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郑连根 《学习月刊》2009,(21):52-52
电影《建国大业》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中国共产党争取、团结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的故事。其中,涉及张澜的戏份很多。鉴于不少人对张澜知之甚少的现状,笔者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机场亲迎毛泽东 抗战胜利的消息在1945年8月10日晚通过广播在重庆街头流传,当时已经73岁的张澜老泪纵横。张澜字表方,被尊称为"表老"。  相似文献   

3.
机场亲迎毛泽东抗战胜利的消息在1945年8月10日晚通过广播在重庆街头流传,当时已经73岁的张澜老泪纵横。张澜字表方,被尊称为表老。根据民盟编辑的《中国民主同  相似文献   

4.
正在《开国大典》那幅著名的油画上,人们可以看到毛泽东身边站着一位蓄银须、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的老人。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六位副主席之一的张澜。他是民盟的创始人,担任过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一生清廉,两袖清风,政风卓尔。毛泽东曾经感叹说:"表老啊,您就是一面旗帜,插在哪儿就起作用,而这个作用是别人起不到的。表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相似文献   

5.
杨萍 《四川党史》2003,(5):34-35,26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的国家领导人中,有一位身着粗布长袍、须发皆白的长者引人注目,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民盟主席张澜。张澜(1872-1955)字表方,四川南充人,民主革命时期,他在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下,在民盟创立的最困难时刻,以70岁的高龄,挺身而出就任民盟主席,为民盟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领导民盟和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的合作,更是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好评与称赞。一、危难时刻出任民主政团主席在日本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时,蒋介石却推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陷入日本的铁蹄之下。蒋介石…  相似文献   

6.
成国银 《党史纵览》2005,(11):25-29
1945年8月28日中午,在重庆嘉陵江南岸上清寺一幢典雅秀丽的建筑"特园"的餐厅里,主人鲜英与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席张澜正在共进午餐.  相似文献   

7.
张澜的清廉     
何小文 《湘潮》2011,(8):48-48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张澜穿着旧布长衫,头戴瓜皮帽,银髯飘拂,精神矍烁,站在毛泽东身旁,成为共和国开国领袖群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可别小瞧这身粗布行头,它不仅给人一种不阿世、不媚俗的深刻印象,而且体现了崇尚现代文明的基本理念,体现了“长袍先生”张澜的分外清廉。  相似文献   

8.
王晓莉 《世纪桥》2013,(2):22-26
开国大典上,站在毛泽东身后,身穿长衫、银髯飘拂的老者,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张澜。同时他又以“民盟”主席的身份,欣喜地站立在天安门城楼上,站立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  相似文献   

9.
张澜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开国大典上,那位身穿长衫、银髯飘拂站在毛泽东、周恩来身边的老者,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民主同盟主席张澜。敢于抗上,被誉为"川北圣人"张澜,字表方,四川南充人。早年留学日本,完成学业后回到家乡南充县顺庆府官立中学堂任教,被任命为教务长。后来成为人民军队总司令的朱德就是张澜这一时期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央视日前播出的电视剧《民主之阑》中,在1949年的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一位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头戴瓜皮帽,身着褪了色的土布长衫,蓄着银白色长须,时不时还用梳子梳理几下。毛泽东对他格外尊重,口口声声称他“表老”。他就是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张澜是中国早期的民主革命家,四川南充人,曾领导过四川保路运动,当过中国民主同盟主席。他在四川为官时,因  相似文献   

12.
徐忠友 《党史文苑》2012,(19):49-52
在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嘉陵东村5号,矗立着一座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该馆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1100平方米,由序厅、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分展厅、影视播放厅等组成。通过30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1000多件重要文献资料、1100多件文物和各民主党派主要创始人头像雕塑、风雨同舟共商国是纪念雕塑、语录墙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这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开展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光辉历史。这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材料最齐全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其前身是我国著名民主人士鲜英先生建造的特园,曾被董必武命名为民主之家,它见证了一段中国共产党与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风雨同  相似文献   

13.
在央视日前播出的电视剧《民主之阑》中,在1949年的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一位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头戴瓜皮帽,身着褪了色的土布长衫,蓄着银白色长须,时不时还用梳子梳理几下。毛泽东对他格外尊重,口口声声称他  相似文献   

14.
1944年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河南,国民党军汤恩伯、胡宗南部40万守军一触即溃,日军接着进攻湘桂,全国震动,群情激愤! 成都外南华西坝上,有爱国学生剪贴出重庆《大公报》社论《看重庆,念中原》,同学们围观后大骂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的达官贵人们“快亡国了,还在灯红酒  相似文献   

15.
修炼“成就人”的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千五百年前,先哲孔子就曾经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独有偶,《圣经》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耶稣基督为门徒洗脚。耶稣说:“每天去传播福音的人不是我,是我的门徒,所以我要跪下来为他们洗脚。”可见,中外“圣人”都认为,成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成就他人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助人为乐的精神和施恩不图报的气度。  相似文献   

16.
黄炎培,字任之,人称任公,爱国民主人士,现代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7.
乐朋 《唯实》2010,(7):95-96
孔子和鲁迅,古今两圣人。生前与死后,他俩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世时的命运都不济。论官阶,鲁迅不如孔子高,但为时均不长,仕途茫茫;孔子周游列国,到处遇冷、碰壁,那套修齐治平的方略推销不出去,落得“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受困中断粮七日的孔夫子,可怜状“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  相似文献   

18.
生命是伟大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当感受过死亡的威胁后,才会更深地体味到生的意义。 一个政治家的新生,尤以为甚。 “布衣张澜”在生死的瞬间产生,在新旧政权的争斗下得新,生死刹那时、新旧一念间,其刻骨铭心的感慨则更是世人少有。 时值1949年4月下旬,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解放大军以破竹之势,横扫宁沪杭周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桂林人,年少敏于学,24岁应蔡元培之聘,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成了名满天下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号称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毛泽东与梁漱溟二人同庚,他们初识于1918年,在杨开慧的父亲、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家里,那时毛泽东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小职员。  相似文献   

20.
有着23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川北门户”广元,坚持物质家园重建和精神家园重建并重,把公共文化服务重建作为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的灵魂工程,荡起一池春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