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3,(19):42-43
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  相似文献   

2.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9):20-21
依托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生态资源,铜仁市确立“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规划建立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欲识铜仁近,奇山满眼生。”这是清代大儒郑珍沿锦江大峡谷乘舟进入铜仁境内后的咏叹。关于铜仁,贾平凹《说铜仁》这样解读:“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铜仁市将旅游业作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以梵净山景区为龙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梵净山与乌江是贵州两大文化圣地,有着富饶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山一水的孪生文化,传承、演绎和丰富着贵州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化个性的差异性上,这对孪生文化又彰显出各自的文化魅力。在文化发展的殊途同归上,以梵净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思考乌江思南旅游文化的发展,透视旅游文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09,(12):1-1
为强力推介“梵天净土 桃源铜仁”文化旅游形象品牌,丰富钢仁地区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加大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梵净山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吸引国内外游客来铜仁地区观光旅游,促进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铜仁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办。节会上的活动、节目将"醉墨韵茶·福寿印江"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为展示、宣传印江的重要平台。2013年10月,铜仁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办。从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到"中华民族一家亲·走进印江"国家民委文化下基层活动,从2013年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走进福寿印江·陶醉墨韵茶香"系列活动到《严寅亮与颐和园》花灯剧演出……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节目都将"醉墨韵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10日下午,由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省社科联主办,贵州省区域经济研究会、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承办的贵州产业论坛第三期·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讨会”在省委讲师团举行。来自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省社科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省旅游局、省信息中心、省区域经济研究会、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单位的25名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3,(21):49-51
前不久,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张家界、湘西、怀化市(州)委宣传部相关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武隆县、贵州省铜仁市等地调研考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调研组强烈感受到:三地党委政府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之高、建设力度之大、发展举措之实、宣传影响之广令人震动,特别是三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超出预想,呈现井喷发展态势,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大有后来居上、后发赶超之势。  相似文献   

8.
<正>铜仁市将按照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立足"大交通"支撑、依托"大数据"平台、发挥"大健康"优势,构建大生态旅游格局,着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11月28日至30日,铜仁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5贵州梵净山温泉长寿文化旅游节在"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鸳鸯之乡""中国香果树之乡""佛顶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石阡县中坝温泉文化风情小镇举行。本届旅发大会注重旅游风光风情展示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探讨,以现场观摩、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以来,铜仁市碧江区文化旅游频频曝出惊喜。3月26日,2012"多彩贵州踏春行"大型采访团走进碧江,专题采访该区文化旅游;4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旅钓中国"栏目组来到碧江,专题拍摄"中国天然钓都"的美誉;5月1日,"大明边城"向游人开放试营业;6月13日,2012"全国知名网络媒体、博主多彩贵州行"大型采访团走进碧江,并称赞该区的傩堂绝技绝艺过火铁、  相似文献   

10.
桂林围绕"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江口县围绕国家层面的战略构建,提出了"努力把江口打造成为黔、渝、湘、鄂、粤五省(市)中心城市‘营养健康+休闲度假’首选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初春的朝阳拨开云雾,梵净山在冬的深锁中舒展开来。江口,这个因梵净山而远近闻名的小城,又一次围绕梵净山续写华章。2012年,以"一业带三化"撬动兴盛旅游的发展战略再次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内容。"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上升为国家战略,鲜明地提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3.
铜仁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分布与发展现状,响亮提出打造“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预示着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已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下一个十年定将迎来骄人的鼎盛与繁荣。  相似文献   

14.
文叶飞  罗翔  蒲智 《当代贵州》2010,(18):I0006-I0006
加快把贵州建设成为旅游大省9月15日上午,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被誉为“武陵正源、名山之宗”的铜仁地区江口县梵净山麓隆重召开。会议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主题,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铜仁市委、市政府依据国务院〔2012〕2号文件精神,明确了把贵州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设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那么如何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创新区"?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找到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的工作途径,并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重新审视和评价农村环境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把这些原本就存在、但长期被忽视、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要素,合成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化是解决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最佳结合和科学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加强桂林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对推进桂林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桂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桂林旅游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桂林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自觉”解决旅游本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等基本认识问题,高度重视桂林旅游文化的核心思想,严格遵循“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脉;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美学;面向普通百姓,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刘云成 《当代贵州》2013,(35):44-45
近年来,地处乌江中下游核心区、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之称的思南县紧紧围绕“历史文化、乌江、石林、温泉”四张名片,在铜仁市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中先行先试,以“改善基础、特色为根、文化铸魂”强力推进“旅游活县”战略,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主动融入文化旅游创新区及全省旅游发展“大公园”。  相似文献   

18.
围绕2010年9月,省委、省政府9号文件提出"把德江培育成为贵州东北部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2011年初,省"十二五"规划又提出"把德江等有条件的县城培育发展为区域性重要的中等城市"的定位,如何打造德江旅游文化品牌,全面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当下,全县正着力建设"一核心、三品牌、三组团"旅游产品,三年夯实基础,五年形成产业,把旅游产业发展为德江新的经济增长极。2011年2月,德江县十届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以构建梵净山旅游经济圈为依托,充分利用傩文化、红色文化、高山洋山河、泉口万亩草场等资源优势,大力打造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2012年3月,县委书记张珍强在中共德江县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  相似文献   

19.
正贵阳·深圳大数据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会旨在推动贵深两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升级,为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聚集更多要素,为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3月21日,春分,在这个春耕春播的农忙日,贵阳和深圳两市为日后共同发展播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贵阳·深圳大数据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出席推介会,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作推介,并为"贵阳市人民政府驻广州投资促进局"授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副省长王江平,省政协副主席黄康生,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出席会议。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  相似文献   

20.
周涛 《先锋队》2012,(10):41
武乡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奠定一定的基础。今年2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和省委书记袁纯清亲临武乡调研,并就文化与旅游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对武乡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武乡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