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城市青年白领作为青年中一个独特的群体,受社会转型、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影响最为深刻和直接,他们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时代的弄潮儿,青年群体中的思想前卫者和超前者。研究城市青年白领的思想状况,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其思想状况以及背后的生成根源,反过来又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时代和当前社会,为新时代的青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青年白领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转型期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质,决定了他们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纠结,这些矛盾的发生发展展示出城市青年白领群体特有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3.
《新白领》主编:郗杰英,副主编:刘俊彦,撰写:王宝菊、刘俊彦、吴琪、张华、张树庭、杨晓升、郗杰英、徐文新等。 《新白领》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推出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的2000-2001年卷.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新白领——当代热门职业青年报告》,下卷为《新白领——当代青年热门职业访谈实录》. 《亲白领》上卷着重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热门的外企中方青年、青年广告人、青年律师、金触业青年、IT青年等五个职业的青年。本书是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较…  相似文献   

4.
思想和身体都在路上七月,在似火的骄阳中,600名静安白领青年共同参与了“同心•同行•同向永远跟党走--静安白领庆祝建党百年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在这场以定向运动为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中,白领青年“思想和身体”一起在路上,全身心浸润式学党史。他们行走于中共二大会址、毛泽东旧居等“红色基地”,品味党的艰辛历程,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相似文献   

5.
解读"新白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一个关健,是实施人才战略.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已占到60%以上.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他们所经受的思想文化洗礼,他们所从事的具有较高知识和科技含量的职业,使他们成为中国“新白领”的主体.他们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职业风范、生活方式如何,他们的成长趋势如何,不但于他们,也对整个社会、乃至中国的未来都意义重大.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00-2001年度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新白领”——热门职业青年报告》,集中调查研究了外企青年从业人员、青年律师、青年广告人、金融业青年和IT业青年,同时,对20多个热门职业的青年以访谈方式进行了描述.我们期望通过对这些职业青年的调研,使读者对中国“新白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陈曦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45+157
本文针对青年员工特点,从青工基本情况、青年思想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青年思想状况成因的分析及思考、建议和对策四个方面对公司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得出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对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工作领域内影响IT行业白领青年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做了类属分析.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太大、工作环境不佳、工作前景不明、工作心态不好等,是消解IT行业白领青年主观幸福感的四大最主要的工作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对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白领青年的人际关系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白领青年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工具性人际关系,从总体上看,处于负面状态.这种负面状态,巨大地消解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而白领青年与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则处于良性状态.这种良性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则增添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文章最后深入地探寻了情感性人际关系对白领青年主观幸福观产生正功能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和把握当前监狱青年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利用公正文明执法教育整顿之机在监狱内部采取问卷调查、指定回答、个案随访和集体座谈等方式开展了青年民警思想状况调研活动,被调查对象均为随机抽样,分别有以工业、农业、外劳为主体的五个单位35岁以下的青年民警共计86人。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不断分化,在正向、理性、积极、务实、健康的主流下,部分青年的价值观、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五分之一现象"、青年群体特别是公职人员与打工青年的心理健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青年群体——白领青年、打工青年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级团组织要通过加强青年群体利益代言人功能、分类思想引导、改善服务等措施加以引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农坚 《传承》2011,(22):50-51,65
青年农民是农村的未来和希望,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青年农民的思想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面把握青年农民的思想状况及形成的原因,采取正确的对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切实把握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青年农民思想状况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坚 《传承》2011,(8):50-51,65
青年农民是农村的未来和希望,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青年农民的思想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面把握青年农民的思想状况及形成的原因,采取正确的对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切实把握青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海将“白领”写进发展蓝皮书 据《工人日报》报道,“白领”第一次作为城市青年未来发展的代表和示范群体,被写进《2002年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中。“白领”,即高学历、高收入及较高职位,年龄介于20-40岁、从事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的群体。作为城市青年未来发展的典型群体,  相似文献   

14.
为及时了解当前青年思想状况,日前,共青团湖北省委组成专门调查组分赴全省三个地市,深入企业、农村、学校、街道等地,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当前青年思想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大青年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当代青年在政治倾向、价值取向、竞争意识、职业观念、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变化,这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密切相关。但不容忽视的是,青年思想还存在诸多矛盾与困惑,给当前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一、当前青年思想的主要特点1、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关注的是新奢侈主义与中国城市青年白领群体消费之间的契合性.本研究在界定新奢侈主义的基础上,认为新奢侈主义是一种保留了奢侈品消费符号性的大众消费模式,这与一方面期望用符号性消费来彰显自我,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现实和经济压力的中国青年白领的消费理念形成了一定的契合性,最终形成了青年白领对新奢侈主义趋之若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白领相亲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弱关系”的运用实践挑战了中国社会网络研究普遍认同的“强关系”理论假设,反映出当前青年择偶条件与机制的深刻变迁。在描述与分析白领相亲的择偶条件目标定位精准化、择偶对象多元化、择偶空间加大等现代社会基础后,提出白领相亲中“强关系”无效,转而运用“弱关系”的实质,从而提出白领相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青年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赵中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复杂多变的状况。高校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上思想最活跃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状况,更呈现出新的特点。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他们...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青年思想,是邓小平全部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思想等互相补充、印证,构成一个全面、完整的整体。邓小平一直关注着青年一代的状况,关心他们的成长,重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教育。面对世界性竞争的挑战,以及我国发展战略的要求,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青年和青年工作面临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青年生活世界的观照,是人文关怀的实践,意味着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真实、完整的载体.其价值在于满足青年对幸福生活、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体验新生活的不断追求.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在教育关系上强调"双主体现",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实践道德生活",在教育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在教育方法上"通过实际的生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动态     
《中国青年研究》2003,(1):87-89
▲团中央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指南”一、青少年研究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青团、青年的研究;2、三代中央领导关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思想的研究;3、少年/青年及相关概念研究;4、少年/青年观研究;5、青少年专业学科建设研究;6、青少年研究方法论研究二、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1、青少年体质发展状况研究;2、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研究;3、青少年学校教育状况研究;4、青少年人口素质研究,5、青年人力资源状况研究;6、青年价值理念/社会心理发展研究;7、青少年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