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屯垦是我国历代中央王朝经略西域的一项重要国策。自公元前105年汉朝在眩雷屯田,以后历代中央王朝大多承汉制都曾在西域驻兵屯田。屯垦不仅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治理,同时也推动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自汉代起,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就使汉文化在遥远的西域声名远播。本文重点阐释了汉、唐、清时期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史实。  相似文献   

3.
中原与西域从联系发展到联合最终发展到联合一体即统一,有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必然因素。首先,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西域与中原的紧密联系;其次,匈奴的扩张政策迫使中原与西域各汗国在抵御匈奴的斗争中联合;第三,东汉时期西域诸国有要求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管理的迫切愿望;第四,汉朝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政策对西域形成向心力。  相似文献   

4.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各民族的精英,对民族群众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具有强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维护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并借助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示范效应,引导本民族群众正确树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原距离西域路途遥远,而起源于黄河流域的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可谓是由来已久。本文旨在对汉文化在西域传播的原因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党建与人才》2001,(1):44-44
翻开历史画卷,中国汉、唐、元、清几朝政府,均对西部尤其是现在的新疆、西藏地区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活动。追踪先辈开拓者的足迹作一番历史的巡游,将给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带来一些启示。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是中西交通开拓的标志,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也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地区的序幕。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完成了对西域的统一。在此前后,西汉王朝为开发和治理新疆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屯垦戍边。组织汉族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是汉代经营西域的一项…  相似文献   

7.
国家认同属于爱国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根基,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团结稳定的思想价值纽带。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西部边陲,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关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关乎中华民族大团结。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应坚持"五个结合",即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与倡行"两个共同"主题相结合、完善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强化国家公民认同相结合、尊重各民族文化与增进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相结合、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与拓宽少数民族群众政治参与渠道相结合,以及依法开展反分裂斗争与长期普遍进行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8.
宁夏作为西北之门户,扼内陆与西域之交通要道,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界线。因此,它的发展与变化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古代中国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往往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侵扰,大多数时候宁夏都是处在双方交涉、对峙的中间地带。所以历史上宁夏的开发随中原王朝的兴衰时断时续,约分三个时期:第一期始于秦,盛于汉而废于三国两晋;  相似文献   

9.
民族认同机制是由民族认同主体、民族认同客体和民族认同内容构成的旨在实现民族认同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在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三大功能:民族认同机制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血缘基础;民族认同机制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桥梁;民族认同机制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预警的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化建设是西北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对政治制度认同、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认同的基本条件,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必备条件。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培育少数民族新型公民的需要,能优化和正确指导少数民族的政治行为,增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进一步推进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的国家和政治认同,战胜各种分裂祖国的活动,促进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推动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神圣性、传承性和丰富性等显著特征。中原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打造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根基,中原文化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而且中原文化携手周边文化共同繁荣。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原文化拥有强势的话语权,尽管中原文化与各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但是,中原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广。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原文化充当主体,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中原文化理应发挥核心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代构筑了大中华疆域形成的基础,有利于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大中华民族国家版图的形成。在儒家传统民族观指导下,中央王朝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民族治理思想,推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始于汉代的独尊儒术,使文化认同趋于一统;史学亦形成了"汉盛于周"的历史定位,并具有强烈的"宣汉"意识。有汉一代,大一统思想成为政治稳定器,并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政治理念。由此,汉代以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一切重大政治文化现象,均辉映着大一统思想。探察汉代对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建树,阐发汉代优秀文化的思想价值,对于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一体与多元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于洪卿 《求实》2006,(6):83-87
文化安全为一个国家提供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强大的发展经济与科学技术生产力的精神动力,为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提供深厚的道德基础。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这种共同的、稳定的基本价值观念,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只能化为泡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播影视文化、互联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的渗透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安全。作为以促进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认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6,(12):66-67
隆里古城位于锦屏县西南部,是一座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军事屯堡,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数百年来,作为屯军后裔的古城居民的汉文化与当地苗、侗民族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是当地少数民旅地区的"汉文化孤岛"。古城是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贵州生态博物馆"之一,2007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隆里古建筑群被列为  相似文献   

15.
边境牧区因具有与其他国家接壤、少数民族聚居、生产以畜牧为主等的基本特征,往往既是牧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筑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场域,因此边境牧区牧民生计关系着地区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博州11个牧业村的调研,分析边境村牧民生计现状,阐释新疆边境牧区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攻坚克难之地,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凸显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意识的危机,严重危害了边疆社会稳定和安全.为此,提高跨界民族国家认同度,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突破族群意识束缚,认同各民族融合的价值;接受主流媒体舆论宣传,认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履行公民服务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警惕民族分裂主义对跨界民族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维护边疆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前提,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民族团结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文章从民族团结与政治认同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途径,以促进民族团结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前提,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民族团结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文章从民族团结与政治认同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途径,以促进民族团结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关乎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对国家的认同关乎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全稳定。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既要重视民族认同更要注重国家认同。通过调查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情况,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宏观和微观的国家认同状况都较好,但是国家认同中存在着公民身份自评较差和冲动性的民族情感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人没有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精神,也不能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关系到中国文明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实现,是提高国家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的重要基础。核心价值观塑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心理,维系着民族的身份认同,它不仅蕴含着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同时也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文化含义。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千百年来传递着百姓生活的常道,代表着最基本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