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视作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而在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方面,邓小平同志又反复阐述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今年三月,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同志爱国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李成利《邓选》第三卷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是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的最好教材,是凝聚中华民族、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动力。在学习《邓选》第三卷时,应认真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理论。爱国主义属于上层建...  相似文献   

3.
王利华 《前沿》2004,2(8):135-138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导致青年生存方式的变迁 ,并影响到青年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凝聚力。我们要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在党的事业的实践中、在文化的吸收与开放中培育青年的民族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浩 《青年探索》2022,(1):102-112
青年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化,思潮多元化,青年的自主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此情境之下,教育引导青年理解爱国主义内涵,认同爱国主义精神,并合理、自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帝吧"出征"事件、"饭圈女孩"为祖国庆生事件、许可馨事件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新媒体从信息、话语、关系等层面赋予了青年新的权力,使其能够借助新媒体获取信息、进行发声并采取行动。而藉由对这些权力的实践,青年爱国主义情感传播呈现出传播形式多样、群体性和互动性明显、娱乐化倾向严重等新特征,并可能对国家、社会和青年本身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未来,国家和政府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理性爱国;加强网络引导与监控,防止爱国主义情感变质;提升青年的媒介素养,疏解其不良情绪;同时积极与媒体、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新媒体赋权下青年爱国主义情感的合理传播和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5.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充分认识全球化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爱国主义、继承革命传统和发扬革命精神。研究革命传统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相关问题,要尊重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主体性,了解高校青年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认知,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引领形塑高校青年学生人格的作用,使革命传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不断创新和丰富。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群体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受到了革命年代斗争思维的深刻影响。相当部分青年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实际自觉地从建设的视阈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的当代内涵,他们一方面认为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另一方面又眼高手低,改变现状的自动力明显不足。这就凸显了与时俱进,将当代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系统化、理论化、时代化,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多维度相契合的新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对当代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正确把握当代青年爱国主义表达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并予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更是青年使命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高度共生关联,能增进青年对自身使命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就内蕴而言,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在政治方位、精神特质、价值引领方面的同质性增进了青年使命的认知认同;就泉源而言,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在文化源流、理论源流、实践源流方面的同源性增进了青年使命的情感认同;就目标而言,新时代爱国主义与青年使命在奋斗主题、实践初心、世界情怀方面的同向性增进了青年使命的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时代就充分展现出来。现在重温青年毛泽东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广大青少年如何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 ,是我们开创世纪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四运动开创的以科学民主来实现爱国主义的创新精神 ,依然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扬光大的 ,五四精神依然是激励当代青年奋发图强 ,再立新功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既是个体对国家、民族之爱和文化认同的情感表达,更是国家、民族的先进政治和优秀文化对个体内在情感、价值理性深层激发之后的自觉之爱。但是,有一种"爱国",它过于偏重情感而忽视理性约束和制约作用,属于直观的非理性民粹式爱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体的狭隘化、行为的极端化、情绪的媒体化。当代青年在表达爱国情感时,容易沦为非理性民粹式爱国的主体。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解决好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与矛盾的问题,用理性主义对非理性民粹式爱国行为进行约束和提升,使之成为理性爱国,从而使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从青年学生爱国总体状况、青年学生理性爱国状况、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三大方面设计问卷,在全国不同地域六座城市的14所高校、7所高中展开规模为6000份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讨论,并对典型性的问题进行了图表分析,深入分析了青年学生爱国状况和特点,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代红色电影以其真实的形象刻画、震撼的视听效果、华丽的明星阵容和强大的宣传攻势吸引了众多青年的关注,影片所阐释的革命思想和教育意义对于当代青年人生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发青年爱国主义热情,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积极乐观态度,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保持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从家国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爱国主义提升政治认同、以家校联动提升教育品质、以网络平台拓宽教育路径,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华东地区青年台胞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50周年夏令营在齐鲁之邦的泉城济南市隆重拉开帷幕。华东六省一市的40余名青年台胞来到当年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主战场,重温抗战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夏令营开营式上,主办这次活动的山东省台联会长高锦松指出,这次夏令营活动旨在加深青年台胞对全国人民抗战史实和英雄业绩的了解,以缅怀抗日先驱,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7.
正鄂政发[2018]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凝聚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多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爱国主义精神作了深刻的阐述,内容十分丰富。江泽民同志从四个方面作了概括。即关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论述;关于维护国权、国格的重要论述;关于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的重要论述;关于中华民族要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我们都必须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部队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初叶,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86年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青年去争取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对爱国主义新内涵的探索又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孙家寿 《世纪行》2012,(5):28-28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特色礼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