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波 《民主》1997,(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权钱交易为轴心的腐败现象伴随着体制转轨滋生蔓延,正在腐蚀和侵袭着中国社会的肌体。如不及时加以遏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都无法实现,改革十多年来取得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在一片反腐败的声浪中,腐败现象仍然愈演愈烈?为什么清除了一批腐败分子,还会产生一批新的腐败分子?那些过份强调腐败者革命意志不坚定,思想教育抓得不够紧的说法显然无法解答现实生活中日益泛滥的腐败现象。从客观上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存在着腐败现象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腐败现象的新特点:腐败者职务越来越高,具有危险性;腐败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具有贪婪性;窝案、串案、家族案越来越多,具有连带性;吏治腐败买官卖官越来越严重,具有普遍性;官商勾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具有交易性;腐败分子前“腐”后继,越来越顶风上,具有疯狂性;腐败现象越来越个性化,具有地域性;腐败者越来越无法、无知,具有愚昧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党中央把反腐败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一大批腐败分子受到严惩,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未真正得到遏制,党内监督呈现大面积失效的局面。这种反差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但是形势也不容乐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现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一些腐败分子还在一意孤行。从现在查处的案件和发现的线索来看,一  相似文献   

5.
从严治党初显成效──我国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滨 《瞭望》2000,(51)
今年中央反复强调要从来严治党,胡长清、成克杰、厦门远华……桩桩腐败案件被揭露,一个个腐败分子被查处。人们在关注,这些发生腐败案件和产生腐败分子单位的领导干部是否依然高枕无忧?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如何?腐败现象是否已经在一空程度上得了遏制?记者从中央纪委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有7000多名干部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受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894名;有3508名领导干部受到组织处理,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063名。可以说,经过一年多时间,全国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6.
当前腐败新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有关部门针对近期查处 的腐败案件进行深入研究 后发现,当前腐败现象滋生呈现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腐败的群体性特征明显。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慕绥新、马向东、李真等严重违纪违法案都是典型的“窝案”、“串案”。广州市2002年  相似文献   

7.
最近,接连读了几篇贵刊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文章,读后颇有感触。什么是节约,什么是最大的节约,我认为应是肃清贪官。时下,贪官的“胃口”越来越大,“心”越变越“黑”,贪污受贿、侵吞公款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元。从这个意义上讲,想方设法减少领导干部犯错误、减少腐败分子,这是另一种“增收节支”,确实令人不可小觑!而每一个党员干部,乃至每一个普通群众,一旦发现腐败分子或腐败现象,能及时向有关方面举报,尽量减少和挽回经济损失,实在是最大的节约。  相似文献   

8.
还是要讲爱憎分明浙江徐良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起腐败现象,个个都深恶痛绝。然而,当一些腐败分子受到党纪国法惩处时,不少同志就有一种“慈悲”感。安徽省某地区原公安处长徐某因犯受贿罪,1996至1997年羁押期间,有68位公安干警及领导干部前去看望并送...  相似文献   

9.
论"雅贪"、"雅贿"产生的原因及惩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福恩 《理论探讨》2006,(6):108-110
目前,我国的腐败现象出现了新情况,由以往贪占钱物及金银等的“俗贿”、“俗贪”正在向“雅贪”、“雅贿”转变。所谓的“雅贪”、“雅贿”。就是腐败分子以手中的权力交换带有文化品位的物品,进而达到等同金钱或大大多于金钱的利益。这种“雅贪”、“雅贿”现象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增加了打击腐败的难度,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危害也更大。只有深入挖掘“雅贪”、“雅贿”产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防止这种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04,(1):42-42
上个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国内腐败现象呈易发多发态势。纪检监察机关临危受命,承担着查处严重败案件的重任。虽重任在肩,手段却只有一张嘴、一支笔。在此尴尬的情况下,一些能够突破的大案要案活生生地煮成夹生饭;一些本该绳之以法的腐败分子,眼睁睁地逃脱惩处。在反腐斗争形势严峻的特殊时期,“两规”、“两指”措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多数地方腐败现象有所收敛和遏制,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地方腐败毒流仍在蔓延,存在着反腐败不力的现象。 1、以庸败反腐败。就是腐败分子领导反腐败斗争。他们为了际榜自己清廉,只高喊不行动。 2、党风不正,官靠钱买,官靠钱作。一朝权到手,便把票子捞。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用典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中医有一句话,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我们一直强调标本兼治。治标,对腐败分子能够起到惩治、震慑、遏制作用,突出"惩"的功能。治本,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腐败现象能够起到预防、阻拦作用,重在"防"的功能。在腐败存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只有以治标为先,才能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同时,这也倒逼我们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相似文献   

13.
反腐先自问     
提起腐败二字,相信大多数人是深恶痛绝,并 口诛笔伐齐声讨之的,但仅仅做到这些就够 了吗? 对于消极腐败现象,如果我们大家都是停留在 一 味的指责上,甚至以此作为时髦,表示自己目光敏锐、见解不凡,那是不足取的!当你在指责的时候,更应心自问:我身上有没有不正之风?我有没有因为“恶小”而“为之”?我有没有做一棵挡风的小草?如果人人只有痛恨的指责声,而没有制止它的实际行动,不正之风又岂能自生自灭?有些人表面上对腐败现象切齿痛恨,骨子里却在羡慕腐败分子的不劳而获,就恨自己没有这种机会。这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14.
林吕建指出,腐败分子作为寄生在党和国家肌体里的毒瘤,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可以说,凡是腐败分子都是有害的,而且它的危害往往不止一个方面。在经济上,腐败分子化公为私,中饱私囊,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破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政治上,腐败分子的腐败行  相似文献   

15.
自从党中央去年决定开展反腐败斗争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腐败现象在某些方面已得到遏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决不是一两次斗争就可以消除的,反腐败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本文试就如何尽快有效地铲除腐败产生的根源作一点探讨。 党中央在反腐败决定中指出,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点是党政机关;而报章揭露的腐败分子,也大多是握有一定权力的官员。这表明,权力与腐败有着内在的  相似文献   

16.
林吕建指出,以实际情况看,腐败分子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利己性。凡是腐败分子都是极端利已主义者。他们通过腐败行为获得各种形式的好处。这种“好处”极为广泛,表现为金钱、荣誉等。腐败是个人主义的一种“物化”过程,是私欲的外泄过程。利已是所有腐败分子产生腐败行为的原动力。利己决定了一些腐败分子不择手段的贪婪性。  相似文献   

17.
不能对企业反腐败有疑虑 企业要反腐败,不少同志对此存有顾虑,有的怕企业搞了反腐败会影响生产经营,还有的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腐败是搞活经济的润滑剂,不好反。一般地说,凡是腐败分子把持领导权的企业,生产经营是搞不好的,虽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能畅通一时,甚至还能用各种“光环”装饰一下,但最终要露出“庐山真面目”。企业的腐败现象不仅严重挫伤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而且严重毒化社会风气,特别是成为某些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在 进一步加大,果断处决胡长 清、成克杰等腐败分子,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但反腐败斗争成效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要实现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就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当前掌握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至少需要破解三个难点。难点一:某些领导者反腐败不力和自身为政不廉 党中央对反腐败的坚强决心不容置疑,特别是今年以来查处的大案要案更坚定了人们反腐败的信心。各级领导干部也都为组织、指挥反腐败斗争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一、腐败正在严重侵蚀着我们党和国家的肌体,必须重视法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着两个考验,一个是改革开放的考验,一个是执政的考验。这两个考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与生死存亡。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丢掉了共产主义理想,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俘虏,在经济上犯罪,在生活上腐化堕落,逐步变成了腐败分子,教训极为深刻。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看到了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他说:“我们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到一两年的时间,就有相当多…  相似文献   

20.
遏制腐败一道必须跨越的关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分子以破坏公平、公正和效率为代价,千方百计谋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了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权威,降低了部分群众接受管理的自觉性,也使得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无组织、无纪律现象日益增加。腐败正成为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腐败蔓延的五大特点 从有关调查和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办的案件情况看,消极腐败现象在以相当严重的态势蔓延。 具体地说,当前腐败蔓延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迅速增加,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据统计,从1993年起,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和查处人数,以年均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