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政党的精神旗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相似文献   

2.
就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或思想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聚合着各种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有感于此,本文从三个侧面进行论述,试图认识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若干实质内容。一、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出发,确立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项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任务。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观念层面的文化精神和知识层面的文化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这里对文化精神作观念层面和知识…  相似文献   

3.
正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离不开核心价值理念的支撑;民族复兴的梦想,需要精神旗帜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将在全社会凝聚起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层动力在于文化价值层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培育平台。在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充  相似文献   

5.
民族复兴的核心在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民族文化的复兴又离不开人文信仰的建构与塑造。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人文信仰的重拾,这与文化复兴的内在精神和根本旨趣相一致。只有从人文信仰的重拾入手,才有望让文化得以日新而又独到,民族自信亦可自强。  相似文献   

6.
王诗成  项福库 《前沿》2010,(8):166-168
民族复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理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恒的主题,是民族凝聚力发展的根源,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汲取外来文明精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基本经验。新时期,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理清民族发展之思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速民族复兴的需要,是寻找改革开放文化动力的需要。我们应当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理性弘扬传统文化;从东西方文化的大同中,总结民族发展之基本经验,加强民族凝聚力建设,以服务于今天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与信心,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维度探寻其力量源泉,得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挑战的正面回应,而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文化自信体系。  相似文献   

8.
曹礼海 《人民公安》2022,(23):56-57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具有传承、教化、培养、塑造、认知等功能,能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是由形成于五千年历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浴血奋战年代的革命文化和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组成,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可靠保障,是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软实力支撑,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与价值支撑。它发源于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成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与建设进程、勃兴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理清中国精神的时代意涵与弘扬路径,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雄文化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文化是孕育英雄和英雄精神的土壤,是国家和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解构英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文化逆流,是敌对势力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惯用伎俩,严重腐蚀民族复兴的思想政治根基。重构英雄文化,就是要捍卫民族的血脉基因,捍卫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指导,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增强英雄文化建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使革命英雄的血脉和英雄精神代代相传,为强国强军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为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多次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近十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不仅可以具体呈现民族精神研究的实况,还有助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凝聚人民是文化最显著的功能之一,这对于承载了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的凝聚与复兴,在历史长河中相互成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内生于文化传承之中,中华民族的复兴则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巅峰。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沃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亦将成为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15.
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民族之魂,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和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大国崛起需要文化支撑,社会和谐需要价值认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时代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而提出的历史性课题,这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卢天民 《湖湘论坛》2003,16(2):31-3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文化事业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大业中的战略地位的进一步肯定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正确理解和把握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 ,对于创造性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是一个国…  相似文献   

19.
肖瑜 《重庆行政》2014,(1):91-93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4 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把这一问题作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郑重向全党提出。我们必须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奠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和发展经验的长期沉积,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