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建设法治国家的强劲阶段,公职律师制度在建设法治国家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公职律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地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适合本地区的公职律师模式。然而,公职律师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与政府职权容易混淆、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不足对我国的公职律师制度进行完善,有效发挥公职律师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积极推行公职律师制度,能为依法办事提供法治保障。因此,各级党政机关需提高对公职律师工作在依法治国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对公职律师的工作机构等必要工作条件提供保障,提高公职律师待遇,保障公职律师依法履行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3.
张立平  陈元庆  董阜平 《前沿》2007,(12):183-187
公职律师制度对于维护社会正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本文认为公职律师并非单纯的国家公务员,将其定性为公职人员更符合各类型公职律师的共同身份特征。同时,本文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并借鉴公职律师制度的有益试点经验,从公职律师的种类设置、工作机构设立、管理和法律规制等方面就其具体的制度构建与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开展公职律师工作,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公职律师队伍,不断完善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公职律师的有效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5.
略论指定辩护的制度性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指定辩护制度,无论从法律规范或者实施情况看,都存在制度性缺陷,有待加以完善。这包括扩展指定辩护的时间和主体,设立公职律师制度以及建立指定代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正>鄂政办发[2017]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提高省政府依法决策水平,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30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鄂办发  相似文献   

7.
正甬政办发[2017]13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和第三届宁波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名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11月26日宁波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中央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  相似文献   

8.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应当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建立以党内法规工作机构、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法律顾问队伍,是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委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参谋助手。有效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应探索完善法律顾问参与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途径和方法,完善法律顾问工作机制。行政机关应积极为法律顾问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搞好优质服务,使法律顾问制度规范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52年的缓慢推进 中国的公职律师制度形成,是在建国后。 1956年,国务院批准了司法部《关于建立律师工作的请示报告》。《律师暂行条例(草案)》发布,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800多家法律顾问处,一批精通法律、长于实践的专职公职律师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林天 《公安研究》2010,(8):72-75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对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设立公职律师是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参与诉讼、警察维权处理信访案件、先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需要。公安机关设立公职律师岗,必将对公安机关依法执法、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对公安机关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以及打造"法治公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社会律师、公职律师与公司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对于提高依法执政、依宪执政、防范风险均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一要围绕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调整法律服务工作的方向;二要围绕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调整法律服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3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会议强调,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警察成为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然而警察权益并未得到很好保护,甚至在某些时候,警察在矛盾冲  相似文献   

13.
<正>宁党办[2017]33号各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区直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中央驻宁各单位,各大型企业:《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已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3月30日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宁政办发[2017]13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6]30号),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聘用下列人员为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律咨询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在庞大的律师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群体颇为引人关注。 他们集双重身份于一身:既是执业律师,又是国家公务员。 当老人、儿童、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挺身而出;当企业职工应享受的劳动权利被剥夺时,他们免费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当政府部门在依法施政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是政府部门的“智囊团”。 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职律师,亦称为“政府律师”。 然而,这个群体自从亮相社会舞台伊始,便饱受质疑。最大的问题是公职律师制度“法无依据”。 即将于2008年6月1日实施的律师法中“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的规定更是让公职律师尴尬不已。 法律界人士普遍担忧,没有律师法明确其地位,戴着“师出无名”,“于法无据”帽子的公职律师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6.
律师思维在方法论层面具有双向规范性、商谈说理性、应用广域性、智识综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蕴含了丰富的法治要素。受到来自法律职业制度结构、权力资源分配以及职业特性和发展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律师思维的研究和关注普遍不足,中国语境下的"像律师那样思考"面临着律师思维缺位的困境。法律思维研究中的"混沌主义""法官中心主义"和"碎片主义"等现象遮蔽了律师思维的方法论特征与法治内涵,会对律师职业发展、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国家法治建设产生诸多消极后果。实现"像律师那样思考"需要从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规则层面、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制度完善层面以及在国家与社会治理领域层面构建、培育和拓展规范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律师思维。  相似文献   

17.
李小红 《群众》2017,(6):57-58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对各级党政机关普遍设立法律顾问提出明确的原则要求、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8.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这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部律师法,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律师制度改革和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律师法》总结了17年来我国律师工作改革的经验,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了外国律师立法的有益经验,将对保障我国律师依法执业,维护律师合法权益,规范、管理律师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司法部自1989年成立《律师法》起草小组,开始立法工作到《律师法》出台,历时八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回顾这项工作,对深入了解认识我国律师制度,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孙雷青 《群众》2023,(12):37-38
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委法律顾问制度,改进党委法律顾问工作,更好助力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律师职业的重要生命线,律师要努力成为“诚信之师”。我国历来重视律师诚信建设。当前,我国律师诚信规范体系已基本建立,形成了以律师法规为基础,以律师行为规范为主体,以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为补充的律师诚信规范体系。不过,现有律师诚信规范体系还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合法性不充分、管理机制不畅等问题。发达国家的律师诚信规范较全面细致,实现了律师诚信的原则化和专章化、具体化和类型化,这很值得借鉴。我国律师诚信制度的建设要以优化顶层设计为前提,以夯实合法性为基础,坚持律师诚信建设的内部视角,健全律师协会的行业自律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