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侦查机关在搜集案件线索中开始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但同时也存在侵犯、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风险。作为公民个人信息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保护者,侦查机关应采取合理的方式使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自觉接受内外部的法律监督,以切实维护公民利益与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以个人自决权为核心的现行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框架提出了挑战,现行信息法律保护已陷入利益平衡困境、信息决策困境和系统性困境.归根结底,这些困境的出现源于现行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框架采取的静态化个人本位保护理念,它与大数据背景下新兴的场景化社会本位保护理念存在错位.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应...  相似文献   

3.
张洪松 《人民论坛》2021,(5):106-109
加快社会信用立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大数据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平衡公权和私益的迫切需要。立法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大数据时代社会信用信息的法律规制问题,包括明确社会信用信息的范围、规范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强化社会信用信息的应用和维护信息主体的信用权益。提升大数据时代社会信用立法的质量,要正确处理好统一立法和分散立法的关系、数据利用和数据保护的关系、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现代侦查技战法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安机关依托大数据技术收集海量的信息数据,建立起实时分析、精准研判的信息化侦查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侦查破案的质量和效率。Wi Fi连接信息就是侦查工作中可依托的一种新型侦查信息,其信息及轨迹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5.
论大数据时代法律实效研究范式之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然法与应然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鸿沟,故要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增强法律的有效性,亟须加强对法律实效的研究。法律实效对研究范式的选择提出了全面、动态、客观有效的需求。但传统的定性、定量研究范式因囿于自身缺陷,均无法完全满足法律实效对研究范式的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大数据研究范式应用于法律实效研究既在技术上可行,又能弥补传统范式之不足,满足法律实效研究对范式的需求。为实现法律实效研究范式的变革,应遵循以相关性为基础的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实现法律实效信息数据化并提升运用法律实效大数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时代对司法审判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指导性案例29号中,被告借助于搜索引擎提供的"竞价排名"服务,利用企业简称上的混淆,误导了网民的数据流向,这一行为被法官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对网络数据流向的重视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但是,大数据时代强调量化分析方法,推崇司法能动主义,对目前的司法审判活动产生了一定冲击。有效的回应策略包括提升法官的信息素质、引入专家辅助系统、增强整个司法系统的数据意识,以及在个案中运用综合性法律方法等。面对变动不居的社会形势,司法者需要运用稳定的法律适用方法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7.
陈婧 《人民论坛》2020,(5):116-117
智慧法务顺应互联网时代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要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与法律服务工作高度结合,实现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和法制保障,促进以智慧援助、智慧矫正、智慧公证为主的司法行政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掌握大数据的基本特征,积极利用数据预见未来,对维护与防范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有以下几方面:加强大数据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提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大数据时代的道德体系建设、把握大数据时代的舆论导向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新媒体的深入普及,大数据正在开启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社会治理在大数据时代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因此应变革社会治理方式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需求。若从社会治理与大数据的关系入手,可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特点,并给出了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在网格管理、乡村治理、全民普法教育方面的实施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潜在隐患,大数据时代的安全挑战主要有六个方面:数据来源的审查、隐私保护、可信度检测、细粒度访问控制、数据存贮与事务日志、内部泄密。信息泄露包括隐私数据泄露、技术资料泄露、内部数据泄露、政府行业数据外流。大数据平台下,信息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构建湖南省网络信息安全框架,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要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级并实施分级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法律底线;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构造湖南省大数据安全防护网络;建立行业自律条约,规范大数据应用行为;利用网络和APP软件,做好宣传,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省级信息安全投诉与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1.
王喜文 《民主与科学》2015,(1):34-35,38
<正>"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各种场合都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的观点,信息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Big Data)时代。大数据改变着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改变着制造业企业运作模式。制造业处于数据爆炸时代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量暴涨成了许多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法既要维护个人隐私权利,也要保障信息自由流通,为发掘信息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留足发展空间。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包含两层含义,基于信息主体个人隐私保护,并为信息合理流动和价值开发提供安全环境。对此,应构建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大力度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夏晓东 《前沿》2014,(19):211-2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更是对人们思维认知、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冲击与改变。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改进教育方式,利用大数据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伴随人们信息处理能力的快速提高,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也日益显露。个人信息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健全、行业自律缺位、个人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等现状,有必要实行多中心治理方式,构建以法律为准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个人等多主体参与、有效协同的治理格局,以全面加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在数据信息和网络技术呈爆炸式增长、机遇和挑战同在的大数据时代影响下,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工作思路及日常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领导干部应积极响应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不断学习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新工具、新理念和新方法,适应用大数据考量、用大数据思维、用大数据决策,为科学领导和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大数据分析也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法律约束不足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如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社会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等。因此,明确大数据时代加强法律约束的重要意义,研究加强法律约束的对策,对于未来降低数据风险、保障网络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它能够促进经济变革、造福社会,但如果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将会损害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大数据时代对隐私权和信息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下,对于侵犯隐私权和信息权的行为,可补充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在特定情形下,也可适用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18.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清晰地记录着个人的网络生活轨迹,触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是网络信息时代与生俱来的社会特征,也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开发要秉持伦理价值的必要所在。在大数据信息开发中嵌入伦理价值需要多方合力,要以技术为支撑,发挥政府的主体监管职能,规范企业的逐利行为,帮助更多开发者和使用者清晰认知、反思在信息开发过程中所应坚守和秉持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开启公安情报工作新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学术界、企业界乃至政府关注的焦点。大数据应用于公安领域,将推动公安情报工作发展与变革。公安情报工作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需要拥有数量足够庞大的信息资源,而大数据可以弥补公安机关信息资源的不足。公安机关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应更新观念,提高大数据获取、分析与应用能力,并做好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我国国家安全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增加了国家安全工作的难度,集中表现为对形势把握、结果预测以及方案备选的不确定性增加。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收集、储存和信息分析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减少这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总体国家安全的新形势下暴力恐怖主义等新增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其表现,然后,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相关优势的探究,认为大数据技术在缓解我国反恐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存在巨大潜力,并认为,新颁布的《反恐怖主义法》为大数据技术作为管理工具在国家安全领域应用以及这一过程中存在巨大挑战和限制奠定了重要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