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宾格勒和施韦泽的文化危机理论存在明显差异:在文化衰落之根源上,前者认为是文化有机体的自然衰亡使然,后者认为是文化的伦理本质丧失所致;在文化危机之后的走向上,前者认为凋敝是文化的宿命,后者认为文化可以从危机中实现涅槃重生;前者认为各种文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单位,后者认为诸文化是文化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部分;前者认为服膺文化有机体衰亡命运的主体实践是消极的,后者认为主体实践是文化重建和涅槃的关键。总之,这些差异反映了他们文化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试论彝族的起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彝族起源问题,是彝族研究中迄今尚无定论的重大问题之一。有同志认为;“云南之为彝族的起源地是丝毫没有问题的。”但更多的同志则认为彝族是外地迁到云南来的:有东来说,认为彝族与古代楚国有关,是楚将庄蹻进军西南时迁来的;有西来说,认为彝族来自西藏,甚或认为来源于欧洲的雅利安人;有北来说,认为“彝族渊源出自古代羌人”,是河湟或赐支河首羌人的南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观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政府服务观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政府服务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观"中国化历史递嬗演进的理论和实践结晶。毛泽东认为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邓小平认为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认为执政就是服务,胡锦涛认为要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他们的政府服务观理论与实践都留下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人事改革的关键当前人事工作方面改革的关键、重点或中心环节是什么呢?有多种不同的意见。例如有的同志认为人才使用制度是重点;有的认为培训、考察、使用、监督是重点群;有的认为聘任制或考任制是重点;有的认为领导干部是重点;有的认为改革观念是重点;有的认为管理制度是重点;也有认为体制是重点。这些不同意见反映了人事工作的各个有关环节都具有重要性,也反映了看问题的角度的多样性。更反映了人事工作改革的艰  相似文献   

5.
调查显示,中国人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日本人认为企业存在是为了生产质量最好的商品,而“以国为家”的韩国人则认为企业是国家发展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我们在中山大学进行了一次调查。这里谈谈其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交往有广度,但缺乏深度。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应该广交朋友的占52.3%;认为只交几个知心朋友的占21.8%;认为只与同乡交朋友的占1.3%;认为有无朋友都无所谓的占24.6%。这说明大  相似文献   

7.
香港青年的形象在内地青年的心目中是形形色色的,有人认为他们是生活优裕,自由自在的摩登骄子;有人认为他们是随心所欲,放荡不羁的新潮骑士;有人认为他们是终日劳碌,身不由己的挣钱机器;有人认为他们是忍气吞声,人格低下的资本奴隶;有人认为他们是胡作非为,五毒俱全的社会败类……。无论所抱印象准确与否,人们的确是以此来决定对香港青年的好恶的。笔者曾在内地居住多年,对此并无异感。后来转至香港生活,与各阶层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主义重视对人的研究。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只有结合为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生产。而人本主义大都把人看作自然的人,认为人与自然界没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并不因此而否认人也是自然的存在物,而是认为,只有在  相似文献   

9.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指出,要使国有企业从根本上摆脱困境,首先必须弄清楚国有企业包括大中型企业的困境何在,它们的困境是怎样造成的,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不佳,有人认为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良,有人认为是国有企业的结构不妥,还有人认为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不善,等等。“诊断”不同,开出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WTO,对于相关行业受到的影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机遇大于挑战,有人认为挑战大于机遇,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中国入世所带来的最大危险不是挑战,而是丧失发展机遇被边缘化,被世界的主流抛在外面。 鲁志强认为,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11.
(一) 认为中国哲学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具有伦理化的特征。(二) 认为最根本的特点,是与朴素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朴素辩证法的传统。(三) 认为系统论思想是一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方面国外舆论认为中国外交变得越来越强硬,而另一方面国内舆论反而认为中国外交太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我国外交在服务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成绩显著。不过近年来,一方面国外舆论认为中国外交变得越来越强硬,而另一方面国内舆论反而认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收容审查(简称“收审”)是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尤其是对付流窜犯罪的重要手段,它对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收审至今没有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因此,社会各界对其认识不一,有的认为应该取消,有的认为维持现状,有的认为应该立法。笔者认为,在社会治安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取消收审,公安机关就失去了一种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近年来,社会上对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问题开展了讨论。国内社会科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有的同志认为,社会科学不是生产力,还有的同志认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是生产力。认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的主要观点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是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社会工程技术在内的大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吸收和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与民族问题内涵有关的学术观点较多,有人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有人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主问题。我个人认为:民族问题属于国家建设问题,它的核心是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家权威女性调查机构的调查发现,近95%的职业女性都承受各种压力,其中,认为压力"很大"的占15%,认为压力"比较大"的占43%。有31%的女性认为自己的压力大过男性。有58%的女性认为她们承受的压力"永无休止"。其中28%的女人在为"不能适应越来越烈的社会竞争"担惊受怕,这些压力正是当代职业女性的心腹大患。  相似文献   

17.
艾伦·梅克森斯·伍德认为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她从三个维度批判了技术决定论:从阶级和历史维度,伍德认为技术决定论否定阶级的存在,忽视对具体社会的特殊性分析,主张超历史的和普遍的历史观,认为技术革新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从资本主义维度,伍德认为资本主义本身是反技术的,技术的发展会加剧自身的特殊矛盾;从社会主义维度,伍德认为社会主义追求的不是技术决定论意义上的阶级消亡和生产主义,而是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生产者的自由联合体。  相似文献   

18.
2019新春之际,公众对农村新风尚有哪些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重要发现】公众普遍感受到农民呈现出新面貌。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和创新创业三方面的提升,是农业户籍受访者认为农民最突出的变化。城镇户籍受访者认为农民最突出的变化是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收入渠道的拓宽。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村干部的风貌变化最为明显,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农村的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财政科学属性问题,早有三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财政科学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种认为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一种认为既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也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有两重性。我赞成第三种意见。我认为第一种观点过分强调国家意志,忽视经济规律,易犯主观主义错误;第二种观点一味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性,易犯客观主义错误。二者都是由于对财政科学的本质与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 财政作为一门科学,既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又属于经济基础范畴。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经济  相似文献   

20.
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1)认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没有过时,仍有重大意义。(《共运资料选译》1982年第3期第2页)(2)认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教条化。艾伦·亨特提出必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为“经济决定论”,即不能“认为经济包藏着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不能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