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显功是一种外在的、浅表的、近期的成就,关注"功在当代";潜功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远期的成就,强调"利在后世"。领导干部需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要一以贯之做显功,又不管窥蠡测唯显功,更要默默无闻练潜功。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练硬功、增长智慧出真功、开阔视野下苦功、提升境界出精功。  相似文献   

2.
正"功成不必在我",是新时代奋斗者不可或缺的政绩观。其言下之意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要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功成不必在我",为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遵循。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奋斗。只有沉心静气,坚定抱持"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立足眼前、顾及长远,不图虚名、求真务实,才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相似文献   

3.
"电子形式主义"的本质就是披着"智能马甲"的形式主义,是传统形式主义凭借政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之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的异化衍生.通过分析新时代"电子形式主义"在行为动因、行为维度和行为机制上的基本逻辑,指出其存在电子政务科技趋异化、干部政绩观念畸形化、行政资源使用低效化和以人为本理念薄弱化等消极影响.同时,提出通过人机与人本同举,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观,强调显功与潜功并重,树立以实干为导向的政绩观,实现刚性与柔性共济,完善电子政务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智能与效能齐抓,实现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治"电子形式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一位即将退休的老领导,在总结几十年工作经验时说:“留下高楼大厦是政绩,留下好的作风也是政绩。”这句话听来颇令人深思。一谈到领导干部的政绩,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高楼大厦、修桥筑路这些一目了然的政绩。诚然,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追求任期内立竿见影的政绩本来无可厚非。但时下的问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为了在任期内快出政绩、多出政绩,往往不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好作风本身就是品质的体现和党性的体现。作风建设虽艰难,却能使百姓长远受益,最终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好处。从某种意义上说,留下好作风比留下一些政绩工程更重要,因此应当  相似文献   

5.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解决的是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政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具体体现,对领导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政绩观是否端正,不仅影响到领导干部自身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  相似文献   

6.
正相对于"显政绩"而言,不容易显山露水的"潜政绩",多是反映"地平线"以下的工作,"能见度低"。然而,这恰恰是领导干部该关注的。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着力在创"潜政绩"上下功夫。解决问题是政绩,多做些抓弱  相似文献   

7.
张凤有 《党建研究》2006,(10):43-44
对领导干部来说,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中组部印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为考核干部政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搞好干部政绩考评,笔者认  相似文献   

8.
注重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察 ,通过对政绩的考察来了解、评价干部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和运用 ,是干部考察、考核工作的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 ,对干部政绩的考察往往停留在就绩论绩和收集情况的层面 ,缺少进一步的综合、分析。这样 ,通过对政绩的考察来了解、评价干部这一好的做法 ,就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通过考绩来了解、评价干部的初衷 ,也就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笔者认为 ,政绩所具有的特性 ,规定了对政绩的考察在整个干部考察工作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首先 ,政绩具有透明性。…  相似文献   

9.
政党执政,为官从政,都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缺少政绩,执政党就难以巩固其执政地位,领导班子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领导干部就难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要政绩,就得树政绩。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政绩?这都涉及到一个政绩观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树政绩,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民,还是为己;是为大局,还是为局部,这是区分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以求真务实为核心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前提,以实践、群众和历史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政绩成本意识的缺失及其负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干部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时,如果缺失了政绩成本意识,缺少成本指标,就会使政绩评价的偏差越来越大。本文在分析政绩成本意识缺失的表现,剖析政绩成本意识缺失的危害之后,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从成本入手看政绩,客观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科学决策,坚决反对不计成本、片面追求干部个人利益实现的“政绩工程”;建立科学全面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重塑政绩评价的价值标准,体现公共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政绩观是一个人对政绩的看法。一名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而建立一套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则是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因素。笔者以为,建立政绩评价体系应注意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在基本内容上应包含“六个反映”:一要反映干部创造政绩的价值取向,看创造政绩的动机是什么,是为谁在创造政绩。二要反映领导干部是否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看其目标责任落实情况。三要反映政绩是否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四要反映班子建设情况,看班子是否团结有力。五要反映执…  相似文献   

12.
略论建立科学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绩是评价和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科学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政绩考核标准和规范化的政绩考核制度,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领导干部的政绩,提高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评判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3.
孟跃武 《创造》2004,(12):46-47
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用全面的眼光看政绩.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评判政绩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看城市面貌,还要看乡村变化;不仅要看发展的现状,还要看发展的后劲;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成果,还要看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二是用实践的眼光看政绩.真正的政绩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政绩、广大群众需要的政绩、没有水分和后遗症的政绩.评判政绩,应以求实的态度深入剖析政绩的发展轨迹,从而准确鉴别政绩的真与假,合理评定政绩的大与小.  相似文献   

14.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岗位和政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它是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客观体现。领导干部的政绩表现,最终都会反映到干部工作中来,作为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依据。所以,组织部门担当着科学评价和衡量干部政绩,促使、引导、激励和保证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职责。如何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落到干部工作的实处,组织部门应在如下四个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隆德 《湖湘论坛》2004,17(3):37-38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领导干部干好事业的思想基础 ,是防止和消除某些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倾向的迫切要求 ;正确的政绩观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在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政绩以及怎样创造和评价政绩等问题上的正确观念 ;培育和强化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 ,既要强化主体条件 ,也要优化社会环境 ,而根本途径在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抓好落实,就必须练就一身“做”功,以做求发展,以做求突破、以做求实效。  相似文献   

17.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成绩和贡献。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要看其外观的结果而,且要计其内在的成本。优秀的企业家总是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样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也应当以最小的施政成本谋取造福于民的最大的政绩。如今,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中追求政绩不计成本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政绩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政绩观扭曲,名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造福百姓实,则给自己留名、树碑邀、官。在这种扭曲的政绩观群众8/2004指导下,必然会导致错误的领导行为:有的不顾现实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有的巧妙…  相似文献   

18.
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政绩。然而,政绩有优劣之分,真假之别,潜显之辨。必须逐步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考核评价政绩体系,并宜从以下三种观点来看待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还应按照德、能、勤、绩、廉, 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考核;用  相似文献   

19.
“注重政绩”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取得群众公认的政绩,这是主流。但是,在领导干部创政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有的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急功近利,乱铺摊子,搞“泡沫政绩”;有的信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那一套,玩数字游戏;有的投机取巧,工作中拈轻怕重,什么工作容易出“政绩”就干什么,等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由此看来,解决政绩观问题实际是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紧密相联的。当前,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  相似文献   

20.
政绩考核是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应立足政治高度,把握新时代政绩内涵;优化考核内容,完善政绩考核指标;明确考核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拓展多元考核主体,增强群众参与度;改进考核方式,避免认知偏误,提高政绩考核水平;用好考核结果,以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激励广大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