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福利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孙中山夫人),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无数中外人士都曾亲身感受到这位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伟大女性的温暖、力量和坚持原则的精神.作为她亲手创办的《中国建设》杂志的工作人员,我们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即宋庆龄诞辰九十一周年纪念日,根据我们国家的决定,一座宋庆龄大理石雕像(参看本期第九页)在她长期工作和战斗过的上海建成揭幕了.在今后的几年、几  相似文献   

2.
《儿童时代》杂志今年三十五岁了。这本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在一九五○年创办的。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儿童时代》像一棵幼苗,在还比较荒芜的大地上破土而出。宋庆龄亲自撰写创刊词,指明:杂志为给儿童提供精神食粮,启发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优秀人才。编辑们遵照宋庆龄的教导,夙兴夜寐,勤奋地为杂志工作。如今这本杂志「长」得健壮、美丽。色彩鲜艳的封面封底,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3.
宋庆龄的传记已有多种版本问世,可是未见以宋庆龄后半生为内容的专著,实为遗憾。可以说,《宋庆龄的的后半生》是应运而生。作者尚明轩是长期从事孙中山、宋庆龄研究的著名学者;另一位作者魏秀堂则是长期在宋庆龄创办的《中国建设》杂志社工作的资深编辑,  相似文献   

4.
今年一月是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作为对她的纪念,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宋庆龄——20世纪的伟大女性》一书。这部记录宋庆龄伟大光荣一生的传记,是由《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名誉总编辑、顾问、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在宋逝世后,以70高龄,历时10年,用英文写成的,并经曾担任过《今日中国》副总编的资深翻译家沈苏儒译成中文。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少研究和介绍宋庆龄生平事迹的书籍,有关宋庆龄的传记作品也相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与孙中山和宋庆龄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与世长辞了,我怀着十分沉痛的崇敬的心情回想起不少往事。记得1951年宋庆龄同志荣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时,我正在我国驻苏大使馆工作.到了第二年的12月25日,宋庆龄同志...  相似文献   

6.
纪念宋庆龄逝世15周年为纪念国家各誉主席宋庆龄逝世15周年,北京、上海等地于会年5月举行了纪念活动,深切缅怀她的光辉业绩。宋庆龄基金会邀请宋庆龄生前好友、在她身边工作过的人员及有关中外专家学者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了题为《宋庆龄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宋庆龄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她的一生曲折坎坷,动人心魄,前半生的事迹为世人传诵,后半生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宋庆龄的后半生》一书,首度集中描写建国后的宋庆龄,带读者体味“国民”后半生的欢欣和快慰,坚忍与执着。从本期开始,本刊选择部分章节连载。  相似文献   

8.
爱泼斯坦系《今日中国》(原《中国建设》)杂志名誉总编辑,与宋庆龄结识并一起工作了40多年。他刚刚完成了宋庆龄的传记,又撰写了这篇文章,以纪念宋庆龄诞辰100周年,原文用英文写作,现译出并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周幼马:宋庆龄好友马海德之子、全国政协委员。自1971年起担任宋庆龄的私人摄影师,在宋庆龄病重期间,他是住在宋庆龄寓所内的唯一的一名摄影师。1981年6月4日,他随同护送宋庆龄骨灰到上海,并参加了宋庆龄的安葬典礼。在宋庆龄逝世三十周年之际,他充满感情地回忆了宋庆龄最后的时刻。  相似文献   

10.
周幼马:宋庆龄好友马海德之子.全国政协委员。自1971年起担任宋庆龄的私人摄影师,在宋庆龄病重期间,他是住在宋庆龄寓所内的唯一的一名摄影师。1981年6月4日,他随同护送宋庆龄骨灰到上海,并参加了宋庆龄的安葬典礼。在宋庆龄逝世三十周年之际,他充满感情地回忆了宋庆龄最后的时刻。  相似文献   

11.
集邮     
宋庆龄(1893年—1981年),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生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邮电部于1993年1月20日发行《宋庆龄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共2枚。  相似文献   

12.
读者表达     
爱心与奉献北京仝读"封面故事"无疑是编者精心策划、精心采编的重头稿件。《宋庆龄和她开创的事业》是一组很耐看的报道,开篇"用爱心奏响和谐旋律",通过对中福会和宋庆龄基金会负责人的采访,把他们敬爱宋庆龄、传承宋庆龄精神的心态和其所从事的工作揉合在一起,奏响了本组报道的主旋律"爱心·奉献"。  相似文献   

13.
刘义忠 《协商论坛》2009,(10):64-64
史良和宋庆龄的关系一直不错,宋庆龄久居上海,史良不逊男儿的巾帼豪情让宋庆龄刮目相看,二人相交甚笃,宋庆龄尊重地称她为“史先生”。  相似文献   

14.
樟树,亦称香樟,是宋庆龄生前喜爱的树木,也是她伟大品格的象征。为了纪念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继承和发展宋庆龄关怀和从事的妇女儿童事业,中国福利会于1985年6月14日,创设了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后改名为宋庆龄樟树奖)。在宋庆龄的榜样感召下,“樟树奖”团结和激励着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妇女儿童事业,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可以说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伟大而瑰丽的婚姻之一。熟悉这段关系的学者都知道,当时,这段婚姻不仅受到孙中山的同志和战友的反对,而且受到宋庆龄父母的反对,一些据此演绎出来的小说、电影以至传记更将此描述得有声有色。然而,有根据的可靠史料实在太少。去年8月,我在日本访问期间,收到高知市民图书馆寄赠的《萱野长知·孙文关系史料集》。该书收集了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写给孙中山的4封英文函件,其中  相似文献   

16.
我于一九四七年夏天从陕西来到上海,参加宋庆龄主持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工作.这一年的八月二十日第一次见到宋庆龄.地点就在中国福利基金会办公室里,那是一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房间,四张写字台把房  相似文献   

17.
李丽娜 《传承》2008,(18):92-93
宋庆龄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患难中与孙中山结为革命夫妻。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还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更是孙中山革命火炬的传递者和捍卫者。宋庆龄对孙中山忠贞不渝的爱情更为世人所崇敬和羡慕,不仅体现了她的爱情观,也折射出宋庆龄的思想道德境界,这也是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很多年前,宋庆龄的好友邓广殷(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二十多年,知道的事很多。尤其在宋庆龄晚年,只有隋家姐妹与她同住,了解很多内情。  相似文献   

19.
宋庆龄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患难中与孙中山结为革命夫妻.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还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更是孙中山革命火炬的传递者和捍卫者.宋庆龄对孙中山忠贞不渝的爱情更为世人所崇敬和羡慕,不仅体现了她的爱情观,也折射出宋庆龄的思想道德境界,这也是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1929年春,中山陵工程已基本竣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成立总理奉安委员会,决定于3月12日为举行奉安大典日期,即孙中山逝世四周年纪念日。因前一年冬雨雪多,迎榇大道未能如期竣工,中常会决定把奉安典礼展期延至5月26日至6月1日举行。5月18日,宋庆龄偕孙科、戴恩赛夫妇赴北京碧云寺,瞻仰孙中山灵柩,22日将遗体重殓,准备南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选派林森、吴铁城、郑洪年等为迎榇大员,各部处派秘书一人及职员若干随行,先赴北京,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恭迎灵榇南下。当时,我在中宣部指导科任代理总干事,主要工作是负责审查报刊的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