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以来俄罗斯外交主流思潮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 《国际政治研究》2004,(1):116-122,150
独立以来俄罗斯外交主流思想流派经历了从大西洋-欧洲主义到新斯拉夫主义(民族主义)、从“近邻-远邦”流派到新欧亚主义,再到现实主义-实用主义、“稳定的弧形战略”等演变过程。实现俄罗斯国家的复兴,激活俄罗斯民族主义,重振俄罗斯的大国雄风,获得世界大国地位,是各大流派的共同实质。但各派所主张的具体方式、道路不尽相同。这些主流思潮在不同的时期对俄罗斯的外交战略与外交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代俄罗斯国家民族主义概念 当代俄罗斯国家民族主义主要指苏联解体、俄罗斯立国后,在俄社会转型过程中,围绕对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忠诚所形成的政治思潮和实践活动。它既是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摒弃、排斥,对传统俄思想、价值观等文化的再认同;又是为了摆脱西方国家抑制俄的困境,以国家权力为诉求、以重现俄大国地位为目标、以民族国家的构建为己任而进行的政治运动。它与俄国家利益相一致,是为了维护俄国家利益而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思想和行为,是试图通过国家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3.
方亮 《南风窗》2013,(18):80-81
苏联解体是俄罗斯民族主动抛弃了其他民族以及这些民族传统居住的领土。今日俄罗斯人再次表现出这种苗头,这已经与国际舆论探讨多年的二次解体暗合。7月,俄罗斯三大舆论调查机构之一列瓦达中心给出一份调查结果:51%的俄罗斯人不反对车臣脱离俄联邦,只有10%认为应该使用各种手段阻止车臣独立。遥想两场车臣战争的年代,俄罗斯人对国家与本民族的认同达到苏联解体后的高峰,恐怖袭击带来的切肤之痛,以及经济困顿、社会失序带来的窘迫,都激发了俄罗斯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汉文 《国际政治研究》2012,(2):125-142,10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部分学者围绕"欧亚主义"与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分析这两大思想传统的现实价值及其启示,力图藉此理解当代俄罗斯的政治身份、国家地位与未来命运。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兴起,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对俄罗斯对外政策实践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看来,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依然是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延续,基本没有克服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存在的诸多缺陷。个别激进的地缘政治观点与沙文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联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的一系列政治热点问题中,民族主义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论是中东的阿以冲突,巴尔干的波黑、科索沃问题,俄罗斯的车臣分离主义,乃至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其直接或间接的都与民族主义相关联。或许正是出于这一缘故,近年来民族主义问题在学术界不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饿罗斯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普京总统的支持率很高,他的政策总的说来得到大多数俄罗斯人的认同.俄共目前处境困难,但该党的群众支持率仍然超过其他各党.持中派立场的"统一的俄罗斯"党虽然取代俄共成为杜马第一大党,但其群众支持率呈下降趋势.右翼政党和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的势力有上升的迹象.社会民主党在俄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基于东西方对抗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前苏联以支持朝鲜作为远东战略前沿的方式确立了其在朝鲜半岛的主角地位。冷战后,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俄罗斯对半岛的影响力曾一度有所下降。但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仍是无以替代的,其在半岛问题上的作用也将是不容忽视的。本文的目的,就是以冷战后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变化为基点,对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演变、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定位以及它在朝鲜半岛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求对冷战后俄罗斯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形成一种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统一俄罗斯"党被认为是俄罗斯中派政治力量的核心代表。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为巩固执政地位,将"统一俄罗斯"党打造成为政权可以依靠的全国性大党。"统一俄罗斯"党的指导思想是俄罗斯保守主义。俄罗斯建立了"统一俄罗斯"党一党主导的政党格局。"统一俄罗斯"党作为俄罗斯的"政权党",积极进行自我革新,是俄罗斯政治体系下普京倚重的政治力量,其未来目标致力于建立国家发展的保障体系,引领俄罗斯走向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历史认识问题是影响日韩关系发展的症结之一,民族主义是影响历史认识问题的重要因素。东亚国家的民族主义有着特殊的性格,即存在本质民族主义与近代化民族主义两个侧面:本质民族主义通过近代化民族主义参加东亚国家间的近代化竞赛,这场竞赛的目标是完成“西方”规定下的近代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日韩两国的近代化民族主义占据优势,在历史认识问题上采取了务实处理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国的本质民族主义与近代化民族主义完成合流,其历史认识问题走向相互攻讦、问题混一的新模式。本质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与近代化民族主义的合流是日韩历史认识问题解决的两重难关。  相似文献   

10.
统一俄罗斯党在俄罗斯政坛具有重要地位,该党最高委员会主席格雷兹洛夫认为,保守主义是其意识形态基础。同样,保守主义也可以被认为是当前俄罗斯的主要社会政治思潮。  相似文献   

11.
文化民族主义是一个长期被贬义使用的概念 ,被等同于文化保守主义或排外主义。到底该如何评价文化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 ,文化民族主义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本文在探究文化民族主义的原生形态以及中国近代的文化民族主义的表现后 ,认为文化民族主义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它首先是一种文化保全主义 ,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东地区历来就被俄罗斯所看重。在西方对俄制裁和战略施压的背景下,中东地区对俄罗斯的战略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近年来,俄罗斯加大了对中东事务的介入力度,并试图借此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当前,中东地区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对俄罗斯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中东乱局,俄罗斯不断调整其中东战略,深度介入叙利亚问题、给伊朗以力所能及的必要支持、积极参与解决利比亚危机、重视发展同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的这些战略举措不仅提高了其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拓展了安全和经济利益,而且缓和了与欧洲主要国家的关系。展望未来,俄罗斯会继续灵活务实地介入中东事务,但因自身实力所限,其参与中东事务的能力也会遭到诸多掣肘。  相似文献   

13.
张耀 《当代世界》2008,(10):4-6
2008年8月发生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围绕南奥塞梯地位问题的武装冲突,是冷战后俄罗斯第一次在境外直接采取军事行动以维护自己核心利益。俄格冲突虽然是因为南奥塞梯地位之争而发生的,但其大背景却是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关系龃龉不断,西方不断对俄罗斯进行战略挤压,逐渐复兴中的俄罗斯难以忍受西方的战略遏制,寻找机会进行反击。不仅是俄格双方,美国和欧洲国家事实上都成了俄格冲突的相关方。俄格冲突直接关系到美欧俄等大国的战略利益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对未来的国际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前俄罗斯所玩的北极插旗秀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如今俄罗斯最大的实力资源不是别的,正是其大国地位本身。只有继续让世界承认他的大国地位,俄罗斯才能更为有效地参与各项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由于国内改革及对外政策调整等因素,苏联(俄罗斯)一度放弃了传统对非政策并从非洲全面撤退。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关系逐渐恶化和非洲国际地位的迅速上升,俄罗斯开始意识到非洲对其维护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重要性,随即启动了重返非洲的进程。俄罗斯领导人相继访问非洲,重拾与非洲合作,其主要目的一方面争取更多的支持者,另一方面是扩大俄罗斯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的出口,同时获取俄罗斯短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俄罗斯重返非洲具有历史上苏联大力支持非洲民族解放与独立运动的经验以及非洲对俄罗斯的支持优势,但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就其世界地位、物质及精神潜力而言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世界大国。在现代条件下,俄罗斯重要的切身民族利益,是同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同进行有效的经济改革,同保证俄罗斯有充分权利加入现代国际金融和经济共同体所必需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同良好国际环境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从历史前景看,俄罗斯在世界文明中应有地位的保持和加强是与它的地缘政治形势密切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一、从“甩包袱”到俄罗斯的“门罗主义” 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政策,与其对外总政策一样,在1992—1995年间也有很大变化。 1992年初到1995年,在俄罗斯如何对待独联体国家的态度问题上,俄罗斯国内先后出现了4种影响较大的思潮。 第一种是“恐苏症”。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苏联时代俄罗斯虽然是15个加盟共和国中的“老大哥”,但实际上俄罗斯并没有从这种优越地位中得到任何实惠,俄罗斯成了  相似文献   

18.
左凤荣 《南风窗》2010,(15):82-84
<正>俄罗斯把发展对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放在优先地位,但这种关系不再是苏联式的干涉,其方向是向正常国家关系过渡,把双边关系建立在经济互惠、务实合作的基础上。从俄罗斯与这些兄弟国家的关系看,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最近在吉尔吉斯内部骚乱事件中,尽管吉临时政府两次要求俄罗斯政府出兵帮助恢复秩序,但都被俄罗斯拒绝了。在许多西方媒体看来,俄罗斯没有这么做是实力不足的表现,甚至有媒体认为俄罗斯成了"空壳帝国"。  相似文献   

19.
数据本地化和数字保护主义正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和数字经济的重要议题。数字数据是一种战略资源,一些国家通过相关政策争夺数据所有权,数据议题日益与民族主义叙事相结合,数据民族主义由此产生。作为一种由市场、社会与国家等驱动逻辑共同促成的复杂现象,数据民族主义关注数据的排他性控制权,具有明显的政治回应性、国家中心主义和议题拓展等特征。数据民族主义是一种合理的客观政治现象,也是对数据领域全球化与国际权力争斗的一种反应,对全球数字贸易制度、国家主体性、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和大国互动都有较大政策影响。中国和国际社会应该认识到数据民族主义的必然性,预防其潜在风险,关注其合理诉求,维护各国数据治理自主性,约束数据处置流程中的封闭化和政治化倾向,倡导负责任的数据民族主义,在主权、能力、安全和利益之间达成平衡,积极推进全球数据治理。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俄罗斯外交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的俄罗斯社会处于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其对外战略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最初的全面倒向西方,逐步演变为全方位、多极化和实用主义的外交取向,最终目标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与西方的关系由热变冷,逐步拉开距离;与东方的关系则由冷变热,逐步修复传统友好关系.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更加清晰,实用主义色彩更加浓厚,基本确定了未来俄罗斯外交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