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曾经三次到衡阳。其中第二次到衡阳的时间,有说1938年11月底的,有说12月初的。笔者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可以弄清周恩来第一次刊衡阳的确切时问。周恩来第二次到衡阳的路线是:从南岳出发,途经衡阳.前往桂林。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同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于11月25日到28日参加了蒋介石在南岳召集的军事会议。周恩来离开南岳到衡阳,肯定是在南岳军事会议闭幕以后,即28日以  相似文献   

2.
党建锦囊     
1974年6月1日,最后一次离开中南海西花厅 1972年5月,周恩来在一次身体常规检查中发现患了癌症。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数不清的磨难,使他心力交瘁,病情急剧恶化。虽然于1973年3月10日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术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反而日趋恶化,以至血尿不止,有时还形成凝血块堵塞尿道内口,排尿时疼痛难耐。为此,1974年6月1日,周恩来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华国锋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洪文一跃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排在周恩来之后 毛泽东、周恩来对华国锋的工作很满意.1973年8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华国锋和毛泽东、周恩来等坐在主席台第一排.周恩来指定华国锋参加东北、华东、西南三个小组的会议.8月30日,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华国锋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4.
二十、向中央的最后一个请求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即根据周恩来的生前遗愿,向党中央请求:周恩来的骨灰不保留,撤掉。这是有56年党龄的周恩来最后一次向党中央提出的请求。  相似文献   

5.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6,(12):11-16
1972年5月12日,周恩来的保健大夫张佐良在为周恩来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从显微镜高倍放大视野里发现了4个红细胞;三天后,再一次为周恩来复检时,红细胞的数量变为8个!复检是由北京医院进行的,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九个大字。但周恩来一如既往,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顽强抗争着。周恩来顽强地工作到1974年。这时,他的膀胱癌已多次复发,血尿不止。血尿一多时便凝成血块堵塞尿道内口,使得他排尿不畅,异常痛苦。“有时疼得总理在沙发上翻滚。”“他的病已到了再不住院治疗随时就可能由于血尿疼痛引发心脏病而危及他的生命了。”这是1997年张佐良大夫在周恩来生前副卫士长张树迎家中对笔者讲述的。从1974年6月1日起,周恩来不得不告别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西花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住院治疗,从而开始了伟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周恩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在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一生中,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数十年政治生涯中,他也历经风险,屡遇劫难.令人欣慰的是,每次险情,都安然地渡过了.危难显本色,烈火见真金.从周恩来多次遇险与脱险这个侧面,充分显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超人的机智勇敢.下面就回顾一下周恩来的八次遇险与脱险及由此衍生的趣闻轶事和对后人的启迪教育.第一次:1925年6月23日1925年5月30日,上海英国巡捕开枪打死、打伤群众数十人,发生了“五卅”惨案.为了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周恩来与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程潜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会议还决定由周恩来主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1996年8月8日《报刊文摘》头版刊有一则摘自8月1日《广州日报》的消息:《周恩来邓颖超订婚照将公开》.消息还说,由邓颖超在津同学与同事张广煦收藏的这批资料将由其儿子张文藻捐给天津筹建中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其实,凡是了解周恩来、邓颖超两人相识、恋爱和结婚经过的人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俩不可能有订婚照.周恩来和邓颖超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天津相识的.当时,周恩来21岁,邓颖超只有15岁.名字还叫邓文淑.后来,周恩来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逮捕,获释后即去了欧洲.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只是相识和短暂地相处,根本没有,也不可能谈情说爱,也就更谈不上拍什么订婚照了.周恩来旅欧时经常与国内的亲友、同学们通信,而收到他信最多的人就是邓颖超.通信多了,彼此的了解也就加深了.“周恩来主动向邓颖超求爱,并要求尽早得到她的答复”.邓颖超后来回信答复了.因此.他们“是在通信中确定恋爱关系的”.如果这时他俩就算订婚的话,一个在欧洲,一个在天津,怎好拍订婚照呢?1924年周恩来回国到广州投身火热的大革命运动.他于1925年1月趁上海出席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机会托北京代表高君宇当“红娘”捎信给邓颖超,这时,邓颖超也因在天津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遭反动当局通缉.  相似文献   

9.
“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每年的1月8日晚,80多岁的老红军范金标,面对家里中堂上的周恩来画像,深深地三鞠躬,尔后,默默地绕堂三圈,泼洒三杯酒…… 20年过去了,20个“断肠日”,范金标都用这种方式,祭奠周恩来,一次不拉。有一年,他高烧40度,满嘴燎泡,汤水不进,动弹不得,他毅然在老伴和儿子的搀扶下,硬撑着做完了祭奠动作……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26日<书刊报>头版上刊有一篇摘自<科学生活报>的文章--<周恩来八次历险>(以下简称<历险>).该文章虽只是提纲式地记述了周恩来一生中的八次历险,却多处与史实违背.  相似文献   

11.
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透露了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消息.这件事的内幕,因为其影响甚小,所以至今知道的人也不多.蒋介石的本意,不是会见林彪,而是会见毛泽东.早在1938年12月6日,蒋介石在广西桂林约见周恩来时,就曾提出“约毛泽东会谈”.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再次约见周恩来,突然旧话重提.他说,国内问题要弄好,敌人不足惧,问题在国内,想在兰州转西安时,在西安同毛泽东谈谈问题.周恩来与蒋介石会见后,立即将会见情况和蒋要见毛之意电告毛泽东,并果断地建议“毛不 见蒋”.那么对蒋介石的邀请如何作答呢?周恩来提出了三种设想:第一,以林彪代毛泽东同蒋会面;第二,以朱德代毛泽东见  相似文献   

12.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通过香港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以下记述的是周恩来1962年密信送达台湾的经过。周恩来写信的起因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有张学良  相似文献   

13.
<正>1965年1月9日,周恩来和叶剑英在北京听取空军关于两次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战斗情况的汇报,时任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廷发受命汇报。汇报结束后,周恩来对张廷发说:你的汇报条理清楚,我听明白了。这是张廷发最后一次向周恩来汇报工作,与他第一次面对面向周恩来汇报工作时的情景一样,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记忆深处。1955年夏,空军根据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指示,在杭州召开会议,布置  相似文献   

14.
1972年5月12日,周恩来的保健大夫张佐良在为周恩来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从显微镜高倍放大视野里发现了4个红细胞;三天后,再一次为周恩来复检时,红细胞的数量变为8个!复检是在北京医院进行的,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九个大字。但周恩来一如既往,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顽强抗争着。  相似文献   

15.
邓颖超和周恩来(连载三)□金凤十、为孩子周恩来发火了周恩来、邓颖超没有孩子。有人以为,也许是周恩来、邓颖超不会生育。其实,邓颖超怀过两次孕,生过一个小男孩,可惜没有保住!1925年10月6日,担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率领部队出发进行第二次东征。...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国家安危系于一身啊!一定要做好主席访苏的安全保卫工作."1949年初冬的一天,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内灯光明亮.周恩来这些日子除了处理繁重的日常工作外,还在策划着一个重大行动——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1949年11月1日,北京至满洲里开行了直达列车,这为毛泽东的出访奠定了基础.这次出访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最重要的外事活动,也是毛泽东平生第一次出国.毛泽东和斯大林将在莫斯科会晤,全世界都将把目光聚焦在这两位巨人身上,因此,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和副部长杨奇清推门进入周恩来办公室.罗瑞卿随手取出一张地图铺在茶几上,向周恩来汇报道:"日本人在东北统治时间长,有不少土匪在铁路沿线出没.河北省相对安全一些,毕竟是老根据地嘛."  相似文献   

17.
元钦 《党史文汇》2006,(9):11-13
"我正面对人群中的一位巨人" 1956年2月13日至21日,西哈努克亲王应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以毛泽东主席名义对他的邀请而首次访华.在短短九天里,毛泽东非常亲切地接见了他,并同他进行了三次长时间的单独谈话.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为筹备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委托周恩来的侄孙女周晓芳请张学良写几个字或题个词。这样就引出了周恩来的亲属和晚年张学良一些交往故事。第一次会见周晓芳1997年6月1日,周晓芳应邀参加张学良在夏威夷希尔顿大酒店举行的寿宴。贺寿的场面很  相似文献   

19.
1963年2月11日,《中国青年》杂志社决定出版“学习雷锋专辑”,并给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写信,恳请为雷锋题词.2月22日,毛泽东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亲笔题词交给秘书,《中国青年》于3月2日出版刊出,同时刊登了周恩来题词的手迹:“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以后,周恩来应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要求,又一次翻阅了雷锋日记摘抄,高度概括了雷锋精神,指出学习雷锋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日本京都参观岚山周恩来诗碑,向诗碑献花,并与当年立碑倡议者吉村孙三郎之女吉村启子在诗碑前合影留念。周恩来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时,曾经4次游览岚山。1919年4月5日,正是清明节,日本樱花盛开,周恩来游览岚山后,触景生情,一连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