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周先来 《政策》2008,(10):47-48
安陆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唐代诗人李白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极具开发价值。随着武汉城市圈文化产业的加速融合,深度保护开发利用李白文化资源,做大李白文化产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汉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做强做大武汉的文化产业,应立足本土文化资源,鼓励积极创新和开发文化产品,将具有浓郁武汉特色的文化产品做大做强,最终形成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文化品牌,重点培育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细分行业和文化企业,打造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加快产业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8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率调研组到武汉市,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武汉非遗文化传播公司和市图书馆,听取了武汉市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周洪宇指出,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充分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一是要有高站位。充分理解文化的概念、属性和功能,潜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认清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不可分割的关系,城市发展为城市文化提供了滋生和孕育的土壤,城市文化支撑并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除了高科技产业之外的最有广阔前景的产业。武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历史丰厚,自然景观独特,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和丰富源泉。为了充分展示武汉城市的文化魅力,推进武汉文化产业升级,日前武汉举办了首届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在博洽会的第一个大型活动———“聚焦文化产业主题对话”上,来自国内外以及武汉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聚集一堂,围绕如何认识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如何开发壮大武汉文化产业,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王颖 《北京观察》2006,(1):52-52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戴星 《北京观察》2006,(1):53-53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文化产业作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决定国家文化在世界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的强与弱直接关涉到一个国家文化的安全状况。在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安全的维护面临发达国家的全方位挑战,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与文化安全的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世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武汉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文化强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文化的个性特征问题,引起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文化产业时,单纯对消费性、可复制性等的强调其实就是对资本攫取利润的权利的强调.而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忽视,在客观上起到了对文化霸权的遮蔽作用.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消费产品既是出于满足作为生物个体的生命存在的需要,也是为了获得社会性的存在的需要.文化价值的导向性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受到文化图式的影响的.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涉及不同民族文化安全的问题,也是文化产业是否真的有创意的问题,还是一个人类是否会拥有丰富的关于未来的想象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12,(6):28-29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的高度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部署。“十二五”规划将包括文化创意在内的文化产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我国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2.
武汉群众文化团体作为市民文化生活的写照,活跃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场所,是武汉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作为新时期汉派文化的体现,群文团体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星海合唱团的文艺演出活动为案例,分析了群文团体与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探讨了群文团体对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武汉市群文团体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并呈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在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但是,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弊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建设、培育问题,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的路径选择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市场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长白学刊》2011,(6):1+16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几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及全省重点工作加以部署。相继出台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吉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是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生产分工与社会需求。顺应这一社会需求,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开始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十六大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如今,先进文化需要有文化经济力和产业力的支撑, 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已有不少省份明确提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遗存、雄厚的文化资源、强大的人才优势,且拥有1300万户籍人口和300万流动人口,文化产业势必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1996 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2008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北京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年-2008年)》的出台,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首都文化产业大军,给首都文化市场带来了一片繁荣景象。文化消费一路走高是文化产业繁荣的真实写照。据现有的不完全的统计,首都文化产业在2003年实现 246亿元的基础上,2004年再度实现增加值328亿元,文化产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继续保持在5%以上的份额,成为首都经济中引人注目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和文化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文化自信培育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能促进文化自信培育。我们应当辩证看待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自信培育的关系,以文化自信培育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培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荆楚文化是具有鲜明精神特质的区域文化。只有发掘和依托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理清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构建内含荆楚文化精神特质的湖北现代文化产业,以荆楚文化精神打造湖北文化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才能做大做强湖北文化产业,加速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文敏 《今日海南》2010,(12):22-22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起到培养文化产业消费群体,引导和刺激文化消费的作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扶持。  相似文献   

19.
武春兰  白玉  于天山 《前进》2014,(4):48-50
<正>每一个地方都有其地域文化特色和优势,或者说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我县素有文化大县美誉,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特色鲜明,佛教、边塞等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可挖掘的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期,我们围绕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文化大繁荣,对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思考情况分述如下:一、发展现状(一)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县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化国力论思想的提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新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对于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世界范围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创造我们的文化名牌产品,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