对我说,事隔多年,我又不觉说给另一个人。有时候一件事或是一个人能够改变你的一生。15年前,我从北方的一个小城来天津读书,临毕业时我去探望一个朋友,认识了同病房的高伯伯。他问我:“毕业分到哪儿去?”我说:“我已经考进一个大公司,但是要交3000元的跨省费,…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18)
正"当你专注于行走本身的时候,你就是幸福的。让心灵跟上你的脚步,直到遇见自己。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你的心。身未动,心已远……",不知旅游卫视这句脍炙人口、被广泛引用的广告语是否出自其总裁韩国辉之手,但他在自己的这本《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中,就极好地践行并诠释出"身未动,心已远"  相似文献   

17.
排队     
对一个残疾人来说,排队是件挺麻烦的事情。 就说我吧,由于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致残,连续站十分钟就坚持不住了,可不能每次排队都搬着一把椅子吧?就算可以带个小凳子在队列之间小坐一会儿,若碰上排队的人不太讲文明,你挤我,我能在队列中坐得稳吗? 排队,排出几许苦辣酸甜,回味起来,多有感慨。 初次排队是上小学一年级时,那天上午第一节课后做课间操,我的个子不高不矮,排在队列中间。随着体育老师一声“散开”的指令,队伍成体操  相似文献   

18.
<正>我最先接触特异功能是在1978年,看到报道说南京有一个年轻人,他能够透视地下,能够看到棺材里的父亲,是头朝哪边躺着,穿什么衣服,都看得一清二楚;还说他能看到地下工事。那个时候,我在国家科委研究室当副主任,我和吴明瑜主任当时就怀疑这件事情。后来又报道四川有人能耳朵识字。我们马上就打电话给四川科委,请他们关照耳朵识字的事,并通知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测验。我们当时就认为,科学界要关注和鉴别这些特异功能。经过反复验证,1979年4月,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信访简报》第92期发表关于姜某耳朵认字的验证报道《揭穿"耳朵认字"的骗术》,《信访  相似文献   

19.
西方有一位哲人叫苏格拉底,身为哲人的他却经常遭人破口大骂,骂人者的目的就是想激怒苏格拉底.但是无论对方怎么骂,苏格拉底从不还口.那个人觉得很奇怪,便问苏格拉底,难道你真的喜欢我骂你吗?苏格拉底一笑说:"我问你,如果你要送给别人一件东西,别人不要,那么这东西在什么地方?"那个人说:"你不要,当然在我的手中."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你骂我,我不接受,你想想,你骂我的那些话在什么地方呢?"那个出言不逊的人听后羞红了脸.这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想不到,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使自己和对方都不愉快.  相似文献   

20.
女孩问男孩:"你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少年想了想,用沉静的声音说:"半夜汽笛那个程度。"少女默默地等待下文——里面肯定有什么故事。"一次,半夜突然醒来。"他开始讲述,"确切时间不清楚,大约两三点吧,也就那个时间。什么时候并不重要,总之是夜深时分,我完完全全孤单一人,身边谁也没有。好吗,请你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