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庸之道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与原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存在着对中庸之道的误解,将其等同于不讲原则的调和主义、折衷主义,这违背了中庸之道的本义。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伦理化的世界观,虽然有着特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丰富的道德内涵及独特的辨证思想仍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以九一一事件为标志,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是以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反恐战争"。这一战略正在结束。美国新的战略重点被确定为亚洲,针对中国。针对中国并不必然是敌对、包围和遏制中国。美国对华战略还没有因美国全球和地区战略调整而改变。"重返亚洲"或"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应对中国的崛起及地区地位和影响的上升,维护美国在亚洲的主导或"领导"地位,平衡、制约和防范中国。在国力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美国新的地区战略以军事和安全为主要手段,挑拨和利用亚洲各国间的问题和矛盾,进而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的文化矛盾魏天祥首先有必要交待一下"文化矛盾"的含义。国内外学者使用的"文化矛盾"一词,各有不同的释义。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矛盾,既包括现代文化与资本主义技术经济秩序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给东亚的安全形势、中俄的安全利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的强势"重返"使中俄增加了进行地缘安全合作的基础和空间,甚至具有走向"准同盟"的可能,但由于美国采取分化、挑拨政策,中俄安全合作的领域、程度和水平也不是无限的。在战略重心转移、重返东亚的过程中,美国打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它通过自己的优势和"巧实力","激活"和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制造政治互疑、军备竞赛。美国的举措既与东亚地区蓬勃发展且紧密联系的经济发展形势不相称,也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相悖,更与美工作重心从反恐优先转向经济第一不相宜,难以持续。美国在欧亚中心和边缘同时出击,在国力总体衰退的情况下更显得力不从心,其实质是以攻为守。  相似文献   

5.
美国与东亚之间的经济失衡及摩擦由来已久,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与日本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与美国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以及其后中国与美国经济失衡及摩擦为主的阶段。美国与东亚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二战后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战后加速和维持东亚与美国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是:东亚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东亚与美国储蓄和投资率差异、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的变化以及美元全球霸权体系的确立。我们认为这种失衡局面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相似文献   

6.
法是自创生系统,决定了法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就是洞察法律系统、教学活动系统、社会系统之间适当的互动联系,而人的"自我"与"非我"矛盾统一成其本质内核。PCS教学法以"问题—分析—解决—反思—提升—投射—问题"建构教学的全过程,契合法学教育培养"社会法律人"的目的,遵循系统互动关联的理论阐释,符合我国成文法制思维发展从抽象到具体的规律,实践证明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在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向乡村转移的过程中,毛泽东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好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工农联盟思想,最终催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竞选连任获胜,体现了美国民众对其过去四年执政成绩的肯定。未来四年,奥巴马会基本延续其第一任期内的外交方针政策,并在一些问题上力图有所突破。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会变,亚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美国将完成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将继续下去。美国将进一步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斗争,推进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化"进程。美国将全面推动美俄关系的发展,并始终关注朝核问题。然而,目前美国的国内、国际局势并不乐观,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内的外交政策将受到诸多挑战。美国的政治"极化"和社会分化造成了大量矛盾,对奥巴马第二任期的施政将造成不利影响。北约内部矛盾重重,美国希望利用北约主导全球事务的构想很难实现。西亚北非地区的不稳定局势牵制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未来阿富汗的局势将不容乐观。鉴于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奥巴马在其新任期内的外交目标很难完全实现,美国外交战略的实施将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9.
孔子中庸之道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选择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也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度量关节线,用两条战线的方法防止越过这个关节线,以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孔子中庸之道包含有一定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因素,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事物对立面统一的规律,并意识到一定的质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线。但孔子的中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又有本质的区别:第一是只讲对立面的统一不讲对立面的斗争;第二是否认或忽视事物对立面的不平衡性;第三是知道量变质,但畏惧质变,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来维持旧质不变。研究孔子中庸之道,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建设中稳定、改革、发展问题的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对于基层公安机关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不稳定因素和突出问题大量存在,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发展态势及矛盾纠纷排查中存在的问题,力图找到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对于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儒家思想体系申,中庸之道享有“至德”或核心的地位,由孔子所开创的这一观念或方法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哲学、伦理领域中相应的,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中和之美。它与中国古典美学重要原则和文艺批评标准:美善统一、情理结合、天人合一及刻意追求人生的最高审美境界密切相关。儒家“中”的观念也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政教分离原则作为现代宪政的基本原则是近代西方法治文明的产物。但即使在西方国家,也并无普遍模式。在法国,实行彻底的政教分离制度,这是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遗产,是与反对"旧制度"的历史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在德国,政教关系与其宗教改革背景和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国家与教会实行分工合作的政教分离制度。在美国,政教分离的主题是国家在多元宗教格局中保持中立态度。在法律上,它通过"设立分句"和"宗教自由实践分句"实现。这是西方政教分离体制的类型学。中国的政教分离制度不能走西方化、模式化的道路,而要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宪法军事条款按照三权分立制衡的理念从横向分割、纵向分割和相互制衡的角度对军事问题在宪政层面进行了设计。"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政府在宪政的框架内,通过国会立法授权向恐怖分子动用武力、改组政府机构、立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措施,以维护其国家安全和全球军事利益。面对失衡的"权力——权利"格局,联邦最高法院进行了"有限平衡",但这种平衡最终演化为"昙花一现"。美国的国家军事和安全利益成为国会、总统和法院行动坚守的最终准则。  相似文献   

14.
"龙门戍"设立,始子仇池氐王杨盛实行的"以镇戍代郡县"、"以军统户"的军政制度改革。本文从"龙门镇"设戍的历史背景和慕容拒夜袭龙门的战例中找到了杜甫笔下的《龙门镇》今地,是"西和县石峡街"的又一铁证。同时,纠正了在考察"龙门镇"今地上的一些错误认识与糊涂观念。确认洛溪水或洛汉水的发源地应叫"洛溪谷或洛汉谷(今六巷谷)";威武戍在今六巷乡境内;高河水的发源,流向与《水经注》对"东北穷溪"等的记述没有矛盾;汪士铎《水经注图》应该是考订"龙门戍"或"龙门镇"今地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5.
在儒家思想体系申,中庸之道享有“至德”或核心的地位,由孔子所开创的这一观念或方法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哲学、伦理领域中相应的,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中和之美。它与中国古典美学重要原则和文艺批评标准:美善统一、情理结合、天人合一及刻意追求人生的最高审美境界密切相关。儒家“中”的观念也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在其历史进程中并不是没有矛盾和差异的社会,而是民主与法制、活力与秩序、多元与公正、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综合统一体。解决这些矛盾,不仅需要行动的努力,更需要科学的思维基础。和谐思维作为辩证思维的合理延伸,以追求“对立面的和谐与统一”为价值目标,注重从协调、平衡、共处的统一视角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当选的主要外部原因是美国不顾中国反对台独和"公投"的严正立场,对台独采取明批暗扶的政策.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一个中国"原则的遵守仅限于口头,美国以<与台湾关系法>为借口,不断加强对台独的支持,成为台独势力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根源.美国玩弄"维持现状"和"两岸平衡战略"战略,目的是阻挠中国统一.美国偏向"泛绿",目的在于借台独保持台湾与大陆的分离局面.台湾选举后,美国阻挠中国大陆采取一些反对台独和促进祖国统一的措施,客观上起到了为陈水扁政权打气作用.美国已成为中国统一和中国崛起的最主要外部障碍,中国不应当对美国寄予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人民梦"深刻地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实现人民幸福的现实目标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热切追求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道化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人道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诉讼审判实际,审判、检察机关共同做好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调解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审判、检察机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职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做好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调解工作应当兼顾积极赔偿与真诚悔罪的统一,还要正确处理民事赔偿与刑罚适用的关系、正确区分因民赔达成协议被害人方谅解予以从轻、减轻判处与"以钱买刑"的界限。同时还要处理好对于被害人亲属在接受赔偿方面意见分歧案件、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调解不成后案件的处理以及留有余地判处案件的民事赔偿、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赔偿与量刑的平衡、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在调解工作的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石化现象"的定义入手,从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不平衡,语言学习的负向迁移等方面分析中国各层次学生在国内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石化现象"的内外起因,并探讨了如何通过CALL增加正迁移,减少负迁移及语言学习认知方法的改进等来防止或缓解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石化现象",以提高英语学习实际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