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对新媒体使用的时间长、频率高、类型多,新媒体使用已经成为了青年重要的生活习惯之一。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善于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当前青年群体的整体价值观念健康向上,但依然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知程度不够,诚实守信价值观知行脱节,对爱国主义理解出现偏差等问题。对于新媒体的使用,青年使用目的的娱乐性较强,对视听兼备的新媒体内容更偏爱。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该从新媒体平台建设、新媒体平台活动设计、传播契机的把握等方面着手,使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得以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考察共青团的微博微信,论述了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即应用社会化媒体策划主题活动,调动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对青少年群体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回应、有效引导;把握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建设"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组建共青团"网军"队伍;借助新媒体推出青少年典型等等。然后对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培育青少年价值观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反思,发现其社会化运作不足;共青团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时,角色定位错误;共青团主要依靠体制内动员,群众动员不足。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二是以青年需求为本位;三是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应用,新媒体的信息集纳、传播优势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重大.本文以微博为个案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媒体时代浙江青年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并从制度设计、平台建设、教育引导和舆情疏导等方面给予价值导引和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群体,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这两种新兴媒体已经成为目前青年群体了解日常各种信息的工具,深深介入了青年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不过,其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需采取综合措施发挥其积极影响,同时克服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成长环境的日趋复杂,价值选择的日益多元化,使得青年价值取向出现选择性困惑。在新媒体时代,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梦引领青年价值观;优化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重新形塑青年价值结构;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为青年成长提供保障,以此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最高价值引领,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近年来,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与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不同的是: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注重用户体验的交互式传播,并且便捷高效成本低,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现实影响。新媒体的出现受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在新形势下,应利用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做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意识形态方面加强和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通过新媒体视角下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邵敏霞 《传承》2014,(10):96-98
青年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青年信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希望。积极研究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有利于提高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效果。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介风暴席卷下,多元文化信息的爆炸式传播影响着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快餐文化不断削弱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以网络媒介为主阵地,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机制创新,既是青年价值观塑造的必然,又是党团信仰培育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基于青年群体独有特征,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等青年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媒体为代表,形成了"青年网络流行语"。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单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青年群体话语表达的迫切需求,也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网络流行语是青年寻求自身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青年用这一群体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满及进行抗争的话语表达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青年的社会境遇、社会心理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青年群体的婚恋观是一个群体价值观的侧面,在社会转型期,青年婚恋观不断趋于自由、平等、开放与自主。青年婚恋观是整个社会环境与文化变迁影响的结果,更是青年自身根据个人背景和自我评价与认同,进而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构。性别和阶层认同对青年婚恋观有重要影响,只有在社会和自身的共同努力下,青年才能辩证地看待社会文化,正确、理性地评价自己,青年群体也才能建构出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1.
邹苏 《前沿》2012,(24)
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是影响或妨碍社会生活,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社会问题是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因与价值规范失灵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社会问题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应树立正确的“社会问题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功能,拓宽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并重视新媒体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泛偶像化"现象具有表征易变性、娱乐趋俗性、虚实交互性等典型特征,文章从青年受众群体、先进传播手段两个方面分析"泛偶像化"现象的内外动因,并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新媒体应培养的传媒责任、偶像自身的示范作用、崇拜者自身的社会认同感等方面对"泛偶像化"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信息爆炸、话题炒作、网红直播等"泛娱乐化"现象阻碍了人们识别、获取信息,模糊了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的界限,对青年群体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消除"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需培育青年的正确价值观、理性批判意识,提高青年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研究首先以“全面、系统、科学地描述”为目标,并以此作为科学解释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作到科学的评价青年的价值观念的演变,并正确地预测其来来趋势。我们力图通过对安徽省马鞍山马钢总公司和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青年及其青年于部群体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演变的研究,向社会提供一代青年人的全新形象。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青年作为一个相当大的社会群体,无论是从人口统计学还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他们的价值观嬗变都是令人关注的。青年的价值取向,青年的意识,常常代表着未来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作为青年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表性群体——青年干部,被称作“跨世纪的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可以说代表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他们的价值观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少年兴则中国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贯穿于青少年成长发展全过程。青年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赖于执政党、国家、社会和青年之间的持续、有效的互动。作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青年精神文化产品的变迁体现了四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网络社会下,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充分地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泛偶像化”现象具有表征易变性、娱乐趋俗性、虚实交互性等典型特征,从青年受众群体、先进传播手段两个方面分析“泛偶像化”现象的内外动因,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新媒体应培养的传媒责任、偶像自身的示范作用、崇拜者自身的社会认同感等方面对“泛偶像化”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吴浩 《青年论坛》2014,(6):43-47
"冰桶挑战"以个人的小微力量唤起全社会对罕见病的关注,低廉的经济成本,只是在网络上点击观看视频,却传递出青年群体对弱者的关爱之心,无疑是符合青年群体的价值追求。相较于传统公益文化模式,以"冰桶挑战"为代表的创新公益文化模式,赢得了青年群体的积极响应与参与。创新公益文化模式顺应了青年群体的文化崛起趋势,融合了网络恶搞文化元素,满足了青年群体心理需求,适应了青年群体价值观鲜明展现的需求,值得国内慈善公益组织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来势汹汹,铺天盖地始料不及,一夜之间改变了我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冲击和影响。为了确保青少年价值观健康形成,首先要:第一,优化媒介环境。当前的媒介环境存在着媒体引导偏移、文化煽情引导、报道失当等伦理错位。建立健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对新媒体的价值影响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以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新媒体环境。第二,提高青少年新媒体媒介素养。作为生存在数字化一代的青少年来说,媒介素养的高低尤为重要。通过引导的方法和新媒体伦理教育,强化青少年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青少年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使用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拒绝诱惑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第三,以新媒体为平台,构建价值观引导网络。新媒体为青少年价值观引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传统价值观引导提供全新的视角。加强平台网站文化建设,凸显主流文化,增强主流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使价值观引导新媒体平台成为满足青少年需要的主渠道和主窗口。第四,加强高中阶段青少年使用新媒体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君 《前沿》2010,(17):29-32
近年来,青年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研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在研究内容上,综合研究明显多于单项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多于其他青年群体研究;在研究结论上,主要集中在青年价值观的形成、特点、变迁、评价以及青年价值观的建设问题上。本文在众多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基本特征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概括和总结,并对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青年精神文化产品既是党和国家与广大青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又是党和国家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引领的工具。以"环境变量"和"产品变量"两组描述变量对承载青年价值观教育功能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行分析,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等四个时期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变迁轨迹,以期从中归纳出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当前在青年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提供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