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小生活在靖西县的一个边陲小镇上,距越南边境只有2公里。自从12岁第一次离开妈妈到外地读书,到1988年调动工作,至今已有24年了。爱好旅游和美食的我,闲暇之余,走遍了中国很多地方,也品尝了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也许是从小一直酷爱妈妈做的小吃的味道的缘故,或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不管多忙,每年都要多抽空回老家几趟,在看望妈妈的同时,还可以吃妈妈做的小吃解馋。  相似文献   

2.
<正>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望大陆》于右任的这首《望大陆》,表达了于老先生渴望叶落归根,回到大陆故乡,渴望祖国统一,却又无能为力的矛盾而深厚的情感。而这何尝不是我的父亲陈景山——  相似文献   

3.
情儿时,我是枕着父亲的臂弯、依在父亲的怀抱里长大的,伴随我告别无数个春日冬夜的是父亲口中的童年往事、家乡的生活经历。故乡亲人的肖像随着父亲的描述,在我的脑海中定格;宝岛台湾美丽的海、故乡的云、绿色的田野、父亲的外婆家,一幕幕温馨美好的情景深深镌刻在我的心灵。40年的憧憬,多少次的梦回,使我陷入了思维的误区,想着梦中的情景,不愿睁开双眼。我梦见了自己和父亲一起回到故乡,我渴望记忆的河流继续向前流淌。然而,梦想只能用来憧憬,带来的是更加深切的渴望。唉!我和父亲得了同一种病———思乡病。正如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乡愁…  相似文献   

4.
《上海支部生活》2012,(7):57-57
都说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故乡,而我的舌尖记忆当然少不了我的“故乡”——厦门。今年5月,因着毕业十年聚会的缘故,我得以重返厦门。去之前就想好,这趟厦门之旅是休闲之旅,吃货之旅。蛤蜊煎、南普陀素饼、鼓浪屿馅饼、黄金香肉松,还有好吃的南方水果,一定要尝个遍。对于这些美食的想念和渴望,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美味,更因为附着于它们身上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家乡特色菜     
贵州人爱吃一道菜,叫折耳根,学名应该叫蕺菜,也叫鱼腥草,本来是一味药材,但贵州人把它凉拌生吃,或作火锅的底料,吃起来很来劲。我曾经听贵州人说,贵州人不管走到哪儿,只要见到折耳根,就亲切,就嘴馋。 这使我想起那些海外赤子们对自己家乡小吃的感情,在他们美好的回忆里,故乡好吃的东西当然是不止于小吃的。 人的口味其实早在小时候就基本确定下来了,孩提时候喜欢吃  相似文献   

6.
儿时的记忆,总是与香甜可口的吃食紧紧地相连。去年,在桃红柳绿、飞花点翠的美好季节,我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好好地享受了一次渴望已久的享誉全国的中华美食——羊肉泡馍,圆了一次儿时的美梦。  相似文献   

7.
律师信箱     
我能起诉名星小吃城吗?编辑同志:去年9月,我给名星小吃城送了十几次干菜,总价值计1200多元。当月17日,我到该小吃城结帐时,对方支付货款200多元,剩余1000元让其员工刘某打一欠条,未加盖公章。之后,我多次催要,该小吃城以没有刘某这个人、所打欠条没有其单位公章为由,拒不还款。我又找刘某,但刘某下落不明。请问,我能到法院起诉该小吃城吗?读者张森张森读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你如果起诉该小吃城,就应提供该小吃城拖欠货款的证据,而欠条是刘某个人所  相似文献   

8.
黄幸 《台声》2002,(4):11-11
台湾“二·二八”反对国民党暴政的爱国民主运动,爆发到现在已有55年了。对我们这些曾参加过“二·二八”斗争的人来说,故乡的问题一直未解决,犹有壮志未酬之感。我常用“不忘初衷,与时俱进”这两句话来鞭策自己,期望在人生残年的宝贵时光里,还能为故乡做一点事。“二·二八”发生时,我是台大机械系学生。台湾光复,我们怀着一种“弃儿渴望母爱”的心情欢迎了“来自祖国的亲人”,但我们彻底失望了。台湾人民对国民党一年多来腐败统治的不满,全面爆发。其矛头指向国民党的贪官污吏、只顾填满私囊的接收官员、抢劫闹事的军警等,提…  相似文献   

9.
吕正 《今日广西》2010,(11):21-22
什么是真正的上海本地小吃?这还真是个让人犯难的问题。小笼包、生煎、锅贴、鸡粥、汤圆、春卷……这些上海人自己心里想得出.可以冠名为“本地小吃”的食物无一不是异乡出身。但我可以保证,除了名字,大部分食物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味道。在上海.你也可以在大酒店、高级饭店的餐牌上找到本地小吃的身影,但那种味道多半不“正宗”.因为它们没有日常积攒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0.
孕肓创作     
《中国残疾人》2008,(6):71-71
我渴望同情。我渴望帮助。光感也没有的盲人。但是我清醒:我首先是人格完全的人,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我应该给人以帮助,给人以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从小我就渴望上学 我193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有3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我家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加影锡米山区的橡胶园里,全家人都在橡胶园工作。10岁那年,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开始在橡胶园里工作,十分辛苦而且非常枯燥。正因如此,我渴望上学,渴望有同伴。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故乡离井冈山不远,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内陆小城,依山傍水,赣江从城中央流过,养育了沿岸的祖祖辈辈。长大后,每次回到故乡,我都要去江边走走,那里是我记忆的源头,也见证了这个小城不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正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出的小吃有100多种。把众多小吃"打包"做成一个项目,整体列入,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足见沙县小吃的影响力。当然,沙县小吃远不止于名录上所列的这些,据统计有200多种。品尝沙县小吃时,我总以为,小吃不是沙县独有,将小吃打造成一个产业,却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游海南     
何宝安 《今日海南》2009,(12):45-45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这是孙犁先生的一句诗。我虽然还未到晚途,但我也与先生一样,常念叨我的故乡,梦里每每迷失在故乡的路上。  相似文献   

15.
一位台胞的心声王清文思念是一串数不完的日子,正象秋天的落叶,纷纷飘飞的是凝结的渴望当季节凄清又繁荣.有莺飞草长。故乡的呼唤.朦胧中渐进,晃如洁白月光.于美丽的夜晚,照彻无眠的故事。一位台胞的心声@王清文...  相似文献   

16.
夏邑县对台办主任殷召友是我的良师益友。我1988年4月12日首次返故乡河南夏邑探亲,蒙县台办主任殷召友先生在百忙中热诚接待,无微不至地照顾,使我深深感到祖国政府对台胞的仁慈,深深感到故乡人情的温暖,深深感到故乡泥土的芳香。由于殷主任对我的赤诚关爱,我...  相似文献   

17.
申荣彬 《台声》2023,(1):100-103
<正>孩子!你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虽然已回故乡两次,一次是8个月大时,一次是1岁半时,所以你不可能对故乡有印象。现在我回故乡办理证件,便把在你记忆里还无法留下印象的故乡写信告诉你。我把这封信寄给未来的你——你沿着人生的轨迹向前走着,这封信就寄存在你人生的必经之路上,突然有一天你看见它时,你站在未来的人生里便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故乡。——题记  相似文献   

18.
三访毛里求斯散记刘新粦今年初,我第三次回到我的第二故乡毛里求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令我感触良多。超级市场对华人的冲击1986年我第一次回到第二故乡的时候,整个毛里求斯共和国只有一间大型现代化超级市场(店主人是白人)。它坐落在毛国第二大(也有人认为是第三...  相似文献   

19.
叶昊 《台声》2013,(7):100-101
我盼望,姥爷能和我一起回到故乡花莲,站在肥沃的土地上,吹着潮热的海风,呼吸着故乡味道的空气  相似文献   

20.
家书     
展开父亲写来的家书,如烟的往事像珠子一样洒落在眼前。我勤劳的父亲,在寄托希望和梦想的庄稼地上,一茬一茬地耕耘着。他就是靠着这块贫瘠的土地,抚养我们成长,哺育我们的生命,用最原始的理想渴望上苍的恩泽……当我满含热泪恋恋不舍地告别家乡,远离了父亲无言的叮嘱,带着一腔热血来到南方,心却无时无刻不聆听着故乡的音讯、亲人的牵挂。在南方的天空下,我的身体获得了充足的滋润,但我的情感世界却日渐萎缩。多少日子,我拚命地把青春的汗水兑换成一张张汇票,寄给远方的父亲,以期盼劳累的父亲能感受到游子的一片孝心。父亲却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