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11月8日到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此次出访开创了几个"第一次":这是71岁的特朗普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是其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十九大后中国首次接待的外国元首。美方此前曾宣称,本届政府正为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确立方向。那么,特朗普此行究竟传达出了什么样的信息?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如何演变?  相似文献   

2.
朱锋  张乐磊 《唯实》2020,(2):86-92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在中国举国欢庆70年来国家建设发展成就的同时,中美关系却跌落至建交40年来的最低谷。特朗普政府从2018年3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不断升级和恶化,美国在涉台武器销售、增加南海"航行自由"的频率和挑衅性,以及特朗普政府对华言论攻击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中美关系的经贸和安全议题的紧张和冲突还开始蔓延和损害到了人文、社科和科技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赵勇  刘雅 《新视野》2018,(5):56-61
中美两国围绕失衡调整的贸易摩擦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事件。分析特朗普政府平衡中美贸易的真实动因,可以发现:特朗普政府不但人为地放大了对贸易失衡问题的关注,也选择性地忽略了贸易失衡对于美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其围绕中美贸易失衡的很多论述都带有强烈的伪命题属性。同时,特朗普政府并不在意是否能够真正地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除了政治作秀之外,其真实意图在于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施遏制以及实现更多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4.
正7月6日中午,美国正式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作为回应,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这是中国为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的必要反击。特朗普政府的"贸易霸凌主义"究竟要把世界带向何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应该怎样应对?今年6月15日,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一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  相似文献   

5.
正经贸关系历来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是,美国特朗普政府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单方面悍然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7月6日,美国开始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8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第二轮关税计划,对价值16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8月23日正式生效。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我国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反击。美国主动发起贸易战,表面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6,(12)
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对外战略目标不会改变,但他采用的政策和措施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其政策重点是:以强化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以确保"美国第一"为导向,使美国"再次强大"。他的信条是:"美国最强大的时候,也是世界最和平、最繁荣的时候。"特朗普上台后,有可能给全球地缘政治和中美关系带来全面、复杂、难以预测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近来,中国被美国特朗普政府扣上了几顶帽子,一曰"修正主义国家",二曰"新帝国主义列强",三曰奉行"掠食性经济政策"。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审议报告》以及政府高官讲话中,美方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挑战美国"利益、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美方还酝酿在经贸领域发起更多、更严厉的对华贸易施压措施。人们由此难免担心中美是  相似文献   

8.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苏联因素(1969~1979)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中美两国对苏联战略意图的判断、不尽相同的对苏政策取向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两国之间的政策互动,始终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一、苏联重兵压境(1969~1972年).这促使中国对美政策作出战略性调整,对苏防卫作战成为中国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二、寻求与美合作的战略支点(1973~1976年).中国提出了"一条线"联合抗苏战略构想.但美国继续搞对苏缓和,阻碍了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三、把握战略契机(1977~1979年).苏联强劲的全球扩张势头,使美国的对苏缓和政策严重受挫,从而强化了中美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提供了契机,从而加快建交谈判步伐,最终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探索与突破。利益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构成了社会治理共同体演进的三重逻辑。利益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物质基础;制度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根本保障;价值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精神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多元利益的协调共生、制度的规范运行和价值的共识凝聚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最终目标在于超越"虚假的共同体",走向"真实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实现历史性会晤。在近年来朝鲜半岛安全局势因朝核问题而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此次美朝峰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战略意义。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调整的主要动因及其对美朝关系以及东北亚安全局势走向的影响,值得全世界关注。"特金会"的战略意义此次美朝峰会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朝鲜承诺"努力实现朝鲜半岛的完全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7,(3)
特朗普政府的"禁穆令"挑战了很多美国人认为决不可改变的法理原则、价值信念与历史传统,也被认为严重背离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更难以被国际社会接受。虽然"禁穆令"被暂时叫停,但与此有关的政策辩论、司法博弈和国际纷争仍在持续,其背后折射出的新动向更将对国际格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7,(2)
2016年美国大选在世人面前彻底暴露了美国内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及其民主制度的虚伪性,极大地动摇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内外政策不仅对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冲击亚洲特别是东亚地缘政治以及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我国要尽最大努力争取中美关系不出大的轨道,同时要做好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G2、“中美国”与中美关系的现实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国际上关于中美关系的新概念不断涌现,从2005年"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到去年的所谓G2和"中美国",都成为媒体上热议的话题。实际上中美关系的现实定位,并非某些名人的主观期待或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是当今中国外交的一大重点。我国在对美关系上向来采取重视、合作、积极沟通的政策。步入21世纪后中美关系遭遇诸多挑战,特朗普当选总统后,更是在贸易等方面制造摩擦,中美关系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认清中国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积极稳妥处理中美关系,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推动中美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当选世界超级大国美国总统令整个世界"震惊",深感"不正常",对"特朗普效应"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现象级效应"的研判是当前中国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围绕特朗普效应论析、特朗普现象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应对"特朗普现象与效应"的举措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当前本选题研究层面具有一定探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据2月11日的《羊城晚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学者叶海林近日撰文表示,中国外交需更多"造词"。文章指出,美国利用灵活多变的外交概念调整,把住了中美关系的话语权。美国人先把  相似文献   

17.
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表明布什将继续推行其上一任期确立的全球战略和外交安全政策,但又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布什在新的任期内将继续寻求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把中国定位为非敌非友国家,同时仍将中国视作“潜在的挑战对手”。因此,该任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基本走向,应当是与上一任期既有延续又有调整,总体上延续,局部调整,战略上延续,策略上调整;“接触加防范”,“合作加遏制”以试图把中国纳入美国所期望的国际体系的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根本转变。尽管中美关系中还存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不利因素,但美国两党在对华关系上已初步达成共识,中美关系已呈相对稳定与成熟趋势,新世纪之初的中美关系在回归稳定轨道的基础上将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6)
利益共同体是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对立统一发展的结果,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机制。在私有制条件下,利益共同体表现为"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共产主义是利益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利益共同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立完善科学的利益保障机制是充分发挥利益共同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人民大会堂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  相似文献   

20.
日前,在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低迷、发展模式调整遭遇瓶颈、各方对"全球化"进程诸多不确定性感到迷茫之际,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的一年一度的达沃斯论坛如期举行。引人关注的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极力鼓吹"美国优先"形成强烈对比,代表中国出席论坛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向世界表明中国捍卫经济全球化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