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致读者     
《春秋》2018,(1)
正远去的每一个瞬间都会变作历史,迎来的每一个新年都将蕴含春秋。时间的延伸不会消弭历史的影像与回音,壮丽的河山永远积淀着雄深与宏阔的交响。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书写者,歌吟者,倾听者——过去,现在,未来。跳动的历史脉搏深掩温度与张力,需要诚挚的担当去切入、探究、研磨。再现的忠实、真实、详实,呈现的丰富、生动、严谨,向来是治史者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总结历史是为了现在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党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这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深厚理论基础和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历史积淀,把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同党的时代任务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筑牢理想信仰信念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揭示的这一哲理,既是对人类普遍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新时代前进逻辑的鲜明昭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从2018年春节团拜会讲话22次提到"奋斗",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10次强调"奋斗",勉励"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用"奋斗"定义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质,"奋斗"也成为过去一年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逻辑。一年来,从补齐民生短板到改善法治环境,从支持创新创业到提升公共服务,新时代为奋斗提供了有力  相似文献   

4.
真正的哲学总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的哲学思考是时代精华的华美篇章.中国共产党正是把握时代的历史方位和脉搏,结合国情,采取边缘化的革命理论、边缘化的革命策略和方式实现了现代性国家建构与民族独立,彻底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视域下建构的一个异域"他者"形象,从而逐渐走向富强.尤其是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6.
如何对待历史,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当下的精神状态。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必须对自己的"来龙去脉"有一种自觉意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新思考民族历史,具有特别意义。历史自省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在历史自省中,我们才能达到历史自觉,最终才能内化为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我们所处的时代观念变革有许多讨论,究其回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性质的认识上。即"生态文化时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的时代""生态文明的时代"等等。这些观点的共性都与"人-自然"关系的生态紧密相关,预示着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生态时代"。在生态时代,"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广泛的与生命共同体相互促进的关系中。"从产业革命发展的历史上考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环境  相似文献   

8.
"四史"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的百年华诞的历史节点,站在民族复兴之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的又一次创新性教育. "预知大事,必先为史",历史蕴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智慧和经验.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把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以及未来战略高度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和自信,是时代对我们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都经历了从培养"全人"向培养"半人"的嬗变,又都蕴育着从"半人"走向"全人"的变革。在新的世纪里,大学教育必须也将走出"半人时代"。迈向新的"全人时代", 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1.大学培养目标在近代从"全人"走向"专门人才"是一个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0.
关于"80后"的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后"作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结晶,作为开启未来许多代人的文化性格并深刻影响社会变革的主要担当者,已经并即将大量地登上历史的前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发出声音,发挥作用.所以,准确认识和理解"80后"的任务是十分紧迫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个人必须实现可持续性成长。可持续性成长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时代课题的破解,是对美好未来的创造,是对现在与历史的辩证超越,是现在与未来良性对接的桥梁与纽带。时代新人作为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中坚依靠力量,必须实现与国家同步、与时代共进的创新性成长,这是责任,更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遵循,其内生逻辑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第五代人"研究首先是一个前瞻性的课题.它的前瞻性在于:有学者认为,从代际理论的角度看,新中国的"第五代人"是否成形,甚至前四代人的划分是否科学、准确,还有待商榷.另外,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确实已经壮大.他们的未来即是中国的未来.认识与把握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即是认识与把握21世纪的中国.由此,也可以说"第五代人"研究是一个现实性的课题.前一阶段,不同领域关于"新人类"、"新新人类"、"70年代人"、"80年代人",以及"卡通一代"、"读图时代"、"韩寒现象"甚至"美女作家"的争论,已显现出问题的紧迫性,只是对"一代新人"的称谓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3.
赵亮 《理论月刊》2012,(8):51-54
施蒂纳是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唯我论、个人主义的先驱。"唯一者"是施蒂纳的核心理论观念。要想真正理解施蒂纳的"唯一者",就必须回到他所处的历史情境和思想境遇中去,因为施蒂纳的"唯一者"不是酣睡中发现的应然状态,而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反映和对当时历史发展惊掠的时代精神,是那个时代赋予了"唯一者"灵魂,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施蒂纳。拨开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为我们敞开的是"唯一者"对那个动荡年代和无数思想碰撞的精神抉择。  相似文献   

14.
立足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需要以"红船精神"激励我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们要赓续"红船精神",时刻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伟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伟大事业,以"红船精神"引领党勇立时代潮头,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回望光辉历史、展望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永葆奋斗姿态、勇担时代使命,在走好"新的长征路"上,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7)
20世纪抗战后期,国共两党的两个"中国之命运"论战直接指向的是战后中国的发展方向与前途,焦点集中于两种社会制度选择的对立与分歧,围绕"中国国民党还是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的激烈论战,深刻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性。中国共产党人利用这个机遇把握时代走向,用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历史必然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构成文明古国的"灵魂"与"血脉"。"编钟"作为中国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不仅是一件文物、一件乐器,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录者"与"活化石"。从历史底蕴上看,编钟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厚的典故使文化自信变得更为生动;从器物特点来看,编钟的巧妙设计和精美装饰使文化自信更为具体;从实践运用来看,编钟独特而精妙的表演使文化自信更为立体。编钟为人们理解与体悟文化自信提供了一个载体,彰显出其作为历史文化之"明镜",华夏文物之"瑰宝"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招手即到,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每个人会有自己不同的猜测。我愿意推测一下在下一个世纪,女性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女性主义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讫今为止已近百年了。然而,到现在为止,如果有谁在公开的场合谈论女性主义,未必会得呼应。对此不知所云者、抵触者、敌视者、误解者,并不在少数。公开否认自己是女性主义的“知名女性”也不在少数,公开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的人更是稀罕之至。其实,女性主义到底主张什么?女性主义在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不少人并不那么清楚。尤其是女性主义又被称作“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19.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经验,都会遭遇到独特的现实问题.学习问题突显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深层上与社会变革引发的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生存问题相关联.解决这些时代问题需要树立新的学习生存理念,使学习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哲学思想为深层理解"学习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概念意旨和本质意蕴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孙晓喜 《人民论坛》2012,(11):150-151
西方历史哲学在"体系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在"分析的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批判的历史哲学,又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发展为一种"历史的诗学",展示了一个历史思维不断跃迁的逻辑过程。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下,历史性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提升,只有在历史的思维下,才能理解历史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