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政府主导型的企业并购,存在着种种不规范,引起了与此相关的各个方面利益的变动,利益的变动和调整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我国的企业并购中,所涉及的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和企业。政府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共同体,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甚至同一级政府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从而它们具有独特的行为特征,而作为本应成为并购主体的企业却处于一种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这种并购方式的矛盾和弊端严重阻碍和限制了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存量资源的再配置或由于产权虚置而流…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律中的立法语言不规范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在词汇、语言和逻辑方面均有明显的不良表现。立法语言不规范必然影响法律的效力和法治化的进程 ,应当引起有关机关的重视 ,通过采取立法语言审查等措施 ,从而实现立法语言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宋敬湧 《工会论坛》2008,14(5):33-34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经过细致分析,应当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寻找原因,以寻求规范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办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由其超越民商法“意思自治”的规定性以及规范政府行为的特质所决定,经济法与政府的经济行为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而经济法视域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就必然被赋予经济法的特殊意义。同时,我国相异于西方国家的特定本土资源也决定了我国经济法这一具有高度回应性的法律在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时必然呈现其特有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5.
<正>一种社会秩序的形成,在大传统视野中每每被视为由国法一统地缔造和结构的,但事实上,凡规范存在之处,就必然存在着与规范相应的秩序。可以说,人类的所有规范,都是为有效地安排人们的交往行为所准备的,或者是为了给人们有序地交往所准备的。规范自类型学上讲,大体上可以一分为三:其一是行动的规范,即通过人们之间相互模仿、世代沿袭所形成的规范。在此种规范面前,行为与规范之间大体是合二为一的,规范、行为、秩序也大体是三位一体的,规范的理想模式和实践模式是不分彼此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原生的规范类型,也是一种原生的秩序类型。在语言文字不  相似文献   

6.
文萃     
国家将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据劳动部信息,我国将于近期实行失业调控新政策。国家将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建立企业裁员申报制度,对于企业不合法的裁员,劳动部门将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处理。在新的调控政策中,对于企业一个时期内集中的、大规模的裁员,政府有关部门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7.
把国有小型企业改造成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重要形式,前几年,推进股份合作制一哄而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该文对我省改制企业出现的不规范现象进行了总结,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运行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股份合作制企业制度的内在缺陷,提出不规范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企业制度的内在缺陷以及对缺陷的认识不足造成的。该文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规范改制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把国有小型企业改造成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重要形式,前几年,推进股份合作制一哄而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该文对我省改制企业出现的不规范现象进行了总结,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运行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股份合作制企业制度的内在缺陷。提出不规范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企业制度的内在缺陷以及对缺陷的认识不足造成的。该文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规范改制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学术界对行政行为违法性的不同观点 ,指出了现有各种观点的局限性 ,阐述了作者对行政行为违法性的见解 ,认为违法行政的违法性不仅表现为行政主体实施的管理行为违反了法律规范 ,而且还意味着这种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必然引起一定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经营离不开劳动用工,国家为了规范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释。由于一些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不高,造成了在劳动用工问题上的错误认识,严重损害了员工和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业绩考评体系是影响现实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规则。对不规范诉讼行为的惩治是业绩考评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虽然不同的机关(部门)对某些不规范刑事诉讼行为关注的重点和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业绩考评体系中不仅采用列举方式对不规范刑事诉讼行为进行了规定,而且将不规范刑事诉讼行为按照严重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并且一致对这些不规范刑事诉讼行为持否定态度。这充分说明了司法实践对不规范刑事诉讼行为的认识程度。业绩考评体系中对不规范刑事诉讼行为规制的尝试,也为刑事程序法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市场化建立在完全契约和交易成本比较优势的前提假设上,但实践中,由于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信息不对称、第三方不可证实、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公共服务市场化所赖以存在的前提假设并不必然成立,不完全契约和交易成本的非比较优势使得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着失灵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募捐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募捐对灾难救助和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在涉及慈善事业领域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社会募捐行为缺乏规制,对募捐行为性质及法律关系认识不清,对募捐款物的所有权归属界定不明,进而产生了募捐主体不规范、行为监管不透明及乱摊派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垄断是指某些企业以价格安排、独家经销、划分市场、集体抵制、兼并等反竞争的手段,独占生产和市场。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在我国,由于近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竟争机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应地,竞争的衍生物—垄断也便应运而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种特殊的不正当竟争行为。我国目前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但是对垄断行为的规定却甚少,由于立法滞后,各种垄断行为的出现和泛滥以得到有效的制止和改观,从而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稳健运…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公正这一概念的理解应为"给人以应得"。市场经济不必然带来社会公正;政府的公共性特征使得其在维护社会公正中责无旁贷。这种责任体现在树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推进制度公正以及管理行为的公正。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技产业同社会企业一样,具有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义务,随着校企改制的不断深入,高校企业的设立、合并、分立以及整体资产转入等经济行为,必然带来企业性质的根本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认真领会税收政策,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特点认真做好税收筹划,用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用法律手段规范企业行为的含义 用法律手段规范企业行为,如果望文生义,会理解为对企业实行法律管制。其实,法律意义上的规范行为就是用法律调整人们的行为。这种调整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法律赋予各类主体以权利,也可以看作是用法律手段保护这些主体的利益:二是以法律明确各类主体的义务。如果将规范企业行为理解为对企业实行管  相似文献   

18.
努力让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对司法机关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全面规范和改进侦查行为的重要目标。然而,诸如"张氏叔侄案"中不合法甚至不合理的侦查行为不仅不能使民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且还会加速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和社会道德的沦丧。我们应坚持不违法秩之形成、不违正义之实现、不违人权之基准和不伤害等原则,重新审视一些侦查行为,从而构建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伦理评价体系,以增强民众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目前中央与地方的制度安排,地方官员具有明显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在短期内显示经济政绩”的动力,也使得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地方发展利益,必然对地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产生阻力。  相似文献   

20.
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注会)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精髓与核心要求。注会行业出现的种种违反法律与行业规范的行为败坏了企业的市场信誉,也使得自己的声誉毁损。二者的诚信建设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同一路径的两个方面。企业的振兴是注会诚信与企业诚信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