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其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中亚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地区文明的繁荣,所形成的丝路精神也成为了今天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交流的纽带。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历史比较等方法,通过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理念、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的历史追溯、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面临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探讨交流的路径选择这四部分入手,分析中国文化向中亚传播的重要性并尝试探索交流策略以便中国文化更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们看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我们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我们要坚定相互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稳定等重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大沿线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维护能源大通道的稳定与安全,而且有助于完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促进能源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中国作为世界性能源大国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须顺应周边国家对深化能源合作和确保能源安全的期待,为区域能源合作发挥建设性和引领性作用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伟大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陈佳 《宁夏党校学报》2008,10(4):103-106
中亚因其独特的地缘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世界大国博弈的重要目标。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进行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中亚地区对于中国不仅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是中国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和能源输送安全的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略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在坚持循序渐进、合作共赢原则的基础上,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大领域,即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原则,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平等正义和均衡正义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个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思考。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需要明确时代演变的方向。一方面,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和力量在增长,人类相互依存在上升,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均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诞生了中亚五国,留下了地缘政治权力真空。伴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目前该地区正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这包括边界冲突、跨国民族矛盾、资源短缺、种族暴力、颜色革命、糟糕的边境管理、毒品走私、日益增长的极端主义等三股势力、俄罗斯军事介入加大、有组织犯罪及疲软的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等,强烈的共同安全利益无疑增强了扩大地区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各国均期待共建中亚安全共同体,以维护地区集体安全,有效应对三股势力和全球化的内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9.
杨鸿玺 《学习月刊》2012,(19):44-45
传统的中亚地区主要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在此传统地域基础上,泛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区域可以延伸至中国、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外高加索部分地区。当前,中亚地区经济合作面临不少机遇,也面临不少现实问题的制约,需要该地区国家以积极心态,求同存异、趋利避害。一、中亚地区开展经济合作面临诸多机遇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全球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传统的治理方式应对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常常束手无策,暴露出了治理观念不一、治理机制失灵等缺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变革的中国方案。在观念上,中国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增进全球治理的观念共识;在机制上,中国倡议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回到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机制上来,并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提供全球治理公共产品。全球治理变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运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变革的目标旨归。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法治理念为基础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际法治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结晶,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法治保障。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包括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体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举措是加强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完善全球公正的数据安全规则,提升中国全球化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国际治理的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赵可金 《前线》2017,(11):152-157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必然产物,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强调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指明了方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创新和发展,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正>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把握近年来我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领会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深化合作、务实交流,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为各国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世界进步的需要,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世界人民的美好追求。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相互依托、相伴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应在明确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原则基础上,达成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并从建立伙伴关系、营造安全环境、谋求经济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以及构筑生态体系五个方面做出共同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了当今国际秩序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渊源,而且体现了东方智慧和天下情怀,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维护人类利益的世界视野。新世纪的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系列生存危机: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等问题,同时,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在逐渐突显。所以,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些难题并非一国之力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应对。"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如何防止全球性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安全倡议是促进世界安危与共的中国方案,构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安全向度的价值主张和实践平台。全球安全倡议产生于安全赤字有增无减、安全治理存在缺失、安全理念亟待更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对“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重要命题的科学解答。“六个坚持”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基础理念、基本立场、规范准则、重要原则、行动主张及统筹领域,以丰富内涵形成一个完备体系。全球安全倡议具有促进安全理念创新发展、推动世界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等理论与实践价值,给予安全课题丰富启示。各国应团结一致,积极响应全球安全倡议,从安全向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的发展启动了资本逻辑,在带来巨大贡献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这就必须要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在应对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过程中,面临着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人工智能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人工智能的伦理与道理规约缺位、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体系尚待完成四种现实困境。这必然要求应对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中国方案的出场:一是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价值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发展理念,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价值观上的认同;三是道德规约,用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与伦理规范来约束人工智能的设计、实验、推广和使用的全过程,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道德上的约束;四是全球治理,构建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利益共同体,构建全球参与、共同维护、共同保障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安全共同体,推动各国“深化交流、增进共识、加强合作”,“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陈婷 《前线》2021,(1):48-5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合作抗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团结协作是战胜疫情的唯一出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当前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指明了方向,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当下,我们要对一些西方国家出现的民族主义情绪、意识形态偏见以及逆全球化思潮的泛起保持高度警惕,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