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相似文献   

2.
一棵椿树     
几年前,王伯从郊县农村带回来了两株小苗,我们和王伯家是很好的邻居,这两株椿树就分别栽到了我家和他家的门前。我家的那棵刚好在下水道旁,这儿水气好,肥力足,不用费心,长得也比王伯家的那株健壮,只可惜,那一车翻修厨房的时候,把它砍倒派上了用场。树干呢?改做了厨房的过梁。树因长的不是地方,便遭夭折的命运。树儿倒了,门前便腾出好大的一块地方,给院子里的孩子辟出一片谈天说地的空间。这样一来,王伯家的那棵椿树便独独地生长,院里人从它跟前走过,懒得多看它一眼,更不要说为它浇水了。可是,树倒不把人对它的冷遇放在心…  相似文献   

3.
吴传攀 《江淮》2012,(7):45
"真心感谢省城里来的王书记,是他带头把我家门前的路修好了,我现在出门不用爬坡上坎了。"看着眼前修好的路,姚河乡姚河村宋湾组76岁的老人查德英激动地说。查德英老人所说的"王书记"是省委办公厅选派到姚河村任第一书记的王忠军。在一次大雨中,老人家门前一段200多米的路段被冲毁,老人进出不方便。第二天,王忠军就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拿上锄头、扁担等工具,帮老人修路。  相似文献   

4.
我爱我的故乡,尤其爱那条永远不知疲倦地从我家门前流过的青龙河。 小时候常听爷爷讲,在很久很久以前,渤海龙王的小女爱上了貌不惊人却无比勇敢的小青龙。为逃避老龙王的百般阻挠,他们逃离龙宫,来到一座大山前面,只见青山滴翠,绿水  相似文献   

5.
春回大地     
<正>春天总是羞羞答答,又泼泼辣辣。二○二三年春节,大家过得坦然且舒心,我们村刚刚新铺上沥青的主街道,多了汽车、摩托车的穿梭奔跑,古朴院落响起久违了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拍掌大笑声。立春节气来得风尘仆仆、满面春风。快晌午了,地温、气温明显回暖,一只布谷鸟欢快地鸣叫着,悄然收起翅膀、伸出双爪稳稳停落在我家门前茶叶地头的榆树枝上。  相似文献   

6.
烟花惊艳     
<正>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十四年前,我刚住进这个小区,它就存在。十四年来,花开花落,世事如风,变迁很大,它依然偏于小区一隅,没有任何变化。别的理发店都重新装潢了门面,在门前还装上了闪闪发光的旋转灯箱什么的,连名字都改作美发厅了。它依然故我,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自有自己的风姿,并不理会花的鲜艳和树的参天。而且,别的理发店里伙计不知换了几茬儿,甚至老板都已经易人。它的伙计一直是那几个,老板始终是同一个人。什么事情,能够坚持十四年恒定不变,都不容易,都会老  相似文献   

7.
1983年,否定的《少跟从门前过》一文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奖虽然已经停止举办,但截至目前,该奖仍然是中国文学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在众多的推荐作品中,《公路从门前过》(以下简称《公路》)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而顺利上榜,绝非幸致,而是它深层次地反映了商品经济观念在贫穷荡后的乡村怎样艰难而不可阻遏地深入民心,封建小农经济观念在逐渐破灭的同时,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已在悄悄萌芽。这种共同富裕的理想今日在天之北、地之南正在化为许多可歌可泣的行动。当中国农何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农民仅仅是摇脱了过五的饥…  相似文献   

8.
我自称出生在天子脚下,那是京南40里马桥镇东一个叫驸马庄的小村庄,原属河北省的辖区,1958年才随通县一并划归北京郊区。虽说每年“五一”、“十一”站在自家屋顶上,便能清晰地看到天安门广场的礼花纷飞,但在我童年的心目中,北京城依然是一个遥远、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国圣地。那会儿,一辆烧劈柴的汽车每天早晨都嘎嘎地从我家门前驶过,  相似文献   

9.
尘封的扁担     
在我家平房老屋里,迄今仍贮藏着一根20多年前的扁担,前几年仍身体硬朗、现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母亲,仍不忍心丢弃它。每当我看见它时,总喜欢擦亮它、抚摸它,因为它曾经为我家三代人的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我们用它来挑水、挑米、挑煤、挑河泥(和煤炭做成煤团,供生火煮东西用)等等,用一句话来概括: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前,我是一名民办教师,在一个山区小学任教。那时候,一个天天都趴在教室门前眼巴巴地看着小朋友上课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前,我是一名民办教师,在一个山区小学任教。那时候,一个天天都趴在教室门前眼巴巴地看着小朋友上课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我和同村的老于家是前后邻居,他家居前,我家居后,关系一直处得挺好的。但是不久前,老于和我说他家的房子后墙上有裂缝,还说这裂缝和他家房后的排水管有关系,因为这趟排放废水的管道是我家的,便要求我拆除它。我家这排水管道使用好几年了,此前老于也没有异议,他有权要我拆除它吗?  相似文献   

13.
正40年前,我家住在铁路旁。每天,威武雄壮的蒸汽机车从我家门前的铁道上轰鸣驶过,在我一个孩子心里,留下了深深印记。我和四代中国火车机型的不解之缘,也许因为某一天午后的一声长笛,从此魂牵梦绕,相伴一生。我出生在1973年,父亲是绥化市的建筑技术员,从我有记忆起,父亲戴着安全帽,扛着工具包,在一组组脚手架间往复奔忙的画面就定格在我的脑海。父亲那把磨得发亮的瓦刀,那一面面整齐的砖墙,还有永远也统计不完的数据,也将成为我  相似文献   

14.
农场的树     
正在兵团农场,原本浮躁的风也随着岁月的脚步变得静默。我家门前有一棵树,那种农场里极为常见的柳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我的目光也随着树的颜色交替更换,一如这幽静的农场。轻柔的阳光和甘甜的雨露总是那么慷慨大方,眷顾着幼小的生命。小树苗在农场人的呵护下,生了根,长成了高大的杨树、柳树。在春天里,树被如油的雨滋润得晶莹透亮,它粗壮的身躯散发出青春的光泽。站在树下,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如一潭澄澈的水,一向忙碌的日子也就在风的抚摸中平静  相似文献   

15.
正"团领导看到我家经济条件不太好,就鼓励支持我自主创业,让我先开饭店后交租金,还免费帮我装修店面,光装修费就省下4万元。现在一天光抓饭、拌面就可以卖6000多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2015年12月22日,维吾尔族姑娘左尔古丽·阿布力米提在自家饭店门前兴奋地对笔者说。这一幕只是二师三十三团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一夜的大雨,扫去了盛夏的闷热,使美丽的江城更加山青水秀。 踏着上课的铃声,我来到地处松花江畔的吉林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教学楼门前,一位教师很有礼貌地问我找谁,我说是来采访校长吕荣俊的。他笑了,指着正在门前台阶上弯腰扫水的一位老教师:“你看,那就是我们的吕校长!” 他是吕校长?我将信将疑地上前一问,没错,他就是刚刚被省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吕荣俊。 握着他的手,我的心里油然升起一股敬意。 奋力改革 开创职教新天地 今年59岁的吕荣俊是吉林市教育系统的老标兵了。当教师时,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当主…  相似文献   

17.
信仰的力量     
世界万物,人是很脆弱的,但人的信仰却是不可战胜的。我的信仰是从感恩开始的。解放前.我家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穷苦农民.解放后分了房子分了地,才过上了不缺吃不缺穿的日子。  相似文献   

18.
1915年的夏天,在德国一个叫赫尔佐格的小镇上,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一只手拿着一只鞋,光着脚板飞快地在街上跑着。终于,他在一家小洗衣店门前停了下来。他大踏步地走进去,一个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中年妇女正蹲在地上洗衣服。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2,(20):42-43
天安门,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有民族情结的特殊的“门”,这个门,是关口,是场景,是象征。它见证了民族的百年兴衰,门前的人也诉说着历史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梨花赞     
我喜欢花,但最喜欢的是梨花。你看她冰雪未尽。乍暖还寒,就已绽蕾吐芳百。随着缕缕清香,空气被她浸染得如回甘醇的美酒一样,不知别人感觉如何,我却是快要醉了。记得有位唐代诗人曾这样咏过:‘岭艳全欺雪,余香乍加衣。春风且奠定,吹向工阶飞。”我出生在“瓜菜代”的年代。那时作为乡下人,父母整[1为填饱全家人的肚子发愁,更谈不上养花赏花了。但小时候我家门前的园子里却长着一株抱不拢的大梨树,每当春风吹过,大地上刚探出嫩草芽时,梨树就已经含苞待放了。那梨花,一簇簇,一层层,一堆,一片,雪一样白,微风拂动,如万只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