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石门坎,位于九三学社定点帮扶的贵州威宁县。来过石门坎的人们,都能够与这里保持长久的联系,不断在精神和行动上付出,因为这里有奉献精神的召唤和传承。1904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来到中国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苗族村寨石门坎,他历尽种种艰难险阻,倾心竭力,把现代文明带入苗疆:为结绳记事的苗族创造了老苗文;创办乌蒙山第一所苗族小学,首创双语教学,男女同校;第一个山村足球场;第一个男女分泳的游泳池;第一所大山里的医院。柏格  相似文献   

2.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境内苗族人口约有5000余人,石门坎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本世纪初,威宁石门坎苗族教育“实系首屈一指”,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威宁石门坎因此而被国外基督教报纸誉为“海外天国”.很明显,当时教会在此创办学校、兴办教育,主观上带有明显的文化侵略、同化动机,但在客观事实上却发展了这一地区的苗族教育,并使之成为苗族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反思总结这个时期石门坎苗族教育,对我们今天发展苗族教育及其他少数民族教育,具有其正反方面的意义.一、石门坎苗族教育的历史概述石门坎属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七区,地处贵州和云南两省交界处.距威宁县城120公里,离云南昭通仅37公里.上世纪末,“这里居住着300余户人家,95%以上系苗族的一  相似文献   

3.
<正>在石门坎三天,时常处于感动之中,什么最让我感动?是那里人们的平静。已经在新中小学服务9年的卞淑美校长和她的丈夫、石门坎著名苗人教育家朱焕章的女婿陶绍虎,73岁的陶先生是为数不多的认识苗文的老人,还有来自四川等地的志愿者,一路上遇到的石门坎人——无论来石门坎时间的长短,也无论民族,一种由心而生的平静,是最打动我的。在石门坎,你会发现贫困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事先对贵州边远地区贫困状况已有相当心理准  相似文献   

4.
威宁苗族有45,879人。解放前,老苗文曾经在这里得到比较广泛的流行,它对于提高滇东北苗族文化教育起过积极的作用。一九○五年,英国传教士伯格理来到石门坎,他为了适应传教的需要,与从昭通去石门坎传教、办学的汉族老先生李斯提文、钟焕然以及苗族杨雅各、张约汉等共同研究创造了老苗文。根据苗族语言的特点和苗族文化落后的特点,苗族文字必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缅怀和传承这样一个有伟大精神意义的柏格理先生的事迹。我在想,柏格理当初到石门坎去,究竟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对于今天文化的重建,精神的塑造,有怎样的启示意义?最近我在做一件事情,我在寻求自己的内心归宿。去年我50岁,前50年我曾经辉煌过,是很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见证人。但到50岁,我在想我的精神归宿是什么。我看了前面关于柏格理的短片,看到石门坎后援团,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了,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命运,这是  相似文献   

6.
<正>我对柏格理和石门坎关注有四年时间了。柏格理是真正能够感动我们灵魂的人物。今天我想重点说两个问题:第一,一百多年来,柏格理精神像灯和光,是如何传承下来的?第二,今天我们讨论柏格理精神,对当下社会有什么意义?我把一百多年以来,柏格理精神在石门坎的传承描绘为四个核心人物。第一是柏格理本人,他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一个种火者,他把现代文明的火  相似文献   

7.
(一)杨汉先,于1913年农历十月初十出生于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西北部一个名叫雨散湾的苗族小自然村。石门坎一带处于乌蒙山麓,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土地瘠薄,交通不便,人民生计一向艰难;再加上受汉士目地主的残酷压迫剥削,当地苗族群众更是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据杨汉先本人以及杨明光、张恩耀等人的记述,基督教传人前的威宁苗族,其生活处境是非常悲惨的。①杨汉先说:“威宁苗族……主要靠务农、牧畜兼狩猎取得生活。其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是很低的,虽已使用牛耕和铁制农具,但许多地方还是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直至1950年以…  相似文献   

8.
我本人是学经济学的,在学校教的也是经济学,但我实际上一直在关注教育. 大概从两年前开始,我关注贵州省威宁县一个叫石门坎的地方,是云南和贵州交界的一个非常偏僻的山区.那个地方有一个100年前的马小平,那个人是1904年到石门坎去的英国传教士,叫伯格理.在整个基督教对华传教史上,这位伯格理牧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到了石门坎以后,通过办教育,通过传播基督教的文明,使整个乌蒙山区的大花苗族,整个族群皈依了基督教,从而使这个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个非常感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迪,就是:知识、文化、信仰、精神是可以改变人类,改交社区的.石门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石门坎,这个在我国出版的任何一分中国政区图和全国分省地图上都无法找到的名字,有谁想过,它在本世纪初,竟会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康藏前锋》四卷三期,一九二五年)这里苗族文化的发展,在当时的西南“实系首屈一指”。(《贵阳时事导报·教育建设》第二十期,一九四二年)国外基督教会的英文报纸也把该地誉为“海外天国”。(《同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本文拟从本世纪初石门坎的教会苗民教育情况,作一简要述评,看来这对我们今天要大  相似文献   

10.
隐藏在清水江边密林中的文斗苗寨被誉为苗族环保第一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苗寨”。它是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人说它是“苗族文化艺术馆”,也有人说它是“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中国论坛》2009,(9):125-125
中华画龙第一人 龙黔石先生 龙黔石,字云海,号天水,1952年生于贵州江口县,苗族,姓龙,属龙,画龙,刻龙,书龙。1972年应征入伍到北京部队,1985年转业到北京,现居北京。师承中央美术学院王森然教授和著名书画家卓然、肖旁、柳倩。现为北京华夏神龙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国际美术家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边远苗寨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令人震惊的现实 石门坎曾经是所谓的“苗族文化复兴圣地”,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未能得到真正复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正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而石门坎的经济却徘徊在解放初的水平。这种两极反差形成的“马太效应”,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请看1986年笔者在石门坎调查到的部分材料。 (一)生活状况。据统计,石门坎乡总面积96,986亩,其中耕地面积11,965亩,草地面  相似文献   

13.
秋天的贵州,清晨下了一场小雨,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气显得更加清爽宜人。我随“贵州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开发”课题调研组的同志一起赴位于贵州西南部的紫云苗族布衣族自治县格凸河喀斯特地区考察。“格凸”二字苗语译为“圣地”。2005年被批准为“紫云格凸河穿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是以喀斯特地貌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基督教,经过了昭通立足、开拓石门坎苗族教会和其他少数民族教会、到滇川黔边苗族地区建立石川教区三个阶段。循道公会在滇川黔边苗族地区传教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组织的严密和制度的完善,实行"以苗传苗,以苗教苗"的本土化方针,苗族教区有计划的发展,以及早期外国传教士的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也与滇川黔边苗族的历史处境、政治经济地位和民族文化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5.
贵州苗族"飞歌"是苗族音乐的精华,是广大苗族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以音乐和苗语结合的演绎形式,属于抒咏性山歌的类别,有很强的代表性。苗族"飞歌"以其悠扬动听的曲调、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演形式,孕育了贵州苗族群众的精神内涵,洋溢着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至今的艺术魅力。因此,研究贵州苗族"飞歌"的传承及保护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欢乐的苗家     
艾杉  赵亚洲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5,54(12):F0002-F0002,3
中国56个民族之一的苗族是个能 歌善舞的民族。今日苗族主要居住在中 国西南云贵高原上的贵州省,此外,在 湖南、四川、广西和云南等地也生活着 部分苗族同胞。 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 化,又因分布地域广泛而支系众多、具 有不同风情与特色的歌舞艺术。在贵州,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平黔纪略》所载史料,分析了黔东南苗族起义的原因、战绩和失败的原因。指出黔东南苗族起义在贵州成同年间各族人民大起义中人数最多、地域最广、实力最强,在贵州近代史、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省卫生厅原厅长张超伦是我们本次采访对象中年龄最高的,老人年近百岁,听说行动极为不便,言语困难,我们不忍再去打扰。思索再三,我们一方面借助网络这一信息平台,搜集一些张老鲜为人知的东西;一方面多方打听,查阅资料,尽量客观地展示出老人一个世纪的风雨人生。要写张超伦,离不开石门坎,要写石门坎,又离不开柏格理。"中国石门坎",一个叫做"海外天国"的地方。石门坎位于贵州西北角乌蒙山区腹地,距威宁县城140千米,平均海拔2200多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贵州民族调查 2 0年之成果 ,着重论述了民族调查与苗族研究的关系 ,认为贵州民族调查为苗族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 ,促进了苗族研究的深层发展 ,为苗族研究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银饰》     
正作品选自:《中国古老文化寻踪——百工之人》银饰贵州银饰品质丰富,花样繁多,工艺各有特色。贵州银饰的制作多以工匠们的家庭、作坊制作为主,这里的能工巧匠身怀绝技,打造出了令人赞叹、巧夺天工的贵州银饰。经历岁月变迁,银制品已成为贵州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的生活的必备之物,并一直传承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