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外实际,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发展党际关系和国际联合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党际关系的思想,赋予毛泽东思想党际关系思想以新的内容,是在毛泽东关于党际关系思想的基础上的丰富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政党外交思想”和“党际关系理论”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初步阐述了加强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从指导思想、目标宗旨、主题判断、功能作用以及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艺术等方面阐明和构建了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伟大的实践:毛泽东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党际关系原则,开创了我党同其他政党交往的历史;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实现了党际关系的历史性跨越;江泽民提出了世界多样性思想,使政党外交以独特的方式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十分重视党的对外工作,在多种场合阐述了党的对外工作的重要原则,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关于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思想。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导下,党的对外工作摒弃了“左”的影响,实现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的重大转变,形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对外交往局面。继邓小平之后,党的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确立的新型党际关系原则 ,主张各党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取代了以“一个中心”、“一个模式”为基本特征的“大家庭”模式。这是对马克思国际共运理论的重大创新 ,对推进当代国际共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党际关系的思想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独立自主与相互援助、民主平等与协商一致、长期共存与相互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党际关系思想。正确解读毛泽东的党际关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思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和平共处思想、关于党际关系的理论和国际主义思想,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周宝龙 《工会论坛》2009,15(1):60-61
党际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本文从和谐角度出发,在党际和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政党制度中蕴涵着和谐因素及建设和谐的党际关系的途径三个方面解读了中国政党的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具有科学性、现实性特点:党建目标和任务更符合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时代任务,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更强调改善党的领导,并把制度建设放在重点和突出地位;处理党际关系具有民主化、平等化特点:提出了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价值取向的多党合作思想,突破了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决定亲疏的标准,突破了国家关系服从于党际关系的不正常状况,确立了党际关系服从、服务于国家关系的最高目标;其政党制度建设思想充分考虑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理性化、规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党际关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关系。当代中国党际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优势,但由于现阶段中国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党际关系仍面临很多新问题。因此,应积极探索推进和完善新型党际关系的路径,以期对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际民主是党际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与合法化。政党制度对党际民主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两党制形成了特殊的党际民主。同美国党际民主相比,我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自身特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党际民主的经验与优点。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的党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存在着实现关系和谐的历史合作基础.现实制度基础和理想信念基础。和谐的党际关系就是政党之间政治认同度高、相互团结合作、彼此支持.共同奋斗。这是和谐党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在中国现实和平稳定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党际关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与各民主党派求同存异,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共产党领导,加强参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党关系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它表现出兼容并蓄、多元一体、协调有序的特征。中国党际关系和谐的原因在于:政党制度与国体相称,与民心相符,与国情相适。实现党际关系长期和谐的策略有:进行国情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政党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党政治中,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作为参政党存在的八个民主党派,中国的这种政党制度被称为新型的政党制度,党际间的关系被称为和谐的党际关系。许多学者在研究党际关系时侧重于研究执政党与参政党间的和谐关系,往往忽略了参政党由八个相互独立的民主党派构成这一事实,因此,党际关系研究还应该包括对参政党内部关系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作为参政党存在的八个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从其关系现状出发,揭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通过优化民主党派间的关系来更好的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自成立以来,党际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实践证明,恪守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正确处理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始终保持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以及超越意识形态等等,是党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其中,党际关系和谐又是贯穿90年党际交往的一条主线,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党际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和核心本质。党际和谐的政党关系因应了政治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际和谐的产生和维系不仅是主观设计和客观发展的契合成果,更是和谐文化的文化基因长期优化的结晶。党际和谐的基本精神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党际和谐的制度机体根植于和谐文化的深厚土壤,而党际和谐的发展完善,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培育和给养。因为,文化对党际和谐起着更根本、更长期和更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有着"四个统一"的整体,党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时期,各民主党派在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党关系和谐则社会稳定,政党关系不和谐甚至矛盾尖锐则社会动荡。发展经济为党际关系和谐注入动力;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是党际关系和谐的保障;发展民主政治,为党际关系和谐注入活力;充分利用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形式,化解党际矛盾,凝聚社会各阶层次的力量;搞好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际关系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外交评论》2017,(1):107-128
冷战时期,分属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在互相交往时,同样会面临如何处理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问题。从中法关系的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中国(中共)—法共—法国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形成此消彼长的局面:从中法两国关系对立、党际关系占主导地位,到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改善但受到法国政府限制,再到党际关系制约国家关系多层面发展,最终到党际关系破裂、国家外交关系确立。这种变化反映了跨阵营国家交往时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张力,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阶级对抗性、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利益的错位以及冷战国际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和观念的转变,这种张力得到了化解。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促使政党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中的重要部分,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而服务。  相似文献   

19.
对外党际交往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始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往经历了从服从共产国际指导到独立自主,到确立党际交往四项原则,再到构建新型政党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往的百年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敢于斗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认知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生存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实践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途径。主体间性视域下和谐党际关系发展要坚持主体间性认知、主体间性生存、主体间性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