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劳工在共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型劳工文化,该文化和自上而下建设的劳工文化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传播特征。其中皮村文化建构比较具有代表性,强调劳工的主体性,强调劳动的尊严和自己的政治诉求。在传播中,注意借用主流文化和媒体,利用文化活动和新媒体扩大文化影响。皮村文化在实践中起着粘聚社区的作用,其文化建设的经验对于当代劳工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自上而下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由于忽略了劳工的自觉和参与,在维护劳工权益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与此同时,劳动者的自觉意识不断觉醒并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争取权益,这为我们提供了劳动关系调整的另一种视角,一种自下而上的来自劳工的视角.劳工的力量,不仅改变其自身命运,也推动着劳资关系调整制度的创新,如何有效地引导...  相似文献   

3.
论国际劳工标准的国内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劳工标准的国内适用主要是指国际劳工公约的国内适用问题.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必须通过制定、修改或完善国内劳动立法的方式间接地适用.目前,我国已经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对国内的劳动立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今后,我国应调整批准公约的策略,将重心转向国际劳工组织确定的时新公约,充分利用公约中的弹性条款,并确保相关国际义务的履行.  相似文献   

4.
论海外派遣劳动者保护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派劳工作为全球化下一个新的劳工问题,具有跨国性特点.因诸多原因的影响,外派劳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其地位低下,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政治上不享有接受国国民的政治权利,特别是外派劳工无法成立自己的工会.因此,应当加强对外派劳工的立法保护,这既是当代国际劳工运动的新课题,也是国际国内劳工立法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张千帆 《工友》2008,(9):4-6
中国劳工权利难以主张,基本权利需要法律保障。问题在于,究竟谁来保障劳工权益?如果要让《劳动合同法》真正成为保护劳工权益的有力武器,决策者有必要利用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契机,完善企业工会和共同决策制度,让劳工广泛参与工会选举,让工会真正代表广大劳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劳动标准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通过对不同国家核心国际劳工标准落实情况的比较,得出了公约是否批准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成正比例关系等结论.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完全批准8个核心劳工公约.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中国工会应该坚持既有的批准国际劳工公约的立场,既反对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又要积极应对劳工标准对贸易的影响,配合政府在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是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工服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有解决劳工及其家属问题、处理劳资纠纷,促进劳动福利政策,以及构建和谐企业等多种功能。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诸多需要努力的方面.包括完善相关社会政策、开展有效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修正教育模式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等。  相似文献   

8.
澳门劳资纠纷处理制度在结构上分为三部分,劳工事务局、检察院、法院依据法律对劳资纠纷有不同的处理权限,劳工事务局通过劳动监察处理绝大多数的劳资纠纷,依凭行政处罚以及提起刑事诉讼的强威慑,涉嫌劳动违法的企业在此阶段多会选择与劳工达成和解。检察院对劳动监察"下漏"的纠纷继续进行调解。及至法院,纠纷数量已极大减少,且主要集中于法律问题。此种以劳动监察为主体,法院为最终解决方式,注重调解的劳资纠纷处理结构,有助于帮助劳工高效维权,提升劳工对于政府的信赖,降低司法压力,对于内地当前正在进行的劳资纠纷处理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首次纳入劳工标准以来,自贸协定纳入有执行力劳工标准已具有区域劳工规则构建意义,其中《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劳工标准最具代表性。该协定要求缔约国在国内法中接受载明的劳工权利,使劳动争议受制于争端解决机制,并允许采用制裁措施,赋予劳工标准可执行力,实现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支持多边主义的一贯立场。然而加入CPTPP,我国将面临与有执行力劳工标准有关的挑战。研究认为,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统筹推进劳动法领域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积极参与区域劳工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地区与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中附带劳工标准的协议内容在逐渐增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反对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但在中国与新西兰2008年4月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却附加了<劳动合作谅解备忘录>,由此表明中国在面对人世后市场经济地位、劳工权益保护等问题都不可能避开劳工标准的问题,寻找共同的基点和解决方案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体面劳动其理论性质属劳动文化范畴.体面劳动的提出凸显了加强劳动文化研究的紧迫性.劳动文化学研究必须以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观念和诉求为根基.劳动文化学主要内容有劳动神圣、劳动和谐、劳动规范、劳动道德、劳动模范、劳动文明等.  相似文献   

12.
先进企业文化是构建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劳动关系矛盾与冲突最深层的文化根源在于企业价值观与职工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工会组织抓企业文化建设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途径,应以此为基点,通过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将职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应是以职工为本的文化、和谐的文化和包容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以推动企业发展、实现职工利益诉求为目的。工会建设企业文化,应坚持以职工为本,组织动员职工全员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去;坚持以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为目的,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坚持并促进职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企业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共同铸就的文化.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劳动关系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职工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在价值取向上一致的时候,劳动关系才是和谐的;否则就是不和谐的.构建优秀职工文化,必须建立...  相似文献   

15.
Bosnian refugee women adapted more quickly than their male partners to their host environments in Vienna and New York City because of their self-understanding and their traditional roles and social positions in the former Yugoslavia. Refugee women's integration into host societies has to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ir specific historical experiences. Bosnian women in exile today continue to be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role models that were prevalent in the former Yugoslavia's 20th-century patriarchal society. Family, rather than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wage labor and emancipation, is the center of life for Bosnian women. In their new environment, Bosnian refugee women are pushed into the labor market and work in low-skill and low-paying jobs.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however, is not increasing their emancipation in part because they maintain their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zena (women) in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While Bosnian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low-skill labor appeared to be individual families' decisions more in New York City than in Vienna, in the latter almost all Bosnian refugee women in my sample began to work in the black labor market because of restrictive employment policies. In contrast to men, women were relatively nonselective and willing to take any available job. Men, it seems, did not adapt as quickly as women to restrictions in the labor market and their loss of social status in both host societies. Despite their efforts, middle-class families in New York City and Vienna experienced substantial downward mobility in their new settings. Women's economic and social downward mobility in (re)settlement, however,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self-understanding of Bosnian women. Their families' future and advancements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rather than the women's own independence and emancipation remained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their being.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诉讼三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受我国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我国劳动争议适用法律及法律程序设计等方面,都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出程序正义和程序效益,法律对弱者所给予的救助和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呼唤尽快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必须从诉讼时效、诉讼证据和诉讼程序方面进行探讨和改革,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指我国的劳动关系形态和调整劳动关系的模式正在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影响劳动关系变化的三大体制性因素。当前中国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基本完成,劳动关系的法制化逐步加强,劳动关系的全球化初显端倪。劳动关系基本面的特征已演化为劳资关系,劳动关系所覆盖的人口已成为中国人口结构中的主体;劳动关系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对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Studies of Brazil's agricultural labor movement have generally neglecte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struggle for land, but this is neither fair nor accurate. Analyzing the rural labor movement'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land struggle in Brazil, this contribution has been organized into three main periods, emphasizing social relations, institutional activism and policy changes. It argues that despite the peculiaritie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 rural labor consistently provoked protest against policies that privileged large landholders, whos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over land and labor resources continually worsened Brazil's ranking as one of the most unequal of nations.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he most constant opponent of this situation among the peasantry has been the 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Workers in Agriculture (CONTAG), a corporatist organization of rural labor unions founded in 1963.  相似文献   

19.
论工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政治命题,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因为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要靠劳动来维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工会是劳资关系矛盾的产物,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劳动关系状况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进城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目前有一亿多农民工在城市谋求生存和发展,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这一进程的生力军。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劳动关系成为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目前农民工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类型等方面面临的劳动关系状况直接制约了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的再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