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施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方略是建立“三大机制”,即建立金融创新机制,推动金融结构高度化发展;建立金融协调机制,促进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建立金融保障机制,为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金融结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必要系统梳理我国金融创新的历史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莹  燕小青 《中国发展》2015,15(3):15-21
该文运用欧几里德距离公式测算普惠金融指数来衡量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程度,并从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对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由金融的广度推动的。由此提出,中国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改善中国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康京平 《前沿》2004,(10):34-35
金融约束论是主要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深化改革中所面临金融问题而提出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政府在金融发展重的作用 ,然后阐述了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会议于1月20日下午对关于设立北京金融法院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为实施国家金融战略,维护金融安全,健全金融审判体系,加大金融司法保护力度,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北京金融法院,是必要的,赞成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  相似文献   

6.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伴随着资本市场完善与发展,金融创新也不断涌现,相应地也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风险。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应加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各国都无一例外地时刻面临着金融风险与犯罪侵害的威胁。我国发生在金融领域的经济犯罪大案和暴力犯罪大案,隐藏着无数金融风险的暗礁险滩,金融安全形势是严峻的,正受到空前严厉的挑战。修改后的刑法,是金融刑事立法的大发展,集中规定了33个罪名,覆盖了我国目前金融犯罪的绝大多数类型,公安司法机关保卫金融安全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艰巨,斗争会更加尖锐、复杂。文章分析了我国金融刑事犯罪的特点与公安金融安防工作之不足,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加强公安金融安保队伍建设,广泛吸纳金融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化的专门经济或金融警察队伍等八条公安金融安保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许白玲 《思想战线》2011,(Z1):76-77
金融生态是一个从自然生态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研究简要介绍了金融生态环境,选取云南省的相关数据、对云南省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最后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刑法在抑制金融犯罪、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还处在不断改革过程中,金融体系和相关的金融法律体系还需逐渐完备,同时立法经验还不足,我国的金融刑法还存在不少缺陷。完善我国金融犯罪立法的途径在于改变金融法律与刑法典对金融犯罪的规定:金融法律具体规定金融犯罪的罪状,不具体规定其法定刑或通过空白法定刑方式规定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典通过空白罪状的方式规定金融犯罪的罪状,并具体规定其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10.
科技发展为解决长期存在于传统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排斥提供新的路径,对中小企业创新具有积极影响。文章通过构建2016年至2020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在外部融资普惠化的条件下,帮助企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强化金融科技发展驱动中小企业创新,对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吸纳就业、驱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和经营模式的变化,大大地恶化了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只有进行金融政策的重大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充分利用民间的社会资本,并着力创设新型的农村集约化产业组织,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使农村的金融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王曙光 《人民论坛》2022,(24):98-100
所谓金融业的“集体人格”,即当前金融界所热衷探讨的“金融文化”。金融文化乃是一切金融交易行为背后所隐含的人类价值观(伦理观)的总和,是在金融体系自身不断演变中逐渐形成的一整套伦理体系。金融文化的形成,既是金融机构奠定自身人格的过程,也是金融机构塑造自身文化品性的过程;既是金融业彰显自身软实力的过程,也是金融业打造自身品牌价值的过程。由此,既要有对中国金融史与金融文化史的梳理与参鉴,又要有对于现实中金融机构文化塑造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应在古与今的映照交融之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金融文化。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明确了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大重点,厘清了金融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成为培育金融文化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问题是目前的一大热点,但理论界及实务界多围绕制度层面进行探讨,鲜有论及在我国是否适宜提出金融消费者概念。这一概念从英美引入时就存在一定的翻译问题,金融与消费者的搭配在我国语言规范和学术规范上也存在矛盾。但这一概念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监管机构也已经以立法的形式给予肯定,所以金融消费者概念是适宜在我国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这一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金融体制改革却一直在试图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资源的跨行政区优化配置,特别是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作出适当撤并国有商业银行地、县级机构的决定后,金融格局与经济格局的矛盾在县域层面突出地显现出来,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融资难、高存贷差、资金外流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步伐。要加快改革和金融创新,提高县市域资金融通能力,应加强政府、金融、企业联动,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扩大政策性金融服务领域,增加政策性金融供给;抓住农信社改革机遇,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地方性银行”;扬优质企业之长,发展股份制中小企业股权投资等融资机构;积极探索,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成立地方小额信贷机构,引导民间金融走出地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资金非农化的原因与根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农村正在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急需大量的资金。但是农村不仅不能吸收社会资金进入农村,而且农村本身的金融资金还大量流出。其原因是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村金融的管制和垄断经营。要扭转农村金融资金非农化的趋势,必须采取放开农村金融市场,推进农村金融经营主体多元化,降低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金融强国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的倡导者认为,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这种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金融活动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对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因为,金融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知识  相似文献   

19.
张为付 《群众》2020,(3):18-18
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2020年预期目标,我国宏观经济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统筹推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综观当前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实际,稳金融需要着力做好稳金融服务、稳金融秩序、稳金融体系、稳金融开放四项工作。稳金融服务,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稳金融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共生共荣。首先,要有效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着力畅通“宽货币”向实体经济“宽信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打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20.
井凯 《青年论坛》2014,(4):118-12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业务的飞快进步,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国兴起并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是由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网络支付结算、网络融资、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互联网金融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和参与主体三方面实现了创新。互联网金融将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竞争理念,进而重塑传统金融生态模式。本文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金融模式带来的种种机遇及挑战,并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