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布鲁金斯学会与克林顿政府对华接触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皓 《国际观察》2006,74(3):41-48
本文将讨论思想库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重点考察和解读布鲁金斯学会近十年来在美国对华政策几个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输入和影响,为中国的美国研究者认识美国思想库如何影响美国政府对外决策提供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平台.  相似文献   

2.
年初以来,美国在其国内和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中国威胁论"的恶浪,其来势之猛、范围之广在近年来少见,并且已直接影响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仍然是美国单边霸权主义在作祟.美国正在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重点,寻找所谓"潜在威胁"的靶子,并迎合利益集团的需要而掀起新一轮鼓噪.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试析布什政府对外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政府尚未推出完整的对外政策,但从布什总统及其幕僚的观点和举措来看,共和党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的"现实主义"传统,将主导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走向.在"现实主义"理念支配下,美国新政府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强军事力量,加强与盟友的关系,加大对伊拉克、朝鲜等国的打压力度,调整对俄罗斯的政策并将其重点转向安全领域,压俄在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等方面与美进行合作.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上升,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将呈现出更注重现实利益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伍福佐 《南亚研究季刊》2004,80(2):36-41,69
瓦杰帕伊政府上台后,把"中国威胁论"作为对华政策的指导思想,在军事上进行核试验,在外交上发展与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以达到遏制中国、抬高印度国际地位的目的.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印度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印度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以"中国机遇论"为指导思想,将中印之间的分歧暂时搁置,大力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维护和实现印度的国家利益是瓦杰帕伊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与会学者观点进行了分类整理,主要概括为美国战略调整的背景、演变过程、性质、重点、原因、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和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美国对华政策逐渐由“接触”转向“战略竞争”。特朗普执政标志着这一政策转向的基本完成,拜登执政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全面推进。对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既有研究主要从美国领导人更替、中国外交“咄咄逼人”和权力转移三个角度给予解释。本文在指出现有解释不足的同时,借助国际地位理论,提出霸权国地位焦虑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正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及对自身霸权地位的焦虑,触发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性改变,由“接触”转向“战略竞争”。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转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并在文末提出管控中美战略竞争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美国国内进行的对华政策大辩论,对以往几十年间美国奉行的以接触为主的政策及效果进行反思与评估,辩论的参与者可大致分为强硬派、顺应派和维持现行政策派,各派代表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出发点和政策主张.这场大辩论反映出中美关系新态势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的多元思考,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辩论虽必然会对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产生影响,但不致引发根本性交化.  相似文献   

8.
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是影响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澳大利亚对华政策面临着对中国经济的日益依赖和在战略上必须长期依靠美国的两难.如何在对华政策中很好地平衡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之间的关系,对澳大利亚是一个难题.从目前情况看,澳大利亚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并未妥善处理好地缘政治利益与地缘经济利益的矛盾.同时,中澳贸易关系对澳大利亚国内政治及经济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与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对中国崛起的关注明显加强,并依据现实主义理论积极调整对华政策。新政策集理性现实主义和悲观现实主义于一体,呈现出明显的两面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动态的平衡点,是美国对华新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崛起,美国对华政策中理性现实主义与悲观现实主义之间的矛盾可能出现发展的趋势,对华政策的波动性和反复性也可能表现得较目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认同政治:一个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同政治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选择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作为案例,分析和考察认同政治在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揭示这一政策失败背后美国方面所存在着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