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董欢 《求实》2007,1(8):4-6
实现社会公正,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之一,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研究、梳理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公正的思想,从树立基本理念、建立基本原则、健全具体制度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正理论的核心,党中央在不同时期适时地提出了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从多角度详细阐述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建共享是推进社会公正、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进而对从共同富裕到共建共享的逻辑演变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以期顺利推进社会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著作里没有直接论述社会公正理论,但在很多文字里却蕴涵着马克思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体现着他的社会公正思想,如社会公正基本观念、社会公正基本原则、社会公正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小媚 《党史文苑》2008,(9):45-46,56
马克思在著作里没有直接论述社会公正理论,但在很多文字里却蕴涵着马克思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体现着他的社会公正思想,如社会公正基本观念、社会公正基本原则、社会公正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促进和维护社会公正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和维护社会公正,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为指导,紧紧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和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方法;要通过发展来助推公平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余发良 《党史文苑》2009,(11):39-41,46
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贯的价值取向,它源于对传统民众心态的继承与扬弃,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与发展,源于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现实国情的准确把握。这一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财富的公平公正分配是核心,平均主义不具有公平性,公平公正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实现的基本路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前提,教育机会均等是基础.先富后富是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追寻社会公正的发展过程,力求准确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公平思想,提出树立正确的社会公正观念;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正的实现状况,论述了社会公正的作用;通过剖析社会公正问题在我国社会凸显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促进社会公正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公正问题,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并努力推进社会公正实践,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公正思想。他认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前提条件,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所在,男女平等享有社会权利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尺度,反对平均主义与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和享用。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资源公正配置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它有助于维护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合理和保证社会流动的顺畅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选择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普及国民待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和享用。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社会资源公正配置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它有助于维护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合理,保证社会流动的顺畅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选择必须体现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普及国民待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数字社会的讨论常存在"正负效应论",即以二分的方式评判数字社会的现状和未来,但往往模糊了对数字社会作为一种结构性力量的多元效应的讨论。对数字社会负效应的揭示,常将"算法控制""全景敞视主义"等看作数字社会的整体特征,同样不利于认识数字社会的复杂性。思考数字社会之特征与趋势的重要路径是:摒弃"正负效应论",将数字社会看作一种进行中的开放性力量和机遇,并探究数字社会多元效应得以发生的条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于咏华 《学习论坛》2008,(12):63-67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就其内部构成来看,它是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基本要素有机综合的系统整体.这一系统整体同样具有层次性,如果把作为"母系统"存在的社会称为总体社会的话,那么体现社会主体(人)及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社会"子系统",就可以称为主体社会.在主体社会的视域中,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人,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内容宽泛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来看,保障人的基本权益,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切入点.因此,在主体社会的语境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重点是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任务是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分化与整合语境中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咏华 《学习论坛》2007,23(2):63-66
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分化意味着既定和谐的打破或社会矛盾对立性的增强;整合意味着新和谐的建立或社会矛盾的协调和统一。在社会分化及整合的语境中,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各种社会矛盾关系和谐或相对统一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着力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上符合中国实际的独创性设计。小康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注点和社会性质有所不同,但二者又互相关联。小康社会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参照系,二者同为中国特色的锻造。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为回应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根据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的社会结构是以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平衡和共同发展为其核心理念。文章从结构主义的视角论述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的社会分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不合理化的表现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形成这种社会分层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了遏制这种不合理社会分层趋势、构建和谐社会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韩升  谢丽威 《学习论坛》2006,22(6):21-23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像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试论生态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在生态文明社会里,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文明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全面性,经济运行的和谐性,社会福利的合理性,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陈蓉 《实事求是》2004,(6):12-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健全工作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城乡社会断裂的发生逻辑及其和谐政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财政的视角探讨了城乡社会断裂的发生逻辑,认为重城轻乡、挖乡补城的二元财政政策是造成断裂的主要原因。就和谐城乡社会的政策,笔者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转变乡级政府职能,都属于治标之策,而保证农民在财政政策中的话语权,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财政支持力度,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取决于政府管理体制上的安排,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行政作保障,而和谐政务则要求政府必须在社会治理方面有所创新.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既是现代政府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