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督新教并非韩国传统宗教,一般意义上,韩国学界认为新教于1884年由美国牧师传入韩国,而后其发展势头日趋强劲,目前信众人数已甚是可观,约占韩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本文从民间信仰缺失、宗教与民族主义的结合、基督新教与韩国传统宗教的冲突与融合、韩国政府与基督新教的互动四个方面切入,对韩国基督新教的本土化进行研究,旨在剖析韩国基督新教发展势头强劲的外因与内因,从而更好地理解韩国基督新教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希冀通过倡导儒家思想复兴的行动去消除新教伦理的弊端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现今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通过论述新加坡的独特文明 ,在肯定新加坡实行理性资本主义管理方式而经济实现繁荣的同时 ,对儒家思想为特征的东方文化与新教伦理在新加坡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移植、兼容和趋同等观点 ,并对儒家复兴是否能引导新加坡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阐述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传统宗教哲学"热"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宣扬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为主旨的俄罗斯传统宗教哲学所以受到九十年代俄罗斯人的青睐,在于它在揭示东正教信条的内涵中,渗透着强烈的个体精神自由、精神神圣感、人道主义气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反映着当代俄罗斯人反叛信仰专制,追求人生价值和道德价值,渴望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秩序,以及寻求恰当发挥道德功能的方式途径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美国霸权的逻辑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王缉思 《美国研究》2003,17(3):7-29
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思想基础。国内民主是这套简单划一的价值观的制度基础。社会多元化带来的民主外延的扩大 ,扩大了美国价值观的社会适应性 ,在思想上形成了一种“多数人的专制”。它逐渐超越了白人种族主义和基督新教的“天命观” ,在对外事务中演化成特殊形态的美国民族主义 ,造成了霸权思想的膨胀。美国人在追求民族私利的时候很少有道德顾忌 ,充满自以为是的领袖欲望。同时 ,在美国的权力制衡、决策机制、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中 ,仍然存在着某些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健 《新民周刊》2020,(2):15-19
伊朗既有强硬的宗教保守派,也有自由派,正因为这些派系存在分歧,特朗普认为他可以利用。但别搞错了,虽有分歧,但当美伊发生对抗时,大多数伊朗人——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都会把国家放在首位。舒缓的音乐中,一个个用波斯文书写的人名缓缓没入璀璨的星海,这是伊朗德黑兰神圣国防博物馆的荣誉墙,它用声光效果颂扬过去四十年为伊斯兰共和国献身的烈士。  相似文献   

6.
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自由观,有"理性自由"和"意志自由"之分."理性自由观"从主体认识论出发,建构了以"理性"为基础和核心的自由观,其代表是康德、黑格尔."意志自由观"从存在本体论出发,建构了以"意志"为基础和核心的自由观,其代表是叔本华、尼采.别尔嘉耶夫从人格主义出发,建构了以"个性自由"为基础和核心的自由观.别尔嘉耶夫的"个性自由",与"理性自由"和"意志自由",有认识取向与伦理取向、单一性与完整性、服从与创造、抽象与具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官方承认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印度教和佛教。 印尼目前人口17500多万,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据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不包括伊里安查亚和东帝汶),在当时14709多万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占88.1%,信天主  相似文献   

8.
宗教对韩国政治有着重要作用。解放之后,新教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在政治和组织化方面相对完备,美国及韩国的反共主义与对宗教的刻意扶植模糊了宗教与政治的分野。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一定的疏远,宗教内部也出现了对立与竞争,宗教界的政治参与在各种宗教内部保守与进步势力的相互牵制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在民主化时代,韩国宗教界政治参与的最大特征表现为保守阵营的大反攻,宗教界出现大范围的保守化。这种保守化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政治势力化,各派之间组成相应的政治组织或政党,以更大限度地集中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9.
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新宇 《法国研究》2003,(2):112-126
随着历史的发展,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成就和影响日益体现出来。迈克尔·马莱特曾从宗教的角度总结了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成就;恩格斯则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肯定了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成就。马克斯·韦伯则认为新教伦理中有一种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东西,它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特殊的“资本主义精神”则主要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副产品。这些毋庸赘言。我们只要看一看亨利·米特中心  相似文献   

10.
刘海清 《法国研究》2010,(4):35-39,34
加缪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缔造了一个"沉默"的世界,由此演绎了荒诞与反荒诞的人生哲学。"沉默"并非意味着被动、封闭的缄默,而是洞开了一个自动、开放、对话与反思交织的多维空间,为创造爱与光明的世界提供了给养。透过母与子、自然与人、上帝与弱势群体等多重"沉默"的关系,他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孤独、苦难、流放、衰老、死亡等有关人类生存的基本主题,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困惑与道德良知,试图找到人类走向幸福和尊严的真理。  相似文献   

11.
李倩 《法国研究》2012,(4):36-46
克莱蒙-托内尔伯爵是法国大革命初期自由派贵族的重要代表人物,堪称最早参与革命又最早对革命进程进行反思的人之一。他的宪政主张未能见容于革命政治导致了他的失败,但是其部分观点在革命后的法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他试图调和革命与君主制的君主主义倾向及其最终与君主制一同覆亡的命运为理解自由派贵族与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2.
泰柬包括柏威夏寺在内的边境冲突,从精神和信仰内核角度反映了民族主义在保护国家主权边界,特别是文化交汇地带宗教名胜方面影响力的扩大。边境地区的宗教场所、宗教胜地承载了地区内群体间的宗教集体情感。在柏威夏寺及周边地区属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之前,更现实的维系方式是保持竞争性共享状态。竞争性共享的争议边境地区呈现着包含了宗教因素的民族主义、宗教遗产与宗教集体情感共同构建的庙宇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60年代,俄国放宽了书刊检查制度,大批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开始着手研究法国大革命的问题。本文通过概述当时的自由主义代表格里耶对法国大革命及启蒙思想的批判性研究来揭示19世纪俄国自由派眼中的法国大革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法国历史角度探究和梳理法国核心文化价值。法国国家形成于9世纪,首先,封建社会的骑士文化影响下的贵族精神形成了最初道德准则和对女性的尊重;现代时期的人文精神与理性,以及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塑造了法国民族现代主流文化价值;20世纪,怀疑主义促使法国学界对"理性"概念进行新的批判和反抗,而"非理性"大潮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一场"理性"的自我进化。这些核心文化价值构成法兰西文化体的主要基因,给法国民族精神提供最丰厚的给养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研究》2021,35(3):81-9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奉行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这种大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在经济、政治与安全层面建立由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但是,21世纪以来,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在美国外交实践中遭遇重大挫折。故此,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影响与制约美国外交的各种政治力量都希望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进行局部调整:美国国内的自由派政治精英不断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进行反思;现实主义政治力量要求在对外战略中奉行战略审慎;以民粹主义为极端表现形式的民族主义希望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做出颠覆性调整。受自由主义、现实主义与民族主义共同影响的美国对外大战略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正在从自由霸权向非自由霸权做出局部调整,战略克制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外战略的突出特点。但从更长远的角度讲,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继续奉行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6.
人口的世代更迭与日益加重的自由主义倾向带来了美国社会宗教信仰的相对衰落,这种衰落在美国军队中诱发了新教保守势力的群体性焦虑和军教合一思潮的反弹。由于美国军队尚未建立管理信仰问题的有效机制,信仰冲突不仅成为美军建设与管理的隐患,而且成为影响军队内部安定团结和军心士气的重大问题。美国军队中保守教派与其他宗教群体及无信仰群体之间的冲突,为美国保守政治势力提供了动员能量,助推了特朗普的成功当选。  相似文献   

17.
浅谈萨特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的哲学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也是引起最多争议的部分是有关自由的论述。自由的问题是萨特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萨特文学创作的首要原则。萨特的自由观是萨特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的本体论出发点,为一种反对传统理性束缚的伦理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研究萨特的哲学思想,不可不对其自由观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前,越南南方的局势由于美帝国主义开始实施其武裝侵略阴謀和吳庭艳卖国集团所实行的法西斯独裁制度,已經变得极其严重了。 七年多来,美吳集团的殘暴制度已經給包括各阶层、阶級、宗教和各民族的一千四百万南方同胞带来了数不清的災难。一百多万人被逮捕、拷打、监禁、流放、被赶进各种集中营。近九万人被各种刑罚夺去了生命。人最起碼的自由被剝夺了。各党派、团休、宗教和要求独  相似文献   

19.
印尼伊斯兰教现代主义运动对印尼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伊斯兰教现代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中东。其主要特征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决定论,试图调和宗教与科学,调和宗教和理性,以复古主义为形式。其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基本目标是改造僵化的中世纪伊斯兰教,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理性信仰”。伊斯兰教现代主义思想曾对近现代伊斯兰教的发展及穆斯林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仕颖 《法国研究》2002,(1):108-121
卢梭和康德提出自由学说的目的是要拯救自由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哲人普遍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物质界受必然性规律支配 ,人的理性一旦获得对必然性规律的认识 ,就能获得自由。启蒙思想家斯宾诺莎认为世界是唯一永恒的实体 ,又称为神或自然 ,世界万物是自然运动变化的产物 ,服从铁一般的自然律的支配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偶然无因生成的 ,而是严整有序的自然的一个环节 ,自由就等于对必然规律的认识。这些学说实质上是将意志自由理解为对外在于自身的必然规律的认识 ,最终人的自由变成了对绝对必然性的无条件服从 ,意志丧失了自由选择的能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