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年伊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依照《领导干部廉政自律规定》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向社会公开作出"八项承诺":一是凡是向党委班子成员跑官要官的,不但不给,还要对其批评教育,并告知组织,记录在案,今后对这样的同志一定要注意;二是领导干  相似文献   

2.
世事杂谈     
没人卖官,谁去跑官?摇跑官要官确是如今官场的恶习。但官场上的人都知道,官,单靠跑是跑不来的,而是靠买,靠送。因此,跑官要官的背后,实质是买官卖官。我国干部管理体制有一个显著特色:垂直领导,分级管理。具体说就是,下级官员由上级任命,下级主要对上级负责。县委书记、县长当选后,也会表示要对全县党员群众负责云云。实质上,他心里明白得很,我的官是上级部门任命的,我首先要让上级满意,对上级负责。于是,形象工程出来了。这些东西都是做给上面看的。因为,当地老百姓对你的政绩一清二楚,你宣传得再漂亮,也骗不过他们。因此,要杜绝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3.
(一)坚决抵制跑官要官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凡是向省常委跑官要官的,不但不给,而且要教育批,并告诉组织部门,记录在案,今后对这样的志要注意观察。(二)坚决拒收钱物凡是给省委常委班子成员送钱、有价证、支付凭证和贵重物品的,一概拒收,并对送物的人提出严肃批评。拒绝不了的立即上交织,记录在案,并责成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严处理。(三)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凡是以领导及其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名义事、谋利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一概拒绝,严批评,并向领导同志或办公室报告。领导干要从严管住配偶、子…  相似文献   

4.
官事     
《小康》2004,(8):11-11
廉政承诺"风暴" 7月6日,中共江苏省委全体常 委通过《新华日报》向全省做出四项政 治承诺:"坚决抵制跑官要官、坚决拒 收钱财、严格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 员、带头遵纪守法"。承诺中重点强调 了"坚决抵制跑官要官",强调"凡是 向省委常委领导班子成员跑官要官的, 不但要坚决拒绝,而且要严肃批评教 育,并告知组织部门将其记录在案,今 后对这样的干部要引起警觉"。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许多省 份都掀起了一股廉政承诺的"风 暴":  相似文献   

5.
新闻回放: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底下干部在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防止各方“说客”,在其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敬告“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要制止“跑  相似文献   

6.
我市已出台五条措施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卖官”者将严肃查处,“买官”者则将一律免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旭秋说,当前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多做得很好,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现象。为此,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五项措施,严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歪风。凡“跑官要官”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组织处理;坚决  相似文献   

7.
客观地认识跑官要官现象□李兆中跑官要官,是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本文提出这个问题,既不是鼓励、倡导人们去跑官要官,也不是说要对这些人给予理解,而是觉得应对这种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因为只有客观地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逐步减少以致杜绝跑官要官...  相似文献   

8.
2005年元旦、春节将至。市纪委、市监察局近日发出通知重申,各地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许跑官要官。 通知指出,严格执行“五个不许”规定: 一是不许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对违反规定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二是不许“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  相似文献   

9.
现在,最牵动广大干部政治心绪的,无疑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任用选拔。随着《干部任用条例》的实行,许多如跑官要官等不合规范、不合法的官场潜规则已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官员的考核评价也变得越来越科学规范,靠蒙混过关的庸官、贪官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相似文献   

10.
吴可  孙博 《小康》2004,(2):74-74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部落,就开始有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官。社会总是要有人搞政治的,搞政治就得想办法当官。对一些人来说,当官升官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来说,社会上的官职总是太少或太小了。因而,想当官就得跑官,就得先让人家认识自己。什么动作都不搞,突然有人让你当一个官,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用经济学分析,跑官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事出有因,合乎情理。握有选票或有决定权的人,假如不了解你,或压根儿就不认识你,你不跑,不向他们传递你的信息,他们如何选你做官?所以,跑官本身并没有错。不论哪朝哪代、中国外国,做官都需要"跑"的。不过体制不同,跑官的路径也不同。有的往上跑,有的则往下跑。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数“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整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然后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得一官半职。那副嘴脸,很容易让人想起封建王朝时的奴才形象。 在社会日益昌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宁愿不要人格而去跑官呢?其中关键之关键恐怕应该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史载北宋王旦当宰相时,推荐、提携了很多官员,但他…  相似文献   

12.
浅谈跑官要官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张步强近年来跑官要官现象悄然滋生并呈蔓延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尤其是组织部门都应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地、旗帜鲜明地对跑官要官现象加以狠刹和制止。这是因为跑官要官现象一旦风行,...  相似文献   

13.
可圈可点     
省委书记“炮轰”跑官要官据工人日报报道,日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河南省委七届十次全会上再度痛斥“跑官要官”之风,四次提到干部作风问题。徐光春说“,干部干部,是干出来的,并不是干部自己跑出来的、说出来的。否则,就不叫‘干部’,而叫做‘跑部’‘、说部’了。对那些封官许愿、请客送礼、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者,一经发现,坚决依纪查处!”◆点评:把给官的对象换成普通老百姓,这才是该有的考评体制。newscarto\学生宿舍分三六九等据重庆晚报报道,放弃免费的房间,放弃便宜的房间,一些大学生宁愿一掷千金,争着住进校园内的别墅,这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14.
张志 《小康》2006,(10):48-50
当跑官要官在一些地方成为风气的时候,陕西宜君县委书记熊晖贴出了告示:跑官要官别找我。县官告示:跑官要官别找我宜君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北部,总面积1531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万人。或许是因为这个县面积太小了,所以在地图上找到它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在问到陕西朋友的时候,竟然有很多人也不知道。但是自打2006年8月份,媒体报道了该县县委书记熊晖“出告示躲跑官”以后,该县及县委书记已然成为“众议”的焦点。中央部署,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领导班子将在2006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完成换届工作。根据陕西省和铜川市安排,7…  相似文献   

15.
为官杂谈     
为官杂谈周健行官者、领导也,公仆也。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偏激心理,认为清高者不屑于为官从政,不屑于与官为伍,认为官场多龌龊,为官多不廉。但也有另一种偏向,伸手要官脸不红,跑官闹官。C不跳。现实官场中“清官”、“好官”不少,但也确实存在“贪官”、“庸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社会政治舞台上出现的一种怪现象就是跑官要官。一些平庸之辈或好安之徒通过此种途径,一夜之间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社会主义政治殿堂。跑官要官不仅是一种严重胞政治腐败行为,它还是滋生其它各种腐败现象的一个重要源头。其行为之劣,危害之大,应当引起人们高度警觉。首先,跑官要官腐蚀干部队伍。跑官者所从事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政治交易,即在物质上请吃请喝、行贿送礼,在精神上吹拍档媚、巴结奉迎,以此博得领导者的欢心,赢得领导者的好感,获得领导者的提拔。一些干部正是在你向我投之以桃,我对你报之以李中,把人民…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载文指出,在换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跑官要官”排在第一位,“暗箱操作”排在第二位,“拉票贿选”排在第三位。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04,(8)
一、坚决抵制跑官要官。凡是向省委常委领导班子成员跑官要官的,不但要坚决拒绝,而且要严肃批评教育,并告知组织部门将其记录在案,今后对这样的干部要引起警觉。二、坚决拒收钱财。凡是向省委常委领导班子成员送钱、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的,一概拒收,并对送钱送物的人提出严肃批评。拒绝不了的,立即上交组织,记录在案,并请纪检监察机关责成送钱送物的人作出检查。三、严格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绝不允许任何人打着省委领导的旗号办私事、谋私利。凡是领导家属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以领导名义办私事,或利用领导影响谋私利的,有关部门和…  相似文献   

19.
在倡廉反腐的新闻中,常可看到“跑官”的事。“跑官”者,即奔竞于权贵之门,用财物结交之而谋官也。有关这类人物“跑官”的种种神态,描摹最为形象生动的莫过于明代宗臣的《报刘一丈书》了。  相似文献   

20.
选人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刘涛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讲原则,封官许愿;讨论人事问题跑风漏气;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一文中针对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