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文化做为一种对物理学本质认识的途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对牛顿物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哲学基础及文化现象进行反思,是认识牛顿物理学本质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物理学一直以来是科学的典范学科,因而,对物理的文化反思不仅有利于认识牛顿物理学理论的本质,还有利于理解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岳玉荣 《人民论坛》2011,(11):206-207
物理文化做为一种对物理学本质认识的途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对牛顿物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哲学基础及文化现象进行反思,是认识牛顿物理学本质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物理学一直以来是科学的典范学科,因而,对物理的文化反思不仅有利于认识牛顿物理学理论的本质,还有利于理解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个中学生,学哲学到底有没有用?对此,笔者既不想作简单地肯定,也不愿作武断地否定,而是试图通过对牛顿晚年悲剧的哲学原因的分析,为青年朋友们提供一点或许有借鉴意义的东西。依萨克·牛顿(1642—1727),是人类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之一。他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表达形式终于从罗列零散的知识发展到建立理论体系,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形态(简称理论自然科学)。近代牛顿力学的产生就标明了这一点。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说明了人们的科学认识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有了一个巨大的进展。这种理论自然科学由于其构造的特殊性而在以后的发展中表现出了特有的发展的逻辑(即合理性或规律性)。本文试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浅谈科学理论基础在科学理论体系及其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翻开自然科学史册,我们清楚地看到,从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发明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把人类的视野扩展到“新宇宙”,到近代牛顿利用三棱镜将白光复合体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份——一个扇形的光谱,直到现代丁肇中用“佩特拉”正负电子碰撞机观察胶子喷注现象,无数科学事实都证明了认识工具给人类认识活动带来的深刻影响。科学技  相似文献   

6.
洪眉  贺安华 《前沿》2012,(21):54-56
人的实践活动,受其哲学图景的制约.本文以光学史上有名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为引子,分析了牛顿之所以坚持粒子说是因为原子论束缚了他的思维,使他未能完成对光本质的全面认识.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原子论对牛顿的影响还体现在他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及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原子论对牛顿在科学实践中多方面影响的具体分析,文章试图说明哲学思想对科学家实践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科学家的兴趣点、人们的思维方式、对相关事实判断的方法;只有当他们依据这种哲学图景从事科学活动进入僵局时,他们才有可能转向这些在传统上认为是哲学问题的元理论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哲学流派,积极吸取古今中外哲学中的科学成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促进自然科学的最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古往今来的人类思想史上,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潮在其生命进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被误解或扭曲,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从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对它的评说是众说纷纭:神化、丑化、魔化、教条、僵化、怀疑、实用,等等。凡此种种,都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被人误解、歪曲,甚至抛弃。因此,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校政治理论教员的责任。结合教学,笔者今年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简明教程》一书。  相似文献   

8.
60年代读中学的时候,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第一次读到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那则著名的苹果故事。书上说,一天牛顿躺在苹果树下,恰好有一颗苹果落下来,“它为什么会从树上落到地下?”牛顿由此深思下去,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读到这个故事时感到非常新奇,同时也感到牛顿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居然能从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然的或者说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开掘出如此伟大的物理学定律,推动人类文明飞跃,“牛顿真伟大!”1965年,由林彪作序的“红宝书”业已出版,学语录立竿见影运动渐入佳境。于是,一本反映这一时尚、描写一位英雄诞生过…  相似文献   

9.
周密  龚建平 《求索》2012,(1):88-89,66
嫁接"文化"与"科学"这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内在理路,体现出二者之间耦合的独特地位。从科学向度探求带来了当代文化与科学的变革契机,本文从科学史脉、科学知识、文化现代性与科学哲学的四维向度出发研究文化内涵的特征与诉求。从文化的价值诉求预设出发审视和研究人类现实生存世界和科学知识世界,从而勾勒人类文化与科学融摄的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10.
人类即将跨人21世纪,科技革命更加猛烈地冲击着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科学发展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人类前途。因此,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广阔的视野对科学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哲学反思。审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关注科学哲学对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影响。一、对科学的哲学反思17世纪产生的牛顿力学是历史上第一个最完整。最富有成果的科学理论。在哥白尼──牛顿科学革命之后,科学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康德哲学是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的发端。康德…  相似文献   

11.
有人担心,倡导敬畏自然的观点,会导致无所作为、反科学,甚至会走向宗教,因此,人类无需敬畏自然。这种担心固然有其道理,但它误解了敬畏自然的根本含义,从而走向了无需敬畏自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实践观的经典模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凡认识必须以实践为中介。这个认识中介论的科学背景是以牛顿力学为基核的近代科学范式。但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起的现代自然科学革命,则动摇了经典实践模型的根基,出现了新的实践观,这种实践观把实践作为认识对象纳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三只苹果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第一只是伊甸园中亚当与夏娃偷食的禁果,第二只是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而第三只苹果的主人2011#-10月5日离开了人间,他就是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  相似文献   

14.
沈毅 《观察与思考》2004,(19):42-45
<正>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与何种意义上摆脱“自我”。——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他在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贡献上是无可匹敌的,他在生前就被公认为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在二十世纪初的15年中,他提出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最先断言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对空间、时间和引力都赋予完整的新概念,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的物理学先进,他  相似文献   

15.
《干部人事月报》2013,(12):94-94
提出“心力管理”模式的江苏企业家刘鹏凯,在讲到企业问题管理时曾说过一个牛顿寻针的故事:大科学家牛顿在一次实验中故意将一枚针掉在地上,让学生们回答怎样寻找。一名学生说:蹲下身子,仔细寻找;另一名学生说,把所有的灯关掉,然后只开一盏灯,逆着光的方向在地面上观察反光现象,发现针的位置;还有一位学生说,用一块强磁铁在地面上划拉,总会找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他的科学世界观和历史观形成以后,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做了严格的规定,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论断。他认为,对人的本质进行分析应该紧紧把握住四个重要的原则。第一,要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来观察人、认识人。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唯心主义是从抽象的原则出发,从主观设想出发来认识和理解人的。唯物主义则是从客观存在的现实的人出发,按人的本来面目来观察人、认识人的。马克思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此伏彼起。我认为,马克思的整个体系恢弘庞大,科学、严密,大部分争论或所谓的发展只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误解,尽管我十分敬佩争论者们探索创新的勇气。因此,本人不揣浅薄,谈一点自己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求教于经济学界的前辈和同仁。一、物化劳动并不创造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重性出发,创造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指出:一、价值是商品经济中特有的历史范畴,它以交换价值的形式反映了独立的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劳动。然而,一般来讲,对"劳动"一词至少存在三…  相似文献   

19.
一、刑侦观察能力的基本含义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主动的和系统的高级形式的知觉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观察能力或观察力,是人类个体从事多种活动,尤其是各种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条件。有的人从人类认识活动中个体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出发,认为这种心理条件是构成个体智力的要素之一,并将其称作观察力。而有人则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出发,认为这种心理条件是构成个体个性的要素之一,并将其称作观察能力。从对这种心理条件的不同理解中可以看出,前者强调了它对于智力的重要性,而后者则突显了它对能力的重…  相似文献   

20.
对信任赖以存在的思想根据进行理论阐释,有利于深化人们对信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信任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据,从本体论角度出发,信任形成的前提是人类对"同一性"的承认与追求;从生存论视角出发,信任的形成源于人类在个体的孤独存在状态中的必然选择;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信任的形成与人类自我的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