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新刑法第 2 0条第 1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 ,属于正当防卫。”这是对正当防卫的法定解释。对此 ,笔者将就正当防卫的立法渊源、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无限防卫权等对新刑法正当防卫制度进行分析。一、正当防卫的立法渊源正当防卫作为法律制度在我国自古有之。在汉朝的汉律中提到的“伤人及盗抵罪”,是指无故入人室宅舍 ,上人车船 ,索引人欲犯法者 ,其时杀之 ,无罪。这是公然允许对有盗窃嫌疑者 ,可以立即杀死。…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权的享有者只能是受害者,这是目前刑法理论界的通说.但正当防卫权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不法侵害不应仅仅从最初的表现形式进行界定,受害者在某些情况下超出了防卫范围的侵害亦属不法侵害,故正当防卫权的主体应从实质意义上进行把握,即侵害者也应当拥有正当防卫权.它包括一般防卫权和在特定情况下的无限防卫权.  相似文献   

3.
现代行政法治要求将人权保障与行政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考量 ,片面追求行政效率的传统行政管理法面临着向现代化转型的迫切任务。确认行政相对人的正当防卫权对相对人的权利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是传统行政法成功转型的关键。法理依据、构成要件以及与行政权力的冲突与平衡等问题 ,都是必须搞清楚的。  相似文献   

4.
只有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防卫才是正当防卫,超出这个范围的防卫需负法律责任。正当防卫的范围包括三个方面:正当防卫保护权益的范围、不法侵害的范围和防卫的限度范围。  相似文献   

5.
正当防卫是为了使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没有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就无存在的基础。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存在的前提条件 ,是导致正当防卫的直接起因。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制度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在社会呼唤正义、倡导见义勇为的今天,正当防卫制度尤为社会公众所关注。主观条件是正当防卫的重要构成条件之一,正当防卫主观意识、变化了的防卫意识可以导致防卫过当。我们应采取措施培养公民形成正当防卫意识,从而达到使公民充分行使正当防卫权,有效、及时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人民警察正当防卫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的正当防卫。《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具体规定》)和《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以人民警察的基本法和专门规定确定了人民警察正当防卫的特定内涵,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正当防卫论有必要从权利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其原因在于审判实践长期持法益衡量论,使得在正当防卫中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始终成为优先保护的利益,但这会侵害防卫人的自我决定权,使正当防卫变为被动的事后防御性措施。正当防卫的本质除法益保护之外,它还是一种权利。因为,正当防卫的制度利益就是优先保护防卫群体的防卫权。但是,这种防卫权不同于其他权利,它是一种合法暴力权:反击侵害人的防卫权应是合法暴力权;防卫紧迫性时行使的防卫权应是合法暴力权。正当防卫本质论上向合法暴力视角的转向,必然要求明确合法暴力权的使用条件。即,防卫人使用合法暴力权必须具备防卫意图和实施行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质权从性质上来说是一种担保物权,出质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对质物(动产)的占有移转给质权人,在债权清偿前,质权人可以占有该质物,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则债权人有权以该质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质物的价款优先受偿。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形即质物是易腐败之物或有其他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或者质物因危险事故的发  相似文献   

10.
论新刑法中正当防卫权之强化赵国强一、关于正当防卫基本概念之思考正当防卫的概念,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表述方法。一些学者认为,正当防卫就是采取对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反击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正当防卫就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人民警察在必须实行正当防卫的时候,放弃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人民警察的这种不作为行为成为犯罪必须具备犯罪构成的四个条件。此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犯罪客观方面,人民警察放弃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犯罪主体是人民警察。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成立的罪名是玩忽职守罪。在认定此犯罪时,还应当地清罪与非罪、此罪与被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在意思自治的审判模式中,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权,争议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就自己与对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如何处理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有权将其主张提请法院进行审判,这就是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因为诉权行使的审级不同、行使诉权的当事人不同,诉权相应地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分别为起诉权、反诉权、上诉权和申请再审权,其中,当事人的起诉权是诉权最重要、最典型的表现形态。从诉与审判的关系角度来看,无诉即无审判,“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其意义不仅是引起法院的审判,还在于它对审判有着彼此制约的关系,这种制约不限于诉讼中的某一点,事实上它存在于审判的全过程”。再审程序虽然不是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但它与一审、二审程序一样,都是法定的诉讼程序,虽然各自所处的环节不同,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各异,但在体现民事诉讼的性质和目的,实现民事诉讼的任务等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从审判权的行使须以当事人行使诉权为前提这个角度来看,再审程序启动权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其在本质上与起诉权、上诉权并无二致。纠纷发生后,利害关系人不诉至法院请求国家公权力介入解决纠纷,则法院不主动依职权启动一审程序;一审裁判作出后,当事人不依法上诉的,二审程序也就无从系属;同理,在裁判生效之后,若是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依法申请再审,则其享有的再审启动权应视为被其放弃,此时其他主体无权启动再审程序(除非案件涉及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
答辩失权制度在民事诉讼上有独立的价值,该制度的确立对于我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押犯是否具有生育权,是人权讨论中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问题。生育权的主体应是所有公民,包括已婚女性与未婚女性。生育权应是一种自然权利,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每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现阶段,我国的在押犯生育权并未被剥夺,但是,罪犯的生育权行使应当区分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试论配偶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1年4月28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配偶权给予了法律上的认定 ,这是我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 ,它对于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新《婚姻法》对配偶权的规定过于原则 ,仍有待完善。而完善配偶权制度 ,是关键的就是应进一步充实、健全配偶权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试论商品化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品化权起源于美国,至今仍处于研究领域。商品化权应是一项权利主体将其拥有的能够创造商业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虚拟角色、真实人物及该文学艺术作品的名称和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人人格标识等自己或授权他人使用的权利。它应由著作权法和人格权法来保护。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一般正当防卫的限度,对特别防卫权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指出特别防卫权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强调要明确特别防卫的对象和限度,以保证法条的连贯性,防止滥用防卫权。  相似文献   

18.
试论贞操权     
贞操权是否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对贞操与贞操权、贞操权的内容、贞操权与配偶权、贞操权的损害赔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我国法律应当将贞操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19.
正当防卫制度最早是作为公民自力救济方法之一而被法律所认可 ,确认人类有与生俱来的抵制外来侵害的天然权利 ,充分体现了人权思想。但随着人类生活的日益社会化 ,尤其是社会大生产的出现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增多 ,人类开始注意到社会权利的重要性 ,强调个人权利与社会权利的平衡发展 ,个人在重视行使自身权利时不能侵犯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权利 ,不能影响社会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 ,即要求个人在正当防卫时不能过当 ,反之会遭受侵害人反防卫的限制。由此 ,正当防卫从最初的无限防卫思想开始向有限防卫思想转变 ,主张个人享有自卫权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作品的时空性决定了作品的可续作性 ,作品的续作直接关系著作权人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 ,应由相应的法律规范予以保护。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没有直接保护作品续作利益的规范 ,间接保护方法无法达到保护续作利益的目的。由《著作权法》创设作品续作权应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