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钟     
《廉政瞭望》2005,(7):42-43
法官索贿不成告到法院 据《大河报》消息,今年60岁的张其江,原是新乡市中级人 民法院经济庭的一名法官。1997年,张向案件当事人梁卫保索 要5万元好处费无果,居然让其“打借条”。后张要求改债权人, 但没有归还第一张借条,且将第二张借条上注明的“原借条收 回后,此借条生效”撕掉,由此,5万元变成了10万元。2002年 7月24日,张其江多次索要未果竟将梁卫保起诉到新乡市红 旗区人民法院。梁卫保看在张曾是同事且在官司上确实帮过 忙,又临近退休,不想揭开张的索贿真面目。耐人寻味的是,该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张亮因做生意向王萍借款10万元,并写下了约定1年后还款的借条。借款逾期后,王萍多次找张亮催要借款,但张亮表示短期内无力归还。无奈下,2012年10月,王萍要求张亮在原借条上写了"上面金额与日期没还清前永远有效"的承诺。半年后王萍见张亮仍不还款,便将他告上了法院。法庭上,王萍说借条上白纸黑字地约定按期还  相似文献   

3.
本来,索贿、受贿是见不得阳光的龌龊事儿,但在新乡市却发生了这样一起蹊跷案:索要好处费,对方没有现金。就逼其写下借条;借条暂时无法兑现,竟然起诉到法院,且数年间赔偿额翻了数十倍。  相似文献   

4.
转移罪证19日晚 ,王亚飞还交代 ,他6月份收过西安一个女烟贩蒋某40多万元现金 ,饶不让他上账。这些钱都被饶分几次拿走 ,连同饶以前的借款 ,约50多万元 ,这些款饶都打有借条。8月底饶对他说 :“西安交的款与我的借条大致相等 ,你把交款条和我的借据都毁了。”王觉得不敢毁饶的借条 ,怕将来说不清 ,便将饶的借条从办公室拿回他家 ,放在家中的保险柜中。王交代的这一情况十分重要 ,调查组连夜带上王亚飞到其家中取这些条据 ,结果保险柜中空空如也。王妻说 ,今天上午 ,烟草公司财务股长张迎军来把条子都拿走了。调查人员又同王去其办公…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时有发生。当借款人到期不还款时,贷款人总是要催着、求着,说尽好话让借款人还款。究其心理,无不是怕借款人不还款、无能力还款和翻脸不认账。一旦纠纷出现,打官司就成为解决借贷纠纷的主要途径,而借条便是影响官司胜负的主要证据。根据《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完善借条文本,减少诉讼证明风险的主要办法包括:1.借条最好全文用手写,不应打印后签字,以防伪造。2.借款  相似文献   

6.
半年前,小王在甲单位上班时,同事李某 (同时也是好友 )向其借款 3000元,说好三个月后还。后来,小王去李某家要钱,李某不在,他父亲说等李某回来问问。过了两天,李某与其父亲一同到小王的单位上,朝小王要借条,说如果小王拿不出借条就是敲竹杠,并在小王单位上大吵大闹,给小王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小王明明知道,当时碍于好朋友的面子不好意思让李某打借条,可李某此时却用借条来压自己。现在小王非常着急,不仅钱要不回来,还要背个敲竹杠的黑锅。今特向律师咨询,不知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曾律师解答:鉴于此案缺乏…  相似文献   

7.
法之 《支部生活》2006,(6):44-45
借条证明借款关系,欠条证明欠款关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 借条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条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如因买卖产生的欠款,因劳务产生的欠款,因企业承包产生的欠款,因损害赔偿产生的欠款等等。  相似文献   

8.
北京的王先生曾在2003年向张女士借款15万元,当时没有出具借条。2004年2月,王先生与张女士结为夫妻,但当初的那笔借款并未因两人的关系变化而改变性质。张女士认为,那15万元是自己的婚前个人财产,一直要求王先生归还。为此,王先生于2006年3月31日向张女士出具了一张借条,承诺于同年12月31日前还清。  相似文献   

9.
晓月与洪宏是表兄弟。2008年4月15日,洪宏写了一张借条,言明向晓月借款15万元,当年12月底前归还,洪宏的母亲方女士作为担保人也在借条上签字。2010年年底,因洪宏一直未归还上述债务,晓月将洪宏告上法庭,要求洪宏归还借款及利息、方女士承担连带责任。在法庭上,方女士说,这是他们哥俩之间的事,  相似文献   

10.
红四军的2张委任状、3张借条、2张收条,在建始县被发现。这些文物是建始县官店镇原岭管理区车云村一组农民王俊青1997年12月拆屋时在墙洞中找到的。经考证,委任状、借条、收条系贺龙元帅率领红军游击官店,收编“神兵”时留下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收藏意义。如今这些文物已由建始县党史办收藏保存.  相似文献   

11.
正【案情】伊春市居民赵某的朋友李某于2017年向其借了5万元,借期一年,写有借条。但是一年之后,李某并没有按照约定按时还款。赵某找李某催要借款,但李某总是以各种借口一拖再拖。现在麻烦的是,赵某已经找不到借条了,他担心没有凭据李某会赖账。那么,赵某应该怎么办呢?【支招】根据赵某的案例,本栏编辑特邀请黑龙江建文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张亮因做生意向王萍借款10T元,并写下了约定1年后还款的借条。借款逾期后,王萍多次找张亮催要借款,但张亮表示短期内无力归还。无奈下,2012年10月,王萍要求张亮在原借条上写了“上面金额与日期没还清前永远有效”的承诺。半年后王萍见张亮仍不还款,便将他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13.
王全是一家电子公司的法人代表兼董事长,2012年10月,王全找朋友贾鹏借款50万元急用,承诺3个月后归还。同时,王全给贾鹏写了"借到贾鹏现金伍拾万元整"的借条,签名后加盖了电子公司的公章。但3个月过去,王全不仅没有归还欠款,而且一直联系不上。于是贾鹏向法院起诉,要求电子公司偿还借款。法庭上,电子公司的代表说,借条上公章虽然是电子公司的,但是公司财务显示没有收到这  相似文献   

14.
张玉2002年年底遇上了一场令他叫苦不迭的官司:自己被债主告到了法院,提出了比借据上多出好多的偿还金额,法院还支持了债主的诉讼请求。张玉和债主高宝既是邻居又是同事。两年前,张玉向高宝借了14000元。2002年7月,张玉归还了部分欠款。他是个细心人,重新给高宝打了借条,借条上写道:"张玉借高宝人民币14000元,今还欠款4000元。"张玉向高宝保证一两个月还清,没想到那段时间张玉手头儿紧,一拖又是小半年。高宝一催他就说还,可到了也没还上。情急之下,高宝向法院提起诉讼,诉称张玉尚欠其债款1万元,请求返还。张玉接到起诉书副本后,找到办案法官,称自己只欠原告4000元,这一点借条上黑纸白字写得明明白白,谁也抵赖不了。他想:有这张借条,官司准输不了。万万没想到,法院作出了出他意料的判决:张玉须在本判决生效十五日内向高宝返还欠款1万元。  相似文献   

15.
去年甲想和朋友合伙做生意急需2万元钱,但甲妻子不同意,无奈之下甲只好说:“就算我借你的。”妻子在让甲给她打了一张借条后,就将2万元钱给了甲。后来甲做生意赔了本,妻子很生气但也没办法。现在甲与妻子双方因感情不和,妻子起诉到法院要求与甲离婚,并拿出甲打的借条要甲偿还。  相似文献   

16.
赵炜 《先锋队》2010,(3):52-53
案例简介: 任某在担任某村党支部副书记期间,该村干部工资津贴不能正常按时足额发放,领工资有时通过造工资表正常领取,有时通过打借条方式先行领取,随后结算.2006年12月任某辞职时,未与村委结算工资手续。2007年7月县纪委对该村党支部书记孙某违纪问题调查时,发现任某自1998年至2000年间先后5次打借条领工资从村财务领取现金共9081.18元。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月1日,李茂英邀约张时才等人到亲戚家中赌博。张时才欠下李茂英赌债5万元并出具了一张5万元的借条。  相似文献   

18.
借条、欠条与收条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将三者弄混,“三条”在法律层面上有较大的差异,适用的诉讼时效起算点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致周世钊     
惇元兄:惠书早已收读,迟复为歉。承录示程颂万遗作,甚感,并请向曹子谷先生致谢意。校额诸件待暇当为一书,近日尚未能从事于此。读大作各首甚有兴趣,奉和一律,尚祈指政。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  相似文献   

20.
沈磊 《党的建设》2007,(5):54-54
2002年7月,福州市民刘先生向林先生借款14000元做生意,刘先生向林先生出具借条并约定借款月利率为0.2%。借款后,刘先生一直没有偿还本息。2006年9月,林先生将刘某及其前妻林女士告上法庭,要求他们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