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北京市1995~2000年户籍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了人口学特征以及区域、产业、行业结构特征分析,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新思路,探讨首都未来迁移流动人口的流向与分布趋势,阐述了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必将影响首都人口的规模及再分布.  相似文献   

2.
李文增 《求知》2015,(2):49-51
据财新网报道,2014年2月25日、26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考察后,对北京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五点要求。其中前两点要求主要围绕北京的首都功能:一是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二是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有效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人口均衡分布。笔者认为,习总书记对北京的发展和管理提出的要求,不仅是对北京来说的,也是对京津冀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城市规划视角,特别是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出发,判断北京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从而对北京流动人口增长趋势作出判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加强区域协作,引导人口在区域的合理分布;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控制流动人口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一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突出效率兼顾公平为基点的“适度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一本世纪初以注重公平为重点的“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发展政策的选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的首都经济(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城市问题的比较一般来说,首都城市发展相对较快,人口增长,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增长迅速,以及地域经济的集中度较高,导致交通拥挤,公共设施紧张,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都市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历史性首都还是专门兴建的新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着“都市病”的困扰。1.人口膨胀首都城市人口数量快速膨胀是非常明显的特征,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除了较高的人D自然增长率外,更多的外地人口涌入首都。东京1890年人口115万,1989年增长到1164.9万,100年中增长约10倍。汉城1960年人口240万,…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是由不同的发展战略取向造成的.虽然目前对北京市的发展战略还存在一些争论,但发展"首都经济"的思路已经明确.发展"首都经济"与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定位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北京经济的发展不仅是解决自身问题的需要,而且对区域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战略是决定城市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国城市科学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本文从城市发展战略的区域级次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的需求性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的效益性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等方面 ,提出了深化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思维与设想。  相似文献   

8.
刘天亮 《求知》2006,(8):38-39
天津滨海新区在12年的时间里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20.6%的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区域功能不断完善,在京津冀、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从一个城市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布局的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区域职能。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陈玉贵 《求知》2005,(12):33-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这标志着滨海新区已由城市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也给大港今后一个时期实现更大更快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素霞  蒋同明 《学理论》2008,(12):41-44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北京市城区人口密度与近郊区人口密度的比作为反映人口分布的指标,通过对城近郊区人口密度及其变动与经济发展、城市交通、人均居住面积、绿地面积等因素的相关分析,阐明了人口分布变动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人均居住面积、绿地面积等因素是通过经济变量作用于人口因素,或人口因素通过经济变量作用于其他。最后,本文利用城近郊人口密度梯度与GDP的logistic曲线估计,对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农村流动人口群体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入到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收入成为影响其医疗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与其对城市医疗服务使用和消费支出的相关关系都不显著,年龄和家庭的特殊结构以及广泛地缺乏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保护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反映出农村流动人口在医疗资源分配与社会权利享有上的不平等状态。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和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深入研究其人口集聚、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城市群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从构成城市群的主要人口要素出发,选取反映城市群人口特征的若干主要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群人口特征进行空间分类研究,发现中国19个主要城市群按照其主要人口特征可明显分为五个人口类别,各类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一类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3个城市群,特征是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城市化水平高;第二类城市群包括成渝、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山东半岛、北部湾、关中平原6个城市群,特征是人口增长率高、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合理;第三类城市群包括中原、哈长、山西中部、滇中、辽中南5个城市群,特征是人口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不高;第四类城市群包括兰西、黔中2个城市群,其特征是人口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第五类城市群包括天山北坡、呼包鄂榆、宁夏沿黄3个城市群,其特征是人口规模小、密度低、空间分布欠合理。在促进城市群发展的政策方面应进行差异化人口政策引导,在优化人口发展的侧重点和具体策略方面应有针对性区别施策。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约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1/3,对城市消费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研究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发现近年来流动人口呈现出的家庭化流动趋势愈加突出,而与全国相比,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化规模呈现"小型化"特征,随迁子女比例少但随迁老人比例高;同时发现,家庭化的扩展不仅为流入地增加了劳动力供给,而且显著增加了家庭的消费支出,刺激了流入地的消费经济,有利于扩大城市内需,保持长期的经济发展活力。基于发现与分析,可从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提出若干适应流动人口家庭化阶段特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卫星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北京市来说,加快京郊卫星城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实现产业链深度整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为此,北京市总体规划确立的城镇体系布局,是建立市区、卫星城、中心镇和建制镇的四级城镇体系。本对北京卫星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发展卫星城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四、国际竞争力的差距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是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是城市对全球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吸引能力。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城市信息化水平、科技实力、国际交通能力和经济开放度的高低。在这些方面 ,北京国际交通能力较低 ,其他几方面的基础条件与发达国家接近。(一 )信息化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资料显示 ,2 0世纪 80年代前后 ,以纽约为首的几个全球性世界城市正是通过电信技术的革新 ,使信息活动得以集中化 ,从而使得在一个特定城市的中心区协调和控制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成为可能。例如纽约 ,至 1 984年 ,美国有 1 /3的…  相似文献   

17.
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治理研究——对上海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人口、房地产、城市规划等经济社会数据的分析可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已出现了经济、社会和人口等空间结构演变趋势。大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使得居住分异现象日益显现,社会公平性问题开始突出,加大城市空间资源整合日益重要。维持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与空间匹配之间的有效平衡,需要从更高的社会经济制度层面上思考城市如何治理。因此,建立法治社会,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房地产投资的引导与控制,推进市民利益维护机制建设,制定合理的人口战略等城市空间调控政策迫切需要出台。在"和谐社会"治国理念下,城市空间治理将日益重要,因此,需通过对大量城市的实证研究,总结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机制、趋势、效应,并对比中外城市空间演化的差异,反思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治理架构,并以此规范人口流动、提高城市化质量、消除城市社区隔离、规范住宅房地产发展、保障弱势群体空间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8.
发展人口化事业的目的是在更高层次上从人们的道德观念、心理卫生、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明程度上解决人口问题。这一历史任务极其艰巨,必须注意把握人口化的本质特征、培育人口化优质品格。人口化学是对具有时代特征的人口化现象、特征及其发展的研究,其内容包括基本范畴界定、研究角度选择、研究思路和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是北京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的重要城市发展战略,是首都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7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