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1年,清政府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这首古奥的国歌竟成了清王朝的挽歌,辛亥革命打破了清王朝的“金瓯”梦。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这首歌表现当时革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孙中山基金会主办,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承办的"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27日~3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孙中山的思想学说、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及其当代价值,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揭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篇章。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辛亥诸元勋,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伟大功业。我身为民革党员、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感慨良多。现就我外祖父王庆云(淮上军总司令)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作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的伟大爱国者、民主革命先行者、近代化先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和政纲。他把"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作为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并最终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孙中山先生虽没有在大连留下足迹,但对俄、日侵占的大连地区十分关注。辛亥革命时期曾任命二位大连籍革命军将领;1923年时为大连中华青年会会刊《新文化》创刊号题写"宣传文化"题词。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大连市以"中山"命名的街道、广场、公园和行政区有4项,在东北地区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5.
邢增杰 《新东方》2005,(3):26-30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被称赞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但对于他退出临时总统后到首次国共合作前这一时期活动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对他这一时期因持"十年不预政治"的主张,对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其根源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里的枪声,打破了黑暗历史的沉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以非凡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开创了完  相似文献   

7.
100年前的1911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领导人民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中华民国。古老的华夏大地从沉睡  相似文献   

8.
杨未  皮明庥 《乡音》2011,(10):40-42
爆发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功不可没。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辛亥革命中,有一批中坚力量,孙中山、黄兴就是其中两位领袖人物。孙中山(1866年~1925年),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黄兴(1874年~1916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任庶务长。在黄花岗起义中,亲率敢死队往攻湖广总督署,招致失败。在汉口、汉阳战役中,出生入死。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总长。  相似文献   

9.
<正>9月28日,由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承办的《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史料展在宁开幕。省政协主席张连珍致辞。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石泰峰出席。张连珍在致辞中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8日)同志们,朋友们:100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这就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南京是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  相似文献   

11.
任庆海  王兴业 《乡音》2011,(9):35-36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今年10月是100周年。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成。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在东京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资产阶级改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致公党在旧金山建立1925年10月10日,曾在辛亥革命时期追随和资助孙中山先生、对推翻清王朝作出了贡献的海外洪门组织美州致公堂部分人士和香港、澳门的洪门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五州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决定以洪门致公堂为基础,组织华侨政党,定名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他以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二千年封建统治的光辉业绩功垂千古,以矢志不渝、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名扬四海。他的建党活动是其整个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首开中国“政党政治”之先河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值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本文试就孙中山与中国早期政党发展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00,(12)
1900年12月10日八国联军成立“管理北京委员会“。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举行复校开学典礼。1903年12月13日英国大举入侵西藏,进抵西藏亚东。1904年由上海一家文具店,将乒乓球传入中国。1905年12月8日留日学生陈天华蹈海自绝。本年,外国教会学校遍布全国。1906年12月2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民报》周年纪念会。孙中山作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的演讲。1907年12月上旬,革命党人袭取镇南关,孙中山亲向清兵发炮。1908年12月2日宣统帝溥仪即位,定明年为宣统元年。本年,王国维发表《人间词话》。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建精武体操学校。1910年清廷首次试办国家预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编制国家预算。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归国,17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本年,外资在华设厂120家。1912年民国男式服:长袍、马褂、学生装、中山装。1913年12月中国出现了第一位电影女演员严珊珊。1914年12月20日袁世凯下令正式恢复前清的祭天制度。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中华帝国大皇帝。本月,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春秋》2012,(3):1-1
孙中山与济南有着一段因缘际会: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将济南作为北伐清王朝的战略枢纽;1912年9月孙中山亲临济南考察和演说;1916年初夏孙中山指导山东讨袁护国战争以夺取济南作为决胜关键。李宏生先生《孙中山巡视济南史事录》对这段尘封的历史进行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16.
上下求索1897年农历正月初一,王枕心出生于江西省永修县。1913年7月,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发动了反对袁世凯专制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1914年孙中山召集旧部组建了中华革命党,国民党人从失败中振作起来,集结在中华革命党的旗帜下,投入新的战斗。王枕心1915年参加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只是一个几百人的秘密组织,远不能担当巩固共和的重任,孙中山决定再次改组。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给孙中山极大启示,孙中山于1919年10月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王枕心1918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部读书。1922年学成归国,…  相似文献   

17.
陈欣德 《传承》2011,(29):84-85
100年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先驱领导和发动了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场伟大革命中,广西籍的爱国知识分子、革命活动家马君武曾积极追随孙中山投入反清的斗争,并得到了孙中山的器重和称赞,成为当年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成为辛亥革命灿烂群星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1,(11):4-5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  相似文献   

19.
正1911年10月10日,一批满腔热血的青年军人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在武昌发动起义,史称"辛亥革命"。两个半月后,孙中山回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仅仅过了一个月,孙中山就被迫辞职,让位给军阀头子袁世凯。辛亥革命把皇帝拉下了宝座,但未能触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能改变中国人民被压迫被  相似文献   

20.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因其与孙中山先生结下的深厚缘分,1925年3月21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后的第九天,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永久纪念."中山"舰历经中国近代史上1913年至1938年间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伴随着孙中山先生走完他人生的最后八年时间,见证了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承载着中华民族那段厚重的历史."中山"舰不仅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