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10月13日至14日,北京大学、韩国庆熙大学校和日本大学三所学校,在韩国汉城举行了题目为“亚太经合组织对中、韩、日三国的挑战和机遇的前景”学术研讨会。会前,大学校长国际联合会终生名誉主席、庆熙大学校赵永植学园长、赵正源副总长亲切会见了与会代表。赵永植学园长在会上发表了特别讲演。庆熙大学校亚太研究所所长中龙澈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方连庆教授在会上致辞。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大学方连庆教授、陈峰君教授、林代昭教授、张锡镇副教授、刘甦朝副教授;庆熙大学校申龙澈教授、朴祐诚教授、金东烨教授、安在旭教授、全基浩教授、申正铉教授;日本大学黑田寿男教授、浦野起央教授、长谷川启之教授、永山利和教授、井上俊一教授。本次会议是三所大学联合举行的第三次学术会议,由于东道主的精心组织和细致安排,会议开得很成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次会议对进一步推动三所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按发言顺序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庆熙大学校长赵正源先生、副校长朴桂弘先生,尊敬的亚太地域研究院院长金达铉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 我们十分高兴地应庆熙大学校长的盛情邀请,来参加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关心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地区安全问题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能够顺利举行,首先应衷心感谢庆熙大学亚太地域研究院金达铉教授、高成彬教授的辛苦贡献,为这次会议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和周到  相似文献   

3.
1993年11月15日至16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同日本大学和韩国庆熙大学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东北亚国际环境的变化与新的合作框架”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方连庆教授、黄宗良教授、王杰教授和张锡镇副教授,日本学者有日本大学东亚研究会本田弘教授、浦野起央教授、加藤义喜教授、长谷川启之教授;韩国学者有庆熙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赵正源教授、朴基岸教授、姜正模教授、权万学教授。日本大学总长濑在良男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庆熙大学校总长赵永植教授和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王学珍教授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表了特别演讲。有9位学者在会议上宣读了学术论文,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看法。这次是中日韩三所大学学者第二次学术交流活动,它进一步促进了三方学者的相互了解与合作。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29日至30日,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有关学者和专家在北京大学勺园召开了"东亚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方连庆教授、陈峰君教授、林代昭教授、邱恩田和张锡镇副教授;国际经济系巫宁耕教授;日本学者有日本大学东亚研究会本田弘教授、浦野起央教授、加藤义喜教授、长谷川启之教授;韩国学者有庆熙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赵正源教授、朴基岸教授、姜正模教授、梁性韶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政治系代主任潘国华教授参加会议开幕式并在会上讲了话。方连庆、本田弘和赵正源三位教授分别代表中、日、韩三国学者在开幕式上致词。有十二位学者在会议上宣读了学术论文,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这次学术研讨会,对进一步推动北大国际政治系与日本大学、庆熙大学的联系与交流;对中、日、韩三国关于东亚问题的研究与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原文按发言和宣读顺序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5.
“东亚合作与合作机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亚军 《国际政治研究》2002,(1):139-141,118
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北京大学、日本大学和庆熙大学(韩国)三校“东亚合作与合作机制”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18—1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期间,来自三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就“东亚合作机制”、“东北亚合作”和“东亚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1998年10月21日至22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韩国庆熙大学、日本大学联合举办的“冷战后东亚国际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召开。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教授致开幕词,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梁守德教授致欢迎词,庆熙大学成克济教授、日本大学长谷川启之教授代表两校与会者讲话,庆熙大学校长赵正源博士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讲。会议针对冷战后地区格局的变化和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集中讨论了大国对外关系的新调整,金融危机对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地区合作等问题。会上先后有14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并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了各自的看法。与会学者虽有不同认识,但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会议进一步促进了三国学者的学术交流,加强了相互了解,取得了圆满成功。本刊现将庆熙大学校长赵正源博士的主旨演讲及与会学者的报告按发言先后顺序予以发表,供国内同行及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们马上就要进入21世纪,当前,国际政局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政治上的冷战已经结束,但经济上的“热战”或者说“血战”才刚刚开始。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发展经济来追求本国的利益。韩国与中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就是两国贸易不断发展的结果。我个人认为,虽然目前韩国和朝鲜在政治、军事和安全上还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但如果从经济着手,相信南北问题会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本人近两年主要研究韩国问题,我觉得在科技创新方面,韩国的经验甚至比美、日、欧等国更值得我们关注。在上世纪60年代初,韩国与中国一样,是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人均GDP不过 70多美元。但40多年过去了,中韩两国的经济实力已有很大差别:2004年,韩国人均 GDP超过1.4万美元,是我们的11倍,还超过了台湾地区。韩国的很多产业如汽车、造船、半导体、核电都比我国起步晚,汉城的第一条地铁也比北京晚修10年,但现在韩国已在上述领域全面领先。两国都是外贸依存度极高的国家,但中国出口的科技产品中,贴  相似文献   

9.
“我可以负责任地代表韩国政府在这方面的看法,首先政府不应该也没有权利插手文化产业,所以我们不认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政府的这些工作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我们相信,推翻军政府实现民主化之后,韩国人民思想更加开放,对社会参与意识增加,荣誉感和创造力也被调动起来,这是韩国文化崛起的根本动力。”——韩国文化观光部文化产业政策司司长柳炳赫  相似文献   

10.
韩国政党政治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各个政党的聚散离合非常频繁,很难找到一个长寿政党,究其原因在于激烈的派系之争、浓厚的地域主义色彩、滞后的政治制度。在2018年第七届韩国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的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主导权,并在下届总统选举中处于有利地位,而遭到大败的在野党则将陷入新一轮的聚散离合。  相似文献   

11.
韩国现任总统金泳三在其新作《开创21世纪的新韩国》中,倡导“开创新韩国!脱掉旧的外壳,使我们飞跃到新的境界!”其言其思,很有震撼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2.
韩国政党政治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各个政党的聚散离合非常频繁,很难找到一个长寿政党,究其原因在于激烈的派系之争、浓厚的地域主义色彩、滞后的政治制度。在2018年第七届韩国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的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主导权,并在下届总统选举中处于有利地位,而遭到大败的在野党则将陷入新一轮的聚散离合。  相似文献   

13.
王炜 《当代世界》2015,(3):62-65
<正>韩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结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将推进商签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国家战略,通过难易相间整体突破、官民并举加大投入等方式,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努力构筑覆盖全球的FTA网络体系,取得明显效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塑造"。这对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借鉴意义。韩国FTA战略的背景和动因韩国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4位的世界主要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1996年6月27—29日,由我系和韩国庆熙大学亚太地域研究所、日本大学商学部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发展模式与国家间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政治系系主任梁守德教授、庆熙大学副校长赵正源教授、日本大学代表长谷川启之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大学外事处副处长潘庆德、外国留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黄道林、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何淑云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韩国太空事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太空国家之一。韩美太空合作是促进韩国太空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解除对韩国导弹和火箭发展的限制,为韩国太空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建立太空政策对话、民事太空对话、两军太空合作工作组等机制,韩美双方在太空政策、太空产业以及太空安全等方面实现了较高水平合作。未来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系统、太空安全会成为韩美太空合作的重点领域。韩美太空合作将进一步加深韩美同盟关系,也会加剧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韩国通过修改《少年法》而正式导入恢复性司法制度,除了《少年法》第25条之3明确规定了法官审理阶段的"和解劝告制度"外,恢复性司法理念还影响了警察侦查和检察官审查阶段有关制度的运行和修改。韩国导入恢复性司法的目的不仅在于促使加害少年对受害人遭受的损失给予积极赔偿,更致力于加害少年的矫正和健全地回归社会。这一宗旨体现在法律条文、运行规则和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强调专家参与,以促使司法机关作出科学、合理的决定。但同时,韩国在恢复性少年司法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韩国同为东北亚国家,校园暴力是两国青少年学校生活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校园暴力"概念界定方面,韩国较早通过了国家立法形式的确认,在类型划分方面中韩两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但仍存在不同。在校园暴力成因方面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可为国内校园暴力问题研究提供必要的域外参考。在校园暴力应对方面,韩国校园暴力防控的立法实践、公共力量参与、专业化的救济与矫治等具体做法都可为国内的相关应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第一次看见韩国工人的形象是在4年前,一个朋友给了我一些韩国工人运动的资料,其中有一张影碟讲述的是韩国工人运动领袖全泰壹的故事。1970年11月13日,韩国首都首尔西南部服装工业区平和市场发生了一场工人抗议示威,他们高呼口号, 要求改善服装工人的工作条件,警察和市场保安镇压了他们的行动。这时, 这次示威的工人领袖,22岁的青年裁缝全泰壹把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并点着了。他的身体顷刻间变成火球,他在高喊着:“我们不是机器!”“让我们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发展型政策的长期推行,韩国积累了大量需要应对的老问题,新自由主义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选择,但以此为指导的改革显然超出了应对问题的范畴,最终导致韩国发展型国家趋向解体。韩国经验表明,发展型国家的转型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发展型国家本身的政治经济议题,对这类体制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及其后果取决于发展的"外部性"、政治体制转型、国家能力的变化、危机事件的诊断及其应对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台湾、韩国汇率变动与经贸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王建民*胡增印**台湾与韩国都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新兴工业化社会。它们都曾运用汇率政策作为促进外贸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是两者在汇率制度改革与采取币值贬值政策过程中,尽管两者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台湾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