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党是现代政治运行的核心动力。政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质上属于社会,政党的生命取决于社会的认可。从政党与社会力量对比上,可以将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分为四种模式:弱社会弱政党,弱社会强政党,弱政党强社会,强社会强政党。不同的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不同历史境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三位一体"的基层工作体系,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实现了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从政党、国家、社会三维视角对这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进行学理审视,我们发现:政党建设从"内部整合"走向对社会的"外部整合";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党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介环节;社会自主性与政党建设和政府转型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3.
李建华  潘忠 《学习论坛》2012,(10):42-46
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同时也是民主政治发展不够充分的产物,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政策优化、社会稳定、社会整合等特殊的功能。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政党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处理好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政党与政党之间伦理关系,事关政党的发展与存亡。  相似文献   

4.
党群关系的实质是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即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在社会中生存之必要与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问题。鉴于此,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就成为政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在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加深了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意识形态模糊、政党组织萎缩、社会功能弱化和治国理政乏力等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与加深主要是西方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组织力量竞争、现代媒体发展等外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围绕着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学术界形成了政党衰落和政党调适两种观点。政党危机与政党发展并存背景下,政党衰落论略显悲观,而政党调适论不仅客观与辩证,而且也为西方国家政党通过变革摆脱危机和推进世界政党政治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被"异化"的可能.两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型政党和全面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政党管理无论在政治实践层面,还是在政治理论层面都极为重要。政党管理分析首先要确定政党的基本属性,社会团体说、国家机构说和国家一社会中介说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无法准确地界定政党属性,因而在政治实践中政党管理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将政党和政党管理纳入到社会公共政治的范畴,能较为合理地对政党进行定位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在社会公共政治领域中,政党管理的场域可分为“政府中的政党”、“社会中的政党”和“选举中的政党”,从而形成国家对政党的管理和政党自主管理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而政党管理的场域只是从理论上构设了政党管理的空间结构,从时间维度看,政党管理模式经历了极端化的阶段后正朝向“国家与政党共治”的管理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是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社会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引导和推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从而实现从学习型政党走向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政党的社会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之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裕军 《求实》2007,(9):31-34
政党是联结社会与国家的桥梁。政党不仅有政治功能,也有社会功能。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社会利益的表达、社会组织动员、社会价值观念整合等。政党的社会功能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在于:增进社会福利、增进社会团结、增进社会认同等等。  相似文献   

10.
政党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公共权力与民众需求同时作用于政党,使其产生行政化和社会化的倾向。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依靠政党社会化,夺取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国初期,党掌握了公共权力并通过政党行政化的运作逻辑巩固了国家政权;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领域的发展和个体自主性的增强,要求党在有效执政的同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对基层党组织重新提出了社会化的要求。应对挑战,基层党组织可以同时通过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政党扩张及调整党组织设置的政党增殖路径来实现政党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极右翼政党是当代西欧社会中不容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它对西欧社会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极右翼政党在竞选过程中,提出吸引公众的议题,不仅对主流政党施加了压力。达到了与主流政党分享制定政策的权力,而且提高了极右翼政党自身在选民心目中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主流政党面对极右翼政党的挑战不得不做出回应,采取各种方法和策略抑制极右翼政党力量的生长,来自市民社会的力量也从非国家层面对极右翼政党进行抵制,在西欧出现了极右翼政党和主流政党互相博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全球社会风险的加大和政治行为者的个体化是政党信任问题凸显的全球情境.中国在双重转型过程中加剧的社会问题和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是政党信任问题凸显的中国情境.与干部型政党、群众型政党和全方位政党这三种政党模式相对应的政党信任类型分别是庇护型信任、动员型信任和契约型信任.当前中国政党信任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自政党信任模式的转型,即传统的动员型政党信任已经逐渐瓦解,而新型的契约型政党信任并未完全生成.  相似文献   

13.
在证成了政党与道德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之后,文章试图通过回溯西方政治哲学史的德性思想,来找寻政党道德的构成内容与基本特征.文章认为,政党道德内在于社会实践当中,是一种基于政治共同体的整体生活,而且需要从政党传统和政治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政党道德与公民道德的互动通过公民的政党参与来实现.两者的互动可以使政党更容易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使得原本割裂的社群生活得以联结,也使得整体的政治生活处于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14.
社区是国外政党基层组织的重要活动领域,社区民众是政党生存的社会基础。国外政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走访社区民众、与社会组织合作以及利用互联网在社区开展互联网政治来联系民众,进行政治动员,进而夯实自身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治理过程中,与社会沟通是执政党一项基本的社会性功能。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来看,社会结构的多元性、社会组织的多样性以及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技术变革都给执政党与社会沟通带来了诸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实现政党社会功能的回归、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沟通作用、健全政党的多元化沟通机制以及创新政党沟通社会的技术工具等方面来提升执政党与社会沟通的能力与效力。  相似文献   

16.
政党向社会作出反应,代表某种社会利益;社会阶级、阶层或群体选择支持政党的政治主张,并自觉追随政党的政治行为。在政党代表民众与民众拥护政党的互动中,政党充当了民众的代言人和领路人,民众形成了政党的社会基础和力量源泉。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革命时期的阶级联盟”、“改造时期的特殊群体”和“改革时期的政治联盟”三个历史阶段,社会分层、政策变量和政党权威是民主党派社会基础变迁最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知识分子队伍变化的新情况,民主党派社会基础也应适时调整、适度拓展,以增强民主党派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提升多党合作的团结面和包容力。  相似文献   

17.
在政党-国家中从来没有也不可能缺少政党或国家任何一方的孤立性改革,改革始终需要将政党与国家两方纳入同一个政治过程方至成功。因而,从政治学的视角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服务型政党建设这两大战略命题的生成、关联与发展,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今中国政治过程与政治发展的关键。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服务型政党建设两大战略命题在基本逻辑、价值目标、基本关系方面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推进这两大战略的真正实现和协调发展,需要从价值基础、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服务自觉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好国家与社会、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实现国家、政党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政党制度就是一定规则下的政党的排列组合,政党互动的方式。我们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展开。第一,对政党制度中政党间互动模式的解读。不同的政党互动模式,不仅可以区别政党制度之间的类别,而且从互动的制度化水平能够衡量政党制度的文明程度。第二,政党互动模式与社会生态变化的关系。政党互动中的某些缺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更加凸现其不适应的一面。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是为了使我国政党制度在与西方政治博弈中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廖龙辉 《探索》2005,4(6):33-35
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点,对于深化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党,它们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异化”的可能。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执政型”政党和“全面执政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廖龙辉 《求实》2006,2(2):22-24
深入比较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点,对于深化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党,它们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被“异化”的可能。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执政型”政党和“全面执政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