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为解决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经济效益滑坡,连年大面积亏损的问题,在一些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推广由职工民主选择经营者,依靠职工群众生产自救的经验,取得显著的效果,许多已经或濒临停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走向振兴。截至1995年底,401家亏损企业中,已经扭亏或扭亏有望的达到83.5%。(1996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例如郑州瓷厂。这是一个1958年创办的国有企业,现有2000名职工,原是河南省陶瓷出口创汇大户。近年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连年巨额亏损。至1994年6月,累计亏损  相似文献   

2.
贵阳煤气气源厂从2000年建立起一整套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在二次创业中,为职工提供展示才华的机遇,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其基本做法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从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入手,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开展以企业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几年来,该厂一批生产骨干通过高教自学考试,先后有五十多人取得了中文、经管、党政、财会统计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大专以上文凭。通过自学成才的职工,厂里最大限度地为其提供适合其专…  相似文献   

3.
长春石棉制品厂从1992年开始,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到1997年底累计亏损2200多万元,欠发职工5个月工资,企业停产。1997年底,上级调整了厂党政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齐心合力打了一场扭亏脱困的“翻身仗”。1998年当年实现减亏974万元,被长春市评为“十最佳扭亏增盈企业”,1999年实现了盈利。1999年底,经上级批准,该厂改制为长春建工集团长春石棉制品有限公司。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新班子上任时,石棉厂已是个无资金、无原料、无库存的“三无”企业,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株洲明照水泥厂,是株洲市郊区的一家乡镇企业。近几年来,该厂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使企业不断上台阶,连续几年获得“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省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百强”等光荣称号。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紧扣时代主旋律,坚持正面教育厂委会一班人认识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突出时代主旋律,激发职工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该厂认真做多1了“三坚持”:1、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变畏难而退为拼搏向前。1991年初,该厂亏损大、负债多,面临停产倒闭的危险。为此,全厂上下广泛开展了…  相似文献   

5.
采访位于九华山下的金桥饭店有一种新的感觉。这里环境舒适、温馨、和谐;这里服务人员个个朝气蓬勃,努力向上;这里的一切都外在地表现出一种必求“大有作为”的精神内质。这种精神内质源头是饭店总经理潘金木。现在的金桥饭店设施齐全有序,服务体贴到位,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可两年前这还是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金桥饭店是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实现营业额与利润双翻番,从  相似文献   

6.
刘鸿武     
北京燕山水泥厂原是有名的“老大难”单位: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差,连年亏损。如今,该厂已改变了面貌,跻身于国家建材行业和北京市的先进企业行列。每当说起这些变化,职工们都会提到他们的厂长、共产党员刘鸿武(见封面)。  相似文献   

7.
贵阳公交公司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现有职工6300多人,是政策性亏损企业,每年仅发售月票一项,就要亏损1440万元。从1995年以来,该公司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遵循“乘客至上,服务为本”的宗旨,弘扬“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针,外树形象,内抓管理,依托主业,多种经营,使企业迅速扭转了连年亏损的被动局面。经过4年多的努力,不仅填补了亏损,从1998年起  相似文献   

8.
长寿化工厂是重庆最大的化工原料生产基地。1993年由于市场疲软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该厂亏损2407万元。面对巨额亏损,长化厂党政领导班子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努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为企业扭亏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他们依靠广大党员、职工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在1994年一举扭亏,并盈利198.9万元。  相似文献   

9.
《唯实》1995,(5)
南京中华测绘器材厂是一个有40年历史的老厂,1987年,该厂曾与二轻系统的一家木器厂合并,这段时期内,由于机制太死,制约太多,产品老化,销路不畅,企业连年亏损,几乎到了倒闭的边缘,在这种情形下,南京二轻局采取果断措施,于1991年重新使该厂恢复了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10.
李波  倪芹 《当代贵州》2009,(1):I0004-I0004
弹指挥间,白驹过隙.14年来,贵州华能焦化制气股份有限公司(原贵阳煤气气源厂)经历了企业从亏损到盈利的深度体验,从单一产品到多种产品经营的跨越发展,并正以它蓬勃的生机和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全省清洁能源的龙头企业,托起贵州能源走出西南,走向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从1998年开始,陷入巨额亏损境地,连续四年是中油集团和辽宁省第一亏损大户。由于企业严重亏损,员工士气低落,优秀人才流失,多次出现安全事故,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2002年4月,调整后的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员工迅速扭转了巨额亏损的被动局面,并且利  相似文献   

12.
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亏损”中存在着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和新动向。上海三资企业整体成功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据年检结果显示:自行申报生产经营亏损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亏损总额高达22.3亿美元,平均每户三资企业每年要亏损36.85万美元。在申报亏损的三资企业中,计划性亏损、实盈虚亏和真正的经营性亏损,约各占三分之一。这种现象值得注意。一、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出于长期经营战略需要主动扩大了计划性i损。有些外商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不惜让利低价管销,或巨额投入广告宣传。为此在某些公司的经营计划里,预定亏损期长达10年…  相似文献   

13.
某企业连年亏损,5年换了四任厂长,每任厂长都成了“穷庙”中的“富和尚”。“富和尚”们混不下去了,一个个便鞋底抹油一溜了之,职工怨声载道,企业濒临崩溃。而第五任厂长下车伊始,却大张旗鼓地抓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他提出:“怎样算廉政,大家可以向我看齐!”全厂肃然,继而掌声雷动。一年下来,工厂起死回生,一派生机。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实践》2000,(4):F002-F002
从“八五”后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抚顺新抚钢开始全面滑坡,连年亏损。到1996年上半年,由过去的盈利大户,变成了辽宁省和全国冶金系统的亏损大户。一是明亏、潜亏额高;二是实际负债率高;三是呆死账高;四是资金沉淀和周转天数高。公司处于半停产状态,濒临倒闭边缘。  相似文献   

15.
当张亨喜出任辽源得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化纤制造分公司经理时,公司正处于危机之中:由于受大环境影响,得亨公司主导产品──涤纶长丝的价格一降再降,而生产原料却一涨再涨。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异常困难,若不采取断然举措,巨额亏损将不可避免,怎么办?“二次革命”车间主任出身的张亨喜深知,改变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力所不及,但企业内部的小环境可以改造。得亨公司“三项制度”改革早已完成并取得成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冗员问题又一次摆到了公司领导面前: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关系进到公司的人不但数量可观,而且都在于“俏活…  相似文献   

16.
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前身——枕阳机车车辆厂,在90年代后期,由于管理不善,曾一度是一个厂区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和员工思想动荡、作风涣散的濒危国有企业。在这一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组更加可怕的数字:企业累计亏损近亿元,外欠2.3亿元的巨额债务,处于破产边缘。2001年4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辽宁省县属工业企业大多处于“三个一堆”(一堆债务、一堆陈旧设备、一堆职工)的状态,效益低下,甚至连年亏损,长期不见转机,但盖州市的县属工业却独树一帜,开始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1996年,一举扭转了连续亏损11  相似文献   

18.
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几十年来顾客上门求、花钱伸手要的铁路企业,如今遇到了一系列难题:市场萎缩、资金短缺、债务沉重、连年亏损、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在困境面前,呼铁局的七万名干部职工奋力拼搏,他们从大学习、大讨论入手,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以全新的观念推动各项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安全生产创造了2100多天无重大大事故的成绩,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走在全路前列。“我们比别人落后,关键是思想解放不够”,这是局党委在大学习、大讨论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管理上的大一统观念、体制上的…  相似文献   

19.
全国500家最大化工企业之一的贵州有机化工总厂由于诸多原因,1998年出现巨额亏损,亏损额达6630万元。当年底,该企业改制为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并提出了“改革救企,法规治企,科技兴企”的发展方针和“精化主业、盘活辅业、分离副业”的脱困思路。仅用一年时间,公司就奇迹般地扭转全部亏损并实现利润30万元;到今年一季度,已盈利106万元。其扭亏幅度之大、用时之短,在贵阳市乃至全省都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20.
夜深人静,屯留县东古村一个房间内,屯留县纪委副书记宋保成和他所带领的办案人员还在查账,研究下一步的办案方案。几天来,经过内查外调、明查暗访,东古炼铁厂厂长冯焕新玩忽职守致使该厂连年亏损一案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略有几分困意的办案人员一看手表,时针已指向午夜 12点多。“咱们都去睡觉吧 !明天早点起床。”宋保成下达了休息“命令”。  砰 !砰 !两声沉闷的枪声,把刚刚入睡的办案人员惊醒了。宋保成翻身起床,一个箭步跨出门外,其他人员紧随其后。门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借着手电、打火机那微弱的光亮,他们发现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