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定问题调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监督职权,是保障人民行使政治权利、国家机器平衡运转的有力武器.2006年《监督法》的通过,特别是对特定问题调查制度的规定,使学界人心振奋、一片欢呼.但经过大约七年的实施,特定问题调查制度在经受了社会现实与法律实践的不断砥砺后,越来越凸显出立法上的不足与疏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国特定问题调查制度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事实认定是法庭通过审理证据、推断和确认追诉中的事实问题的特定活动。刑事庭审中的事实认定是刑事法庭在刑事诉讼中针对指控进行证据调查,判断指控犯罪是否发生、指控罪名是否成立的特定活动。事实认定问题首先应当是一种权力配置和权力约束问题,当事人和法官的权力、权利问题应当是分析事实认定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特定问题调查权是人大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对特定事项进行调查的一种法定监督性权力,具有主体的权威性、权力的法定性、对象的重大和复杂性、运作的程序性等特点。质询主要是对不适当行为包括违法失职行为提出质询案,对被质询者是一种带责成纠正不适当行为的性质。询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知情权的一种方式,对被询问者是一种带督促性质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论侦查权的概念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形式逻辑中“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可以将侦查权的概念表述为:侦查权是法定侦查机关,为了查明事实、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依照法律规定,采取特定措施的一种国家权力。侦查权既不是单纯的行政权,也不是单纯的司法权,而是一种带有行政权和司法权双重属性的独立的国家权力。“行政权和司法权双重属性”是其特殊属性,“国家权力”是其一般属性。  相似文献   

5.
论立法变通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交通权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最高权力机关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仅适用于本地方具体情况的灵活变通的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立法交通权有两种类型:一是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变通权;另一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变通权。但立法变通权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形,尤其要遵守法律的限制性规定。并且立法变通权的行使还要受到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海关连续追缉权是海关的一项特定权力。该权力的实施既有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职权相联系的问题 ,又涉及国家权力延伸至领海以外有关区域的涉外问题。因此 ,了解该权力的实质及内容 ,有助于海关准确执法 ,打击走私等违法行为 ,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法律监督指检察机关运用法律规定的手段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针对特定对象的法律制定和实施活动进行的 ,能够产生法定效力的监察督促。法律监督可从法律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依据、方式、效力进行说明和限定。法律监督与人大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形式不同 ,不能相互替代。法律监督具有国家性、专门性、规范性、强制性、程序性、有限性、职务性等特点。法律监督的实质和核心是以权力监督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8.
《海南人大》2007,(1):24-25
浙江省在立法时十分重视科学合理规范行政权力问题。通过理论上的学习和探讨,对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在规定行政机关行政权力时,特别注意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法定依据。有上位规定的,一般不得增设行政权力,具体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权,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没有上位法规定或确需增强行政权力的,必须出于公共利益需要,以保障行政权的有效行使为“度”,防止和避免对私权的侵害。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实行宪政的法治社会,国家权力在配置上要求分权与制衡,每一种权力都有自己行使的独立空间。作为国家权力之一种的审判权,在裁判解决具体法律上的纷争时,也应有自己特定的权力界限。审判权行使范围的有限性,要求法院在行使这一权力时必须保持自律,并主动回避对某些问题的司法裁判。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的监督法没有规定个案监督制度,也并未彻底解决案件监督合法与否的问题,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是否可以针对个案悬而未决。2007年后,实践中又出现了诉讼监督、旁听审判和案件汇报等新型的案件监督制度。事实上,案件监督不符合司法规律,不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破坏我国权力之间的分工和制衡,也不能真正消除冤假错案。所以,应当禁止一切形式的案件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